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西河风雨录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野回西河(3)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野回西河(3)

推荐阅读:

常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肖鹏,这是个好事呀,对吧!”谭洁抢先说,虽然她也有点吃惊,只是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好。

“好事?特委已经做出决定了?”后一句话肖鹏是对彭述志说的,他虽然极力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语气中还是流露出了不满。

彭述志当然感觉到了,“怎么?你认为不妥?”

“这么大的事,特委至少要和我们打个招呼吧?”肖鹏苦笑的说,脸上的反感不再掩饰了。

彭述志的脸拉了下来,觉得肖鹏够狂妄的,谁大谁小不知道?这是典型的没有把特委放在眼里,特委的决定需要和你打招呼?“肖队长,特委研究的事,没必要通知你吧?”

“别的事我管不着,但是这件事太大了,和我们的生死存亡有关,我当然要过问了。”肖鹏生气的说,已经不再顾及对方的面子。

“生死存亡?”这一次轮到彭述志吃惊了,肖鹏把这件事情看得如此严重,大大出乎他的意外。听肖鹏的口气,这是个糟糕的决定,而他和特委都认为这个决定是必要的,英明的,这个肖鹏的确够傲的。“你认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府错了?”

“你这是胡乱上纲上线,我是说,此时此刻在西河这么做,时候未到,只会起到刺激敌人的作用。”肖鹏说,心里十分不舒服。当初在燕山支队,他就见识过爱扣帽子,动辄以理论家自居的领导人,这些人的革命最明显之处就是表现在犀利的革命语言上,从不顾及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让肖鹏恼火的是,在我们党内这种人大有市场,好像天底下只有他们正确,动不动就拿大帽子扣人。

“你是说这样做会刺激敌人?革命者害怕刺激敌人?”彭述志的声音有些尖利了,那种反感是自然情态。“gongchandang的抗日斗争,哪一天不在刺激敌人?肖鹏同志,你这话里可有严重的思想问题,难道要我们和敌人妥协?这样做到是不会刺激敌人。”

肖鹏知道自己的话被对方钻了孔子,一时语塞,脸上憋得青紫。在斗嘴上,在嘴上讲革命,他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他们天天练得就是寻瑕诋细,专找别人缝隙的硬功夫,周身都是马列主义阳刚。

“肖鹏,你是不是说,眼下不易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这是斗争的策略。”谭洁插了进来,感觉到了肖鹏的窘迫。她虽然觉得肖鹏对待上级的态度过于激烈,此时却不能不帮他。过去就常听肖鹏自己说,他常常犯低级错误——抗上,并没有真正的见识过,今天算是领教了,难怪他才华横溢,却很难得到领导赏识,真是傻冒一个。

谭洁知道在我们的队伍里,的确有一部分干部脾气不好,但是他们的不好脾气是用来对待下级的,对待上级他们的脾气是隐藏的,所以这部分人并没有耽误进步、升迁。像肖鹏这样对上级不买账,和下边其乐融融的,典型是情商太差,或者说是“官商”太差,要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帮他认识抗上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谭洁的提示让肖鹏怵然一惊,感激的瞥了谭洁一眼,立刻接过话去。“是,谭政委说的对。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公开和鬼子叫板,老实说,不具备资格。”

尽管肖鹏的话有些委婉了,彭述志对肖鹏的话还是反感,觉得肖鹏是在夸大鬼子的力量。鬼子如果真的强大到肖鹏说的地步,怎么会被运河支队打得落花流水,弄得北部山区都进不来了。“肖鹏同志,不要故意的夸大敌人的力量,要知道,人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如果我们把西河的百姓都发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权,鬼子就会掉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什么样的敌人在这样的海洋里不会淹死?我们必须清楚,人民才是真正的力量,作为gongchandang的高级领导,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是人民。”

肖鹏开始还能耐心的去听,到了后来越听越闹心,听到最后差一点大喊一声:“闭嘴,不要调书袋子了。”可是他看见了谭洁的眼睛,那双眼睛正在祈求的望着他,他明白了谭洁目光里的含义,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谭洁在上级面前没少替他讲好话,也没少替他擦屁股,只好强制自己不要发火,不使谭洁为难,可是这样一来,心里自然就憋得难受。他真的想和彭述志说:好啊!人民的海那么大,那么厉害,不用打仗了,让人民的海去淹死鬼子,或者把他们冲回老家去,典型的形而上学,这样虚浮的理论还说的阵阵有词,脸皮真比城墙厚。肖鹏弄不明白,革命的队伍里,为什么要养这些空洞的理论家,书呆子。

见肖鹏不说话,彭述志以为肖鹏被说服了,脸上不免挂上了得意之色。在特委,他是一向以理论家自居的,他自信对makesi的研究,不会比留苏的学子差,《论持久战》的某些篇章更是倒背如流。“如果肖队长没有意见,我们就尽快的开始工作。”

“彭部长,我们建立抗日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发动群众,给群众以抗日的信心,对吧?”肖鹏本来不想说话了,可是一见彭述志要玩真的,又急了。

“当然,群众有了自己的政府,抗日的决心就会十分坚定。”彭述志说,同时有些不解的看了看肖鹏。他不明白,这么幼稚的问题,肖鹏怎么会提出来。

“政府是负有保护百姓职责的,对吧?”肖鹏不去管彭述志的轻视,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如果我们的政府没有能力保护百姓,这样的政府成立,对革命有利还是有害?如果老百姓后来发现这一切是海市蜃楼,会怎么看待我们?还会对我们投信任票?会不会说我们欺骗了他们?”

“你在说什么?”彭述志终于听出了肖鹏话里的意思,触电似的站了起来,近视镜后面的眼睛里,射出的目光是灼人的。“你是在危言耸听还是在夸大敌人?你手里的一千条枪是吃素的?是烧火棍?”

“一千条枪?”肖鹏讥诮的重复了一句,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那场伏击战,他动用的是主力部队,人数多于鬼子数倍,结果死亡的人数多于鬼子。“一千支枪,人数很多啊,可以包打天下了?可是你知道这其中有一半战士连枪都没有放过,这样的兵能打仗?同志,数量和质量不是划等号的,在西河,不算鬼子,皇协军就有一个团。论真实的战斗力,我们和皇协军比都处于绝对的下风,有什么资格拉开架势和鬼子进行公开的较量?又怎么能保护我们的民主政府和老百姓?”

“听你这么说,好像是被敌人的表面强大吓怕了,要知道,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武器,不是敌人的多少,是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是真理掌握在谁的手里。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一次皇协军的反水已经证明了,这些有利的因素为什么看不到?而只看到敌人表面的强大?”彭述志厉声得说,就差没有拍桌子了。“这件事不用争了,这是特委的决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战争不只是打军事,有时候更重要的是打政治。现在西河的形势对我们有利,老百姓对gongchandang有了信心,此时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顺便告诉你们一件事,通过我们的内线得知,国民党又不准备放弃冀州了,马上要派人到西河,所以我们必须先下手,这就是政治。”

见彭述志拉出了政治这杆大旗,肖鹏也没有办法了,他看看谭洁,谭洁摇摇头,肖鹏只能无奈的忍受了,但是他的心里清楚,这是一步臭棋。战争的主动权由于要固守某些地方,不得不放弃了,善于打游击的部队,一旦进入阵地战,还有什么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