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超强教师 > 第220章 需求分析

第220章 需求分析

推荐阅读:

朱绍武让陈卫红站起来,走到稍远处:“你看一下这个茶杯口,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椭圆。.”

“你再蹲下身子,眼睛与杯口相平。这时,你看到的茶杯口是什么形状?”

“一要曲线。”

朱绍武再示意陈卫红走到杯子跟前,从正上方往下看:“这时的杯口是什么形状?”

“是一个圆。”

“同一个杯子,它的形状并没有发生改变,为什么你看到的形状不相同呢?”

“视角不同。”陈卫红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不同的人,因为经历、环境、性格、习惯、心态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观察同一件事物时,看到的结果不同。比如钻研业务提高素质,你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他的家人的角度来说,却是大大的不好。如果他本来就对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打牌、喝酒,你的这些要求对他来说就是负担和压力,他自然不乐意接受了。”

“确实,有好多教师的兴趣爱好都不在教学上,对学校的发展与否,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

“当他们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不一致时,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整合。”

朱绍武除了是一名优秀的教导主任,人生阅历也极为丰富,对陈卫红也越来越赏识,也就不再保留,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一个学校,几十上百号教职工,各人的‘材’是不同的,这个材,包括性格、气质、态度、习惯、需求、兴趣爱好、能力修为……就你们学校而言,这个材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些材中,很重要的一项,那就是需求。虽然同为一个单位的教职工,但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要让他们跟着你走,你得明白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明白,跟着你走,他们的需要会得到满足。”

“怎样才能弄清他们的共性需要与个性需求呢?又如何才能让他们跟着我走呢?”

前段时间,陈卫红在教育学院借阅了两本心理学的专科教材,认真研读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听到朱绍武的分析,立即开始将学校的老师们对号入座。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人都有需要,人的需要有五种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情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那么,对于目前大石乡中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需要在什么层次呢?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又是什么呢?对此,陈卫红与朱绍武一起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两人认为,大石乡中学的教师,目前来说,作为一个教师,无论怎么说也不会被饿死,不会没有衣服穿,生了病也有公费医疗作保障,一般情况下,要求放低点也能够找到一个伴侣,也就是说,生理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那么,他们的迫切需要应该是安全和情感层面,也有部分教师贴近情感需要层面。

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方面。对于大石乡中学的教师来说,资源、财产、家庭安全都因为收入低下而难以得到保证,要满足这一需要,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这显然非陈卫红、非学校所能为之,那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友情、爱情和性,即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它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对于文人相轻的陋习还比较严重的教师群体来说,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沿着这条思路往下分析,陈卫红介绍了自己上届当班主任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卫红,其实你已经找到了答案,你倡导的建立教工篮球队,让老师们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升学奖这些,都是有效的行为,暗合教育之道。其实,你只需要把眼界放开一点,把全校当成你是当班主任的一个班,把全校教师都当成你的科任教师,沿着你原来的思路走下去,从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增加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两个方面着手,再结合你们学校的实际,你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我几乎每周都在开导老师们,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什么效果依然不显着呢?”

“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没有。鸡喜欢吃米,可是,如果你撒一把米在地上,再把鸡头强按到地上,它会去啄米吗?反之,你放开手之后呢?动物都有这么一种本能,不喜欢被外力强迫着去做事,哪怕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好的想法,还需要好的载体和方法才能实施。特别是对于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发号施令惯了,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种唯我独尊、我说了算的心态,对于外来的意见,会有一种本能抵制或反抗,你去要求他们、强迫他们,你说效果会好吗?”

“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应该用需要去引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西方管理学中有句名言,你把钱放在那里,工人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作为学校,没有那么多钱放在那里,那就把能够满足老师们需要的东西放在那里,以此引导老师们去行动。你说说,当年那些穷苦百姓,为什么会跟着伟大领袖去打天下?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陈卫红还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怔怔地看着朱绍武没有说话。

“我曾经到过长征路上的一些地方,看到过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其中有这样几幅让我今天都记忆犹新:跟着红军有饭吃、有衣穿l军官兵人人平等,长官不打士兵。参加红军不受恶霸欺负。……这些标语只有很少的几个字,却把穷苦百姓、底层士兵的需要给描述出来,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再有,他老人家描绘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是创造出一种能满足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大众迫切需要的理想社会,再往简单点说,是画了一个饼,设置了一个能满足大家需要的目标,以此引领大家跟着他走,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听到这了分析,陈卫红有些惊骇。自己也曾不厌其烦地高呼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却没有往更深处去想。看来,认真学学历史,学学哲学,还真的有用。

“那我需要画一个什么样的饼?”陈卫红似乎是请教朱绍武,却又像是自言自语。

“你觉得什么样的饼能够对大家有诱惑力?也就是说,大家如果按你的要求做了,会满足他们的什么需要?”

“如果他们按我的要求去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将得到提高,他们将会生活得更愉快。”

“再具体化一些。”朱绍武引导着陈卫红走向操作层面。

“优秀者将获得奖励,将得到大家的尊重……”

两人经过反复的交流和研讨,拟出了大石乡中学教师培训与激励的工作方案。

时间已经九点过了,朱绍武却兴味正浓,又提出了一个话题:“卫红,你还记得罗森塔尔效应吧?”

“当然记得啊,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应用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