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北洋枭雄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庚子退款

第三百五十六章 庚子退款

推荐阅读:

赵东云不打算给他们辩解的时间,紧接着对方壁永道:“军方这边的休整补充是需要的,不过部队那么多,总有个轻重缓急,先把几个主力师的弹药和军械补充了,其他部队先缓一缓!”

他的话依旧没有停,又是转头对熊希龄道:“这这边的第二期爱国债券发行的如何了?还有秋税也收上来了,看看能不能挤出一部分来!”

熊希龄道:“第二期爱国债券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发行的比较多,不过近期已经开始疲软,这个月所得款子不多。而秋税虽然已经收了大半,不过这些钱是不能一股脑拿出去当军费的,如果现在用完了,明年可就真无米下炊了!”

说完这些话后,熊希龄再看看赵东云和方壁永,心里头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要是不拿出来几百万的话,军方这边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我回去看一看,看看那里还能再挪出一部分来,不过多了肯定没有,我预计顶多能够腾出两三百万罢了!”

不过方壁永却是同样不满:“三百万可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补充现有主力师所需的花费就不下千万!”

这话自然是吹嘘的,千万圆都可以让军方新建至少三个师了!而熊希龄虽然不通军事,但是扩军要多少钱,补充弹药要多少钱他可是比方壁永这个军方将领还要清楚,所以只听他冷哼一声。

方壁永略微停顿了后,心里头也是想着,如果要少了其他军方同僚肯定是会对自己不满,如果是要多了估计今天就会谈崩,熊希龄要是甩脸不给钱的话,这个补充计划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呢。

再说上头的赵东云的忍耐也是有限的,虽然赵东云大多时候都是偏袒军方方面,但是身为一个最高统治者,赵东云考虑的事情可不仅仅局限于局势,扩编军队同样,其他事情也同样重要。

所以他斟酌了半天后道:“那些新编和投诚部队的补充可以暂缓,不过我们的老部队却是一定要及时补充的,如果只是补充主力部队的话,至少也要八百万圆才能够备齐!”

他说的这个数目并不算大!

别以为这年头扩军才花钱,其实养军更花钱,而维持部队作战所需的花费更是海了去!

要新建一个主力师其实有个三四百万就差不多了,而在和平时期,养这样的一师大概也需要三百万上下,然而要让这个师上去打仗,那花费一个月可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比如在小小一个徐州战役,进攻徐州的奉军至少发射了数万发炮弹。在整个江北战役里,奉军一共打出去的各类炮弹超过三十万发,虽然其中以比较便宜的六十毫米、八十毫米迫击炮炮弹居多,但是各类炮弹加起来,光光是炮弹钱这一项花费就将近一千两百多万,然后还有子弹、粮食等均需花费也是需要数以百万计。

再有就是火炮、机枪、步`枪等武器的损失,别看奉军是获得了江北战事的胜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奉军虽然打的皖军节节败退,但是自身的军械损失也是极大,也好在奉军能够得到缴获自鲁军、皖军的军械弹药补充,不然的话单单是补充这些损失的军械就至少需要好几百万。

而军方的休整补充计划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部队恢复巅峰时期的战斗力,说白了就是囤积足够多的弹药,比如说需要给每门七十五毫米火炮囤积至少五百发炮弹的储备!

只要囤积了足够的弹药,奉军才能够进行下一场的大规模战事,也就是渡江进攻江南。

为什么奉军南下部队在拿下滁州、合肥,进军到安庆后就开始放缓攻势了,不是他们不想一口气直接渡江,而是实在是筋疲力尽了,不仅仅部队的体能士气下降很多,需要休整外,更加急需弹药和粮食等军需物资的重新补充。

如果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渡江,到时候就不是横扫江南了,而是会被段祺瑞狠狠的拍死的。

要囤积如此多的弹药,这里头所需要的花销自然也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熊希龄听罢后,也是沉思了起来!

他虽然很多时候都不会松口,不管谁来拿钱,哪怕是拿着赵东云的亲笔批示的条`子过来,他熊希龄也是能推就推,推不了也拖延到实在不能拖延的时候再给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熊希龄手底下管着的钱早就没了,如果把钱都花光了,别说什么扩军了,到时候连购买弹药的钱都拿不出来。

说到底,其实熊希龄也是为了筹集军费而已,只不过军方的那些人可不管你熊希龄怎么想,一个个都是想要天天扩军,才不管内阁财政部那边有没有钱呢!

沉思了会后,熊希龄开口道:“我这边倒还是有一笔教育部那边的款子,如果大总统准许的话,也可以先拿出来购置弹药!”

教育部经费?赵东云听罢后略微皱眉,然后道:“有多少?”

“两百万,是明年奉天大学还是京师大学,山东大学的国内高等院校的经费,还有一笔是留德、留美学生的经费!”熊希龄说着的时候,已经是可以预料到,恐怕教育部的徐鸿宝等人会恨自己入骨吧,之前自己就多次拖延甚至赖掉了好几笔教育部的经费,现在又挪用的话,估计教育部那边的人吃了自己的心都有。

赵东云听罢也是略微皱眉,这教育经费已经挪用不少次了,在挪用的话恐怕国内的高等教育水平又要延后几年了!但是他很快就是下定了决心,先把这笔钱用来购置弹药,至于教育,等自己统一了中国再说吧!

谁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赵东云还没彻底统一中国呢,如果搞不好自己被段祺瑞或者南方联邦的那些家伙家赶下台也是有可能的事,那到时候自己花了大价钱培养的人才还不是落入别人囊中。

现在一切以战争为重,别说教育经费了,他连官员的薪俸都拖延了好久,所以略微思量了后,他就是果断道:“那就先拿出来,教育部那边所需的高等院校经费以后再做谋划,而留学经费嘛,梁士诒不是正在和美国人谈庚子退款嘛,如果能够谈下来,就让留学生去美国留学。”

庚子退款这事在前几年就有了风声,不过实际推动还是今年,准确的说是在赵东云招揽了梁士诒以后!

梁士诒也算是个老北洋了,而且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从事好几个方向的工作,当过北洋编书局总办,算得上是个幕僚身份。后来又和唐绍仪去过英国签订条约,勉强和外交也沾了边。后来又任职督办铁路总文案,算是和铁路搭上了关系。去年共和后此人投入王英楷麾下,任职铁路司司长之余,又是开始主办交通银行,并兼任该银行总经理,于是乎这个人又和财政沾了边。

纵观该人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人精通的东西不少,当然了也存在多而不精这个问题。

赵东云入住京师后,他和周学熙等北洋体系里的大部分文官们一样,改换门庭开始效忠赵东云。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包括周学熙、唐绍仪在内,这些北洋体系内的文官其实他们并不效忠任何一个北洋大佬,他们效忠的是北洋这个体系,不管是袁世凯主政还是王英楷是老大又或者赵东云是总统,他们都是一如既往的混在北洋体系里头。

赵东云入住京师后,自然把整个政府清理了一遍,并把还处于刚发展阶段的交通银行直接并入到了中央银行,而这梁士诒被他调到了外交部工作,就任美洲司的副司长。

此人再一次玩外交后,一心想要上位的他很快就是把目光放到了美国人身上,准确的说是美国人的庚子赔款,想要让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用以留学经费。

对此赵东云也比较关注,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个事,美国人退款办了个清华大学,但是现在历史已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