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斗 > 第154章远虑之思

安宁区的区委书记,这几年的工作应该说非常不错,尽管和其他县委书记相比任职时间相对短一些,但区和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有区别的,作为市委、市政府驻地,安宁区的工作做好了,市委、市政府的基础也就稳定了。这几年安宁区在为市委、市政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此,我想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由于事前胥忖朱并没有给几个人沟通,因此,当胥忖朱提出自己的意见后,副书记诸葛虹马上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诸葛虹说:“我不同意把天天作为组织意图推荐的对象。采取这种点名提拔的方式,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相违背。对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不仅《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我们提拔使用干部,既要看这个干部的工作实绩,更要听群众对这个干部的反映,不能完全凭个人好恶用干部。在宁秀符合提拔条件的干部不少,就是各方面工作表现突出,群众反映良好的干部,应该说也不少,但在这些干部中最能够得到群众认可的,可能还不是安宁的天天,而应该是市政府的秘书长施弘纾和津河县的书记傅承忠。就是其他几个县的县委书记,据我了解的情况,谁也没有天天的负面反响多。天天担任安宁区委书记后的情况,确定如刚才胥书记所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安宁区的老百姓动不动就围堵市委和市政府,就可想其所做工作的情况。并且仅就天天的资历而言,也比较其他几个县委书记浅。我们使用干部尽管不能论资排辈,但我们都知道,提拔使用干部是一件导向性非常强的事。我们不说用一个人树一面旗嘛,但至少也要让多数人觉得服气,觉得用这个人应该。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党委权威,也才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胥忖朱完全没有想到诸葛虹会第一个反对,并且反对的理由却是如此充分。确实,在宁秀符合提拔资格和条件的人员中,论硬条件,也就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天天只能是勉强过线,特别是担任正县级时间刚刚过两年,但却没有在下一级两上以上岗位任过职。而论工作实绩,安宁区这几年的工作特别是天天担任区委书记后,安宁区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并且还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诸葛虹反对胥忖朱提出天天作为准备提拔的人选,并不是要与胥忖朱过不去,而是他从自己所掌握的宁秀实际情况出发,从有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的角度考虑提出来的。

作为曾经分管过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提出了不同意见后,作为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的须达央和作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文十化当然不好发表什么意见了。两个人都装作在认真思考的样子,顺达央在静静地望着会议室墙壁上的一幅画发呆,文十化则在不停地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本,似乎是在找本子上的什么东西似的。从内心里讲,两人都非常赞成诸葛虹的意见,但在这种意见分歧明显、尖锐的情况下,两人都不愿意轻易地直接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还要观察一下形势发展的趋势。

顺达央和文十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种骑墙态度,也是各项各的考虑。顺达央从一些途径上了解到胥忖朱要调走的传言之所以这段时间没有再在宁秀流传了,是由于胥忖朱老丈人出面,已经担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葛洪涛站在了胥忖朱的后面,胥忖朱已经不会从宁秀调走了。顺达央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的人,他知道胥忖朱心地特别狭窄,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得罪胥忖朱,使自己以后的工作和个人都受到胥忖朱的打压和排斥。而文十化则是觉得自己已经和胥忖朱之间有一些误会了,如果自己这个时候明显地站在他的对立面,两个人之间的误会会进一步加深,加之和天天的关系比和其他县区委书记之间的关系要近得多,从主观上讲,他希望天天能够进入到市级班子中来,这样的话自己在宁秀的官场上也可能会多一个盟友。在官场上,多一个盟友绝对比多一个对手重要。

见其他人都不发言,作为第一副书记的祈一征,只好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安宁区的天天,因为祈一征到宁秀的时间还不长,总的来讲了解也还不多,但他立足长远,从宁秀今后的长远存在考虑,提出了他个人的意见。祈一征说:“宁秀作为地级市,我们要考虑它以后的长远发展和存在问题,中央提出了省管县的改革思路。据一个资料讲,实行省直管县后,地级市要逐步弱化,不能再管理县,最多只能代管区。尽管省管县的改革在我们任上可能不会成为现实,但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这种发展趋势,就必须立足长远,为宁秀的长久存在做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个人觉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区的作用,扩大区的建制。从这个角度讲,一,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把天天作为此次拟提拔的推荐对象,我们要以这种方式来昭示区与县的区别。而事实上,区和县的地位和作用也肯定是不同的;二、我们要尽快考虑把离安宁区最近的乐中县改建为区,这样扩大区的建制,一方面以此来加大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为以后宁秀今后的长远存在考虑。如果我们在任上知道今后的发展趋势而不努力,宁秀因为我们的不努力而在今后消失了,我们就对不起宁秀的现在,对不起宁秀的将来,更对不起宁秀的广大人民群众。”

见祈一征发表的意见实际上赞同自己的提议,胥忖朱在内心里就既有些激动,又有些自大起来。他想不到这是祈一征从宁秀的长远发展在考虑,而是自认为这是祈一征在向自己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