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77章 薛礼高踞临下问 刘备席坐从容答

诸彭城郡吏。

薛礼说道:“在座的皆我信用心腹,刘君直说无妨。”

刘备忠厚归忠厚,不代表他不会说话,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答道:“有关或无关,这就要看薛公是怎么想的了。”

“看我是怎么想的了?”

“正是。”

薛礼玩味地看着刘备,刘备沉稳安坐。

堂上默然多时。

薛礼收回目光,哈哈大笑,说道:“刘君这话说得好!那我再问问你,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刘备从容答道:“薛公的想法,备怎么能知道?”

薛礼转顾席上诸吏,说道:“刘君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那你们说说看,我是怎么想的?”

仓由站起了身,答道:“下吏冒昧,敢请试说一下明公的想法。”

“你说。”

“明公的想法,当然是和荀公一样的了。”

薛礼又把目光转向刘备,说道:“仓主簿的话,刘君听到了?”

“听到了。”

“那荀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想法,刘君可以说来听听了?”

“荀公的想法很简单。”

“有多简单?”

薛礼连续地追问下,刘备依然保持从容,他徐徐说道:“广陵、彭城虽不接壤,然同在一州,青、兖黄巾势大,如其南侵,则我二郡将俱受其害,荀公愿与明公同心协力,联兵御患。”

刘备的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荀贞愿意和薛礼结盟,而至於这个结盟到底是为了抵御青、兖黄巾,还是为了抵抗陶谦,清楚的人自然清楚,却是不需再进一步地说明了。

“原来荀公是这个想法。”

“那么请问明公,明公何意?”

薛礼掉头看了看仓由,又转回头看刘备,说道:“仓主簿刚才不是说了?荀公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和荀公一样。”

事情谈成,当晚,薛礼安排刘备等在府中住下,并设酒宴请。

次日一早,刘备便辞别薛礼,返回广陵。

在回广陵的路上,关羽忍不住说道:“君昨日在堂上见薛相,我於堂外遥观之,见君与薛相似只对谈了没几句就定下了结盟之事。没想到此事竟是如此容易!”

想起昨日在堂上和薛礼的对谈,刘备答道:“薛彭城早有意与荀君结盟了!”

“此话怎讲?”

“昨日堂上对谈,他先后提及姜、辛、刘、典、赵诸君,并对此数君过往的事迹十分清楚,要非早有与荀君结盟之意,他怎么会下功夫去了解荀君麾下的义从?”

“这么说来,难怪此事能办得这么容易了。”

“虽然容易,可这位薛彭城却似非好相处之人啊!”

“此话又怎讲?”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只是摇了摇头。

昨天在堂上,薛礼咄咄逼人,连续追问,一直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一看就是个强势之人。这么强势的一个人,当然不好相处,当然也不是一个最好的结盟对象。荀贞和他的盟约虽已达成,但这份盟约用来应眼下之急可以,长远来看,恐怕早晚有破裂的一天。

见刘备没有回答自己,关羽也不再复问,他改变话题,改而说起了刘备想独领一军的事儿,说道:“前时君求独领一军,荀君以当时初到广陵、诸事未熟、军务非当务之急之故而未即刻应之,而今荀君将要响应讨董,当此时也,正该是以军事为重了,也不知这次回到广陵,荀君会不会答应君独领一军?”

荀贞召开会议,商量要不要响应讨董这件事时,刘备也在被召的诸人之列,刘备和关羽情同兄弟,这等大事他不和别人提,也是会和关羽说及的,因此,关羽也知道了此事。

听得关羽此言,刘备的精神立即振奋起来,他这次主动请求来谒见薛礼,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办成结盟这件事”来为他自己再立点功劳,从而使荀贞能尽快地让他独领一军。

他驰马道上,远望前路,说道:“前时荀君虽未应我,但也说了,待他熟悉了郡县情况后便议此事。现今,荀君数巡郡中,对郡中情况已然熟悉,又将讨董,军事为重中之重,以我想来,这次回到广陵后,不必我再提及,荀君也定会分我一支人马,让我独领一军了!”

“希望如此。”关羽说了这一句后,欲言又止。

“云长,有何话想说?你我之间,有话就说,还用得着吞吞吐吐?”

“刘君,你和益德说过此事了么?”

“你是说我想独领一军之事?”

“是啊。”

“说过了。”

“益德怎么说的?”

“他没说什么,……怎么了?”

“我和益德私下也说过此事,我看益德的意思,他好像是没想着离开荀成麾下。”

张飞现在荀成帐下听令,深得荀成重用,已和陈到、陈午等一起成为了荀成最信用的将校,他没想着离开荀成,那自就是没有“转入刘备麾下,辅助刘备建军、征战”的打算了。

刘备默然片刻,说道:“既在军中,当从军令。益德现在很得小荀君的重用,小荀君离不开他也是有的。再则说了,便是我独领一军,也还是荀君麾下,益德在我军中,又或是在小荀君军中都是一样,都是为荀君效命。”

人与人间的感情是需要维护的,再好的感情,长时间不怎么见面,来往少,感情可能不会变,但个人的想法、追求却肯定会出现不同,张飞和刘备、关羽现在就是处在这么个状况。

刘关张三人中,最受荀贞重用的其实不是刘备,而是张飞。

张飞的性子,“礼重士大夫”,他虽非士族出身,却喜欢和士人亲近,从与荀贞相识的那一天起,他就和关羽不一样,对荀贞甚存好感,后来跟着刘备投到了荀贞帐下,荀贞也因为他的这一点而有意地重要他,从在魏郡时起就一再地以实职来委任他,因而,张飞这些年平时都很忙,不能常和刘备、关羽相见,反因任职的关系,常同荀贞、荀成等人接触,他正年轻,正是思想观念容易被改变的时候,由是一来,难免就会受到荀贞、荀成等人的影响,在想法上和追求上会出现和刘备、关羽不同的地方,所以就感情来说,他可能和刘备、关羽的感情依旧如往日一样,但在听到刘备想独领一军时,他却没有想着离开荀成,来助刘备“建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刘备的话,关羽不以为然,哼了声,不过也没再说什么。

“说起来,又有月余没怎么见到益德了。云长,这次回到广陵,叫上宪和,再约上几个老兄弟,把益德也找来,咱们好好地喝上几杯,不醉不归。”

刘备口中的“老兄弟”说得自是跟着他投到荀贞帐下的那些涿郡少年,这些少年现在有些仍跟在刘备左右,如上次和这次陪他出使的随从诸骑便是,有的则被荀贞委以军职,现下正在义从军中领兵。刘备要独领一军,这些具有一定军事经验的涿郡老兄弟们是不能缺少的。

有了张飞的例子在前,他现在不能肯定这些老兄弟中有多少人会愿意回来跟他,但不论多少,他总是要努力去试一试的。

关羽应道:“诺。”

刘备扬鞭策马,关羽诸人扈从在后,顺路东南而下,返程往广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