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神情凝重,“他们也许没有家庭,当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想要寻找求生之道,却只有凤兮山庄不计较他们的出身,无条件接纳他们,因为凤兮山庄所做的,不少一部分人想要回报凤兮山庄。”

秋爷爷扬扬手中的信封,“所以,你看中了凤兮山庄,想为这一部分有才能的人谋求培育人才,又能安心立命的地方?”

“也是,也不是。”苏洵摆出长谈的架势。

“凤兮山庄最近几年的变化,朝廷一直关注着。从最初的摇摇欲坠,几欲消失在江湖中,到如今风生水起。可以说,它的变化全部都是因为特殊的经营方案。

尤其是上半年,凤兮山庄为夏凰国各地学院所定制的书本,既影响了在学院学子的观念,又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苏洵看向欧阳兮月,“而且,最近,犹豫兮月的一场开讲,直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院开始注意到凤兮山庄的意识作用,他们也愿意与这样一个做善事的组织合作。而这些也就催生出了一种新的产业,一种取之于孩子用之于孩子利之余孩子的更有利于为国家培育人才意识产业。”

苏洵转头对着欧阳兮月露齿一笑,“其他的江湖势力也注意到了凤兮山庄的成功做法,想要效仿,奈何没有适合的带领人。所以联名上书朝廷,希望兮月可以带领其他的势力一起为国家做贡献。”

欧阳兮月却对他沉下脸来,“他们是想瓜分我们订单?”

或者说,朝廷也有人眼红了凤兮山庄看似黄金的‘有利’前景,所以借着什么在学院与民间锲接的幌子,以朝廷的身份强行介入,妄向分一杯羹?

秋爷爷亦生出一声警惕,“虽然我们最近三年却是收入不错,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全部据为己有,该交给朝廷的税,我们有按时交上,更何况还有部分收益早以用来援助了。”

她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凤兮山庄的收入从来没有在任何奢侈的地方。

苏洵明白,可是,“爷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秋爷爷并不认同,“你说的道理,我懂,可是授人以鱼之后呢?我们这些被掏空了唯一一个赖以生存的技能之后呢?”

不是他不肯其他的江湖势力加入进来,而是,人多心杂,腐败贪污的事情避无可避。

到时,他们凤兮山庄要怎么办?山庄内的人们要怎么办?

所以,他们宁可自己吞下,然后得到的多余的钱捐出去做善事。

至少这样,他们能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自己的生活。

秋爷爷谨慎的看向苏洵,“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身在朝廷为国家的宏伟未来考虑没有错。但你的身后呢?那些在朝廷上摸爬打滚了半辈子的老官员们呢?那些江湖上有势力的一流势力呢?当他们看到从手中流过的数不清的利益时,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动了私心?谁来监管?出了事情。谁来处罚?”

“最后,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他们真的想为朝廷尽一份心力,那么早些年,凤兮山庄就不会被人趁火打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