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61章 太守行春(上)

烧点热汤,好好洗沐洗沐。”

两人往院中走。一边走,小夏一边问道:“刚才是县里来人了么?”他虽没见到文直,但是能劳动荀贞出门相送的,十有**必是县中来人。

荀贞答道:“是啊。仲业的族叔文直刚才来了。”

“所为何事?……,可是县里准备要处决第三氏了么?”

“哪有这么快!第三家犯的虽是妖言惑众之罪,不必等到秋冬行刑,但毕竟是几十个人头,如今又刚刚开春,郡守即将行春,实非适合杀人之时。少说也得等到府君行春过后。”

——所谓“秦为虐政,四时行刑”。汉人为了避免重蹈前秦“尚法而亡”的旧路,在全面继承秦之律法的基础上,也对秦的法律做出了一定的改动,其中之一便是不再“四时行刑”,而是依据“天人合一”的说法,用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定下了“秋冬行刑”的制度。

——“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杀冬藏,利以施刑”。在春天和夏天“行仁”,在秋天和冬天执行死刑,这也就是儒生们说的“顺天行诛”。不过,“谋反大逆”不在此列,“妖言惑众”这个罪名也算是“大逆不道”的一种,故此倒是不用等到秋、冬再行刑。只是正如荀贞所说,现在一则刚刚开春,天气方才回暖;二来郡守阴修即将要开始“行春”,并“假民种食”,以宣示他的仁德,确实不是杀人的时候。

小夏问道:“府君要开始行春了么?文君此次来,就是为了告诉荀君这个么?那咱们可得好好准备一下了,得给府君一个好印象啊。”太守“行春”是为了“劝民农桑,振救乏绝”,而要想“劝民农桑”,当然不能只去县里,肯定是要下到各乡中来的。

荀贞以为然,颔首说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耕、桑是大事,轻忽不得。我本就打算这两天便开始往各亭、各里去督促乡民农桑,如今刚好赶上府君行春,倒是一举两得了。”他和小夏谈谈说说,却是只说“行春”,半句不提自己刚刚举荐了时尚为本乡乡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