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13章 诏讨东郡出汝南(下)

办田宅,赵谦看在荀爽的面子上也帮了荀贞一把,把因为战乱而无主的田地拨了一些给何仪家。

荀贞“嗯”了声,说道:“你家本地方大姓,清白家声,日子过得好好的,你又非黄巾道信徒,何苦要去从贼呢?西华一战,你也见识到王师的天威了,半月之间,八万贼兵被一洗而空,尔等自诩勇猛知兵者诸辈,如彭脱、龚都、刘辟、吴霸尽皆授首,也是你走运,被我擒获,我是个不好杀生的人,又幸得皇甫、朱两位将军开恩,你这才留下了一条性命。你要好好想想,不可再做出无父无君、叛逆生乱之事了,再要生乱,便是我想饶你,皇甫将军也饶不了你!不但是你,你的父母妻子、宗族老小,恐怕也都会被治罪,轻则流,重则弃市。”

何仪恭谨应诺。

“不过话说回来,你今既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那么从贼之事以后也就不必再提了。自古戴罪立功而成大事者不在少数,你要以他们为榜样,只要乃心王室,尽忠国家,我不会亏待你的。想想,到那时,你印绶黑衣,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汝父母该会有多么的高兴和骄傲呢?”

何仪应道:“是。”

巡完何仪营出来,荀贞问荀攸,说道:“怎样?”

荀攸说道:“何仪营中的将士见到你后,大多惶恐恭谨,并无作伪之色,我没有发现有带怨恨之色的人。”

“何仪呢?”

“他的家人宗族都搬到了平舆,他现在的部众里又几乎没有他的旧部,你又以恩义笼络他,以军威震慑他,恩威并施,想来他应该不会生叛心了。”

荀贞颔首,说道:“如此,此营倒是可用了。”

巡完何仪营,又接着巡许仲、刘邓营,再巡中军。三营巡完,天色已黑。伙夫们做好了饭,各营兵卒燃起篝火,就着火光吃饭。饭毕,留下警戒的兵卒,其余士卒入帐篷内休息。

荀贞却还休息不得,和傅燮等被皇甫嵩召去中军,商议即将到来的战事。

陈国的战事没啥商量的,陈留郡的战事也没啥商量的,主要是商议去东郡后的作战。

皇甫嵩早就派斥候去东郡打探了,人虽未到东郡,大军虽尚未出汝南,但对东郡的情况已是非常了解。对皇甫嵩这一点,荀贞是虚心学习到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要做到就难了。汉兵连战连胜,接连平定两郡,这要换个骄傲自大的将军,十之八九不会在尚未出发之前就派人去东郡打探敌情,而皇甫嵩却这样做了。早先在平定了颍川黄巾后,皇甫嵩就是未出颍川,便先遣人去汝南打探,这次又是。这份谨慎值得学习。

不过,虽了解了东郡的敌情,毕竟大军尚未到,商议的内容没办法太细致,只粗略定下,等出了东郡、入了陈留郡后就兵分两路,一路由皇甫嵩自带主力走中路去东郡,一路由荀贞带领别部走东路去东郡。

荀贞只是个佐军司马,按理说没有独领一军的资格,但先在汝南郡攻破西华后,皇甫嵩就令他独为一路,追击何仪,现在又决定令他独领一路,这是明显的抬举爱护,是给他立功的机会。独领一路压力虽大,可既体会到了皇甫嵩的用心,荀贞对此当然是没有异议。

次日天亮,全军拔营,前行四五里,出了汝南郡,入了陈国境内。

刚入陈国不远,就见前方有一支人马在路上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