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77章 曹隐袁进皆贵宦

里。

这算是一种无奈的让步和折中。

还是那句话,曹操有祖上的“余荫”在,如果换是荀贞,他要是不肯去上任的话,那么归家就归家吧,宦官集团乐得去了个眼中钉,可曹操有“余荫”在,尽管他选择了“称疾归乡里”,朝廷却还是给他了“补偿”,拜他为议郎。议郎虽是郎官之一,可却是郎官中最尊贵的,能得此职的要么是天下名儒,要么是故二千石,但凡被拜为议郎的,如再出仕,起点就很高,稍微有点后台的,外放就是二千石。

这等待遇,如荀贞这样的州郡名族子弟是万万得不到的,除了曹操这等大宦官家族的子弟,也就是袁绍这等显赫朝中的公族子弟大概能得到。

不过曹操的这个待遇虽然不错,可终究也是违逆了他的志愿,他这也算是散发弄扁舟,归隐乡里中,以待再起时机了。

荀贞和曹操之间这几年中见面虽然没有,可书信不断,上次李鹄之事,荀贞就给曹操写了封信,曹操颇是帮了点忙,因此曹操这次被免职、改任之事,荀贞很快就从曹操的信中得知了,荀贞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回封信给他,说借此机会养志也好,早晚会有复出的一日。

信寄给曹操之后,荀贞颇是感叹。

如曹操者,现在虽然名声还未曾大显,特别因其出身宦官家族之故,被很多的士卒子弟所不齿,可他的志气、眼光却已经显露出来了,换个立场不坚定的人,在被免去沛国相、改任东郡太守的时候可能就会改变立场了,本来就是出身大宦官家族,那么偏向大宦官家族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对自己的仕途、富贵很有利,何乐而不为呢?可曹操就不,他因为有眼光、有正确的判断,坚持己志,哪怕是受到挫折亦不改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一番成就。

不久之后,荀贞又闻得一件事情,却是袁绍迁任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是什么职务?打个比方,好比后世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虽只是比二千石,可素来是多由贵戚充任,乃为显贵之职。袁绍之前是侍御史,侍御史为千石之吏,其权虽重,毕竟只是一个属吏,非是独当一面的长吏,一下从侍御史升迁到虎贲中郎将,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看看荀贞自己的仕途,再看看曹操、袁绍的仕途,荀氏虽有清名,到底只是州郡望族,与曹、袁这等天下重之的大贵族还是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