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仕路红颜:美女记者 > 第128章同事们的议论

第128章同事们的议论

推荐阅读:

陶兰说道:“可以,但是你早晚要回答啊?”

陶笠说道:“关书记,你赶紧吃吧,要不让他俩在这儿,你到我办公室来吃。”

“好,可是小夏是不是也得吃点呀?”关昊刚说完,那个被关昊支走的特护就回来了,原来她是给夏霁菡熬稀粥去了。

陶兰说道:“这么稀的小米粥,能吃饱吗?”

特护说:“病人刚做完手术,只有进食流食。然后在逐渐增加营养。”她说着就准备给夏霁菡喂食小米稀粥。

陶笠拎起餐盒,说:“到我办公室来吃吧,让小兰他们在这儿。”

关昊跟着陶笠来到院长办公室。陶笠给他倒了一杯纯水,说道:“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关昊眨着眼睛问道。

“装吧,我说的是小夏。”

“结婚,生子,怎么了?”关昊不以为然地说道。

“在督城吗?”陶笠问道。

“当然不会,她不同意现在公开关系。”关昊说道。

“恩,她比你想的周到。”陶笠说。

“你怎么样?对了,我给你夫人带来了一件礼物,弥补一下我的过失。”关昊说着就去叫叮,要叮把他的公文包拿来后,从里面取出一对玉镯,说道:“据说这是上好的和田玉,我不太懂,是拖朋友帮忙挑的,不知嫂夫人是否喜欢。”

陶笠接过来一看,说道:“是好东西啊,好东西,她肯定喜欢,我代表她谢谢你。”陶笠放下首饰盒说道:“我可能要比你先一步调到锦安。”

关昊一笑,说道:“你怎么知道我要调锦安?”

“呵呵,全锦安的人都知道,邵愚马上离退,岳筱接任书记,你出任市长。”陶笠说道。

“至少我目前没有得到组织上任何人的哪怕是口头上的消息。你去锦安干嘛?”关昊问道。

“第一医院副职。”陶笠平静的说。

“哈哈,你老兄可以呀,离婚后连跳三级,升官娶老婆什么都没耽误。”关昊说道。

“老爷子帮忙运作的,他也想明白了,有权不使过期作废。”陶笠说的很直接,在好朋友面前也没必要遮掩什么,尤其是在关昊面前更不需要遮掩。

关昊想起陶笠的父亲是锦安市政协副主席。难怪他的消息如此灵通。他知道陶笠始终对他父亲再婚后把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他丢给奶奶心存不满。但他很喜欢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关昊问陶笠什么时候上任,不会不等夏霁菡出院他就走吧。陶笠说目前正在办理老婆的工作手续,最快也要下月才能上班。关昊这才放下心来。

另外陶笠告诉他夏霁菡有严重的低血糖症状,直接表现就是头晕,乏力。

关昊一听,急忙说:“是的,我知道她就晕过三次了。怎么治,什么原因引起的?”

“没有特效手段,主要靠自我调节。不能激动,少受刺激,加强休息。”陶笠说道。

叮送陶兰回锦安了,关昊让他明天一早来接他。

回到病房,夏霁菡已经输完液,躺在床上睡着了,苍白的小脸似乎又瘦了一圈。他轻轻的坐下,不想还是惊醒了她,她睁开眼睛说道:“回来了?”

他微笑着点点头,握过她的小手,说道:“你睡吧。”

“你呐?”夏霁菡问道。

“我还不困,一会困了就在这个床上睡会。”关昊指指身后另一张床。

夏霁菡点点头说:“床单都是刚刚换上的,特护说是陶院长特地交代的,要换一套全新的床单和被褥,甚至连床垫都换了新的了。”

“呵呵,没想到这个老夫子也会搞特权。”关昊笑道。他又说:“感觉怎么样?”

夏霁菡说:“挺好的,没事,就是总这样躺着好难受啊。”

关昊把手伸进去,说:“我给你按摩按摩。”说着,就给她轻揉着身体。

夏霁菡在陶笠这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的护理,她恢复的很快。一周后,陶笠亲自给她拆线,并对她说:“小夏,你放心,刀口很小,而且缝合的非常平整漂亮,不会落太大的疤,我那徒弟手艺不错。”

拆线后,夏霁菡就就躺不住了。上次古时带领局班子成员来看自己的时候说最近很忙,首批文明生态村创建检查验收阶段,几乎天天有上级媒体的来采访。

的确,这场农村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给记者们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稿源,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倾注在这一新鲜事中,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在这场颠覆性的变革中,从村容村貌到村民的思想意识,都有可喜的改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记者们下乡,经常看到有人裸露着上身,弄得摄像记者都不好取舍镜头,现在这种现象几乎看不到了。

夏霁菡有些呆不住了,拆了线后她就想出院,她实在不忍心看到关昊每天要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往返在督城和和甸的路上,有时开会到很晚他都驱车赶来,一早还有赶回去,更有一次他喝了好多的酒还来了,让她的确很担心。陶笠坚决不准她出院。这样夏霁菡又坚持了十多天后,终于出院了。

夏霁菡出院的第二天她就上班了,当她走进大厅后,感觉到人们看她的目光有了些异样,原来见面点一头的人,都会热情的和她打着招呼,这热情里多少有一些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小单看到她后,惊喜地说:“哈哈,气色不错,中午我请你,祝贺你活着回来。”

她发现其他的同事都在窃窃私语,就警告他说:“记住,这一页翻过去了,永远都不许提。”

小单一吐舌头,点点头。这时古时打电话让她上去。

“恢复的怎么样?”古时见她进来就说道。

“完全好了。”夏霁菡笑着说。

“应该多休息几天,这段很忙,每天都有大量的采访任务,你上班了就想给你压担子,你就捞不到休息了。”古时给她倒水。

“我好了,没事的。”她说。

“不行,你毕竟还处于恢复期,不易活动量太大。但是脑袋可不能闲着,还记得我老早跟你说的话了吗?注意保留文明生态村的所有资料和关书记活动的资料?”

她点点头,说:“您说了以后我就把从开始到现在所有这方面的资料做了场记,单独保存。”

“嗯,这就好。”古时接着说:“我估计马上咱们就能接到做专题片的任务,现在10个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而且入秋后,省里就要统一检查验收,我听说现翅要在督城召开,届时省委书记和省长都要参加。所以咱们应该提前构思这个专题片。现在于婕跟小单暂时是一组,你刚上班不易活动量太大,尤其是身体还处在恢复期,这段不给你具体的工作,就构思这个专题片脚本。你知道,每次市里一要片子都是二踢脚——急捻儿的。这次咱们把工作做到提前。省得到时赶得慌里慌张的。”

“古局,这个担子太重了,我怕担不起来。”夏霁菡有些为难,的确,在全省现翅上播放的片子,不说别的,首先站位和立题就不是她一个小记者能够做到的。

古时笑了,说:“呵呵,是不是我刚才的话吓着你了?要相信自己。上次治砂的专题片就得到了赵书记和关书记的好评,没事,你先搜集资料,看看哪些内容可以入画,选一些最典型、最鲜活的例子出来,这样片子就生动了。”

他接着说:“你知道,纵观全局,有几个能写专题片脚步的,有的记者写个小消息都费劲,写了十多年了还是那个水平,整个一看图说话。哎,难怪关书记总是强调人才这个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