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路崛起 > 第083章为升职而奋斗

第083章为升职而奋斗

推荐阅读:

254 看蔚蓝色的天空(2)

杨亿送交报告后,原以为请求通不过,没想到第三天就接到了局长的电话,他充分肯定了她的想法,觉得可行,说可以在城郊医院试点建一个平价大药房,如果效果好,明年在全市推广经验。

哪个下属不想在上级面前好好表现,干出一点成绩,让上级肯定肯定?听到表扬后,杨亿这个高兴劲呀,真是无法形容。不过,这事还得院长同意。她兴冲冲地赶到院长办公室,把自己的举动告诉了吴大志。

什么,她居然不事先告诉我,征得同意以后再上报局里,也太放肆了。吴大志听了,就是一惊。他忍尊气,装作很平静地说,杨亿呀,你的想法很不错,我大力支持,一定把这个当作今年医院工作的一个重点去抓。

吴大志说做就做,马上召集院委会的成员开会,商量建平价大药房的地方。在陆柄国的任上,医院曾花了百多万买了临街的两个门面,建了一个门诊楼。吴大志提出建议,说如果要建大药房,门诊楼一楼倒是一个好地方。

大伙当然响应,说门诊本没必要临街设置,搬到里面更好。不过,里面哪有现成的地方,当然是新建啦。于是,院委会又做出一个决定,新建一栋标准的门诊楼。

老大难,老大关注就不难。在吴大志的亲自干预下,经过十天的紧张装修和改造,一家豪华气派的平价大药房横空出世。为了扩大影响,开业的前几天,吴大志请来市电视台和市报社的记者进行跟踪报道。

开业那天,平价大药房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于大药房药品价格实在,有一大部分常用药品低于市内任何零售药店,在第一天自选药品的销售就超过二十万。很快,城郊医院平价大药房很快成了全市的药品零售中心。

医院药品销量猛增,药剂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忙得一塌糊涂。大药房开业前,临时招聘了十个药学专业人员,可都安排到门市去了。除药品验收外,药剂科还要负责养护药品,并进行药品入出库,药剂科几个人的工作量是原来的三到四倍,可收入却因为少了以前那些医药代表的打点,减少了一半以上,大家便有点怨声载道。

这种怨气白波及到医院的其它科室,同样是因为少了医药代表的打点,收入巨减。

吴大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样下去,杨亿,看你怎么玩?

这下好了,杨亿一出现在医院,就有人指指点点,说都是她害的,药品的回扣肯定都是她拿了,局里怎么还不采取措施,把这样的贪官撤掉。甚至,还有人向市卫生局举报,说城郊医院副院长杨亿是一个大贪官,每年从医药代表那里拿上十万的药品回扣,甚至更多。

杨亿当副院长才两个多月,怎么可能是每年得了药品回扣?这个写举报信的,也太不了解情况了,估计不是医院职工干的。

这么大的销售额,为什么职工特别是药剂科的医务人员的工资不能涨上去?杨亿很不理解,进行调查,想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最大的问题是药品的进价太高,为了保证药品是平价,药价不能提高,购进价和卖出价的差价很小,这样一来,利润自然不大。

晚上回到家里,杨亿还是苦着脸,愁眉不展。文灿以为她还在生气,心头本就有火气,干脆不理不睬,吃完晚饭,坐在电脑前,自顾自地玩游戏。还没做稳,杨亿便过去,把他一推,说你先让下,我有事情要办。

真是个小蛮妻!文灿不敢违抗,只得先看自己整理出来的校庆名册。

别小看这本厚厚的校友名册,花了文灿和几个老教师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发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伟人曾在一中的前身罘罳学读过书,如省里的某领导曾在一中读过书,还有,副市长秦宗权是51班毕业的,谢长庚老师当了他三年的班主任……

没一个发现都让王一己兴奋不已,因为这就是学校的资源,提升学校的潜在力量。虽然郎市一中是省级重点高中了,但还不是国家级别的重点高中,得去竞争。如果有这些人支持母校的建设,只需三五年,郎市一中就可生升级为国家级重点高中。

文灿一边看名册,一边遐想,脸上时不时地露出笑意。

就在这时,杨亿推了他一下,说文灿,你帮我看下,看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

文灿放下名册,凑到电脑前一看,见杨亿在弄一个题为“关于在网上公开招标采购药品”的申请报告,就是一惊,说亲爱的,你是不是有点过火了,刚搞完平价大药房,又搞网上招标采购药品?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医院的平价大药房销售额为120多万,居然赚不了5万块钱,连3%的利润都没有,归根到底,是进的药品价格太高。杨亿拢了下自己的头发,很精辟地分析着。如果采用网上竞标的方式,肯定可以把进价压低一些。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领导会同意吗?

我又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卫生系统的声誉,领导怎么不会同意?上次我打建平价药房的报告,还不到一个星期就批下来了,局里还说要推广我们医院的经验,在全市每个城镇医院里建平价药房。

看到杨亿脸上的喜悦,文灿不忍心扫她的兴,便不再反驳,帮她修改下语句和错别字。然后,他叮嘱她要小心一点,别太锋芒毕露了,领导不喜欢。

好啦,我知道了。杨亿吻了下他的脸,喜滋滋地出了门,打印报告去了。房间里,又只剩下文灿一个人。他觉得有点儿落寞,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已经是八月下旬 ,下学期即将开始,意味着校庆已经逼近。

也好,两个人人都有事做,不觉得无聊,只是,有点儿想大毛和二毛了。文灿拿出手机,和大毛聊了会,然后又和小毛聊了会,心情爽快了许多。小家伙们一天天长大,该是多么美好的事。造物主为什么这么神奇,让活着的任何生命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校庆的日子越来越近,郎市一中筹划召开一次历届校友代表联谊会。这次联谊会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个是成立郎市一中校友总会——前些年是有一个校友会的,但会员仅限于本地区,届别也局限于近二三十年的。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莫底,才知道郎市一中是一个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地方。这次,学校决心将八十年来从这儿走出来的各类风云人物一网打尽。按现任校长王一己的说法,这是郎市一中一笔很大的人文资源。另一个任务是成立郎市一中八十周年校庆组委会。

副市长秦宗权就是在这种时候收到联谊会的请柬的,他收到请柬,才记起自己也算是郎市一中的一名校友。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中学母校是北海二中,在各种表格上也是这么填写的。

在他的整个人生中,郎市一中似乎只是一次长途旅行的中转站。记得那个时候,父亲奉调南下,成为南下干部,自己也跟着到了南方,成为郎市一中的一名初三学生。那个时候,郎市一中不叫一中,而叫罘罳中学。后来,罘罳中学搬迁,改为郎市一中。

本来,这一类礼仪活动,秦宗权一般拒绝参加。一是因为忙,一是因为担心一不小心便落入陷阱。上一届一位副市长参加了一个公司的开业典礼,题了几句词,好像叫什么创世界一流。那个公司的老总很重视这几个字,还把这几个字放大刻在公司大门口。

255 为市长而努力(1)

没想到两年后,这家公司倒闭了,几个领导卷了一大笔钱逃得无影无踪。这下好了,那些集了资的买了股份的还有生意上赊账未了的,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窜。他们找公司的负责人找不到,于是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