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20章 校尉效从麾下战 将军谋议分进兵

曹胜算不大,而如分成两路,就好比是有了两个拳头,便可以奇正配合,虚实变幻,虽不致令董卓应对失措,可至少也能让他费点神。

再退一步说,万一有哪一路兵败了,只要另一路没败,就尚能东山再起。

孙坚和荀贞等意见相合,这便算暂定下了分兵两路进击。

整体的战略方向定下,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战术。

孙坚说道:“曹、鲍二将军与我等分路进击,贞之,你可衙了我颍川这一路的进击方向?”

荀贞点了点处在由颍川到洛阳的官道上的轘辕关,说道:“此路不通,而曹、鲍二将军在北,我等进兵的方向就只有选在西南了。”

“西南何地?”

“卿以为何地为佳?”

孙坚的手指顺着地图上的阳翟一直往西南划去,过了汝河,停在了离阳翟二百里远的梁县。

荀贞看到孙坚的手指指处,笑了起来,说道:“英雄所见略同。”

却是他、戏志才等人与孙坚的意见一致,都认为梁县是最佳的进兵入京畿地。

梁县说是在阳翟的西南方向,其实更像是在阳翟的西边,它和阳翟差不多处在同一条线上,只是比起阳翟来稍微往南边偏了一点。此县不属颍川郡,已是在河南尹境内,是河南尹最南边的一个县,县城临着汝水南岸,离颍川很近,距颍川郡的郡界不到四十里,离荆州的南阳郡也不远,南下五十里就是南阳郡,离洛阳亦不很远,往西北去,一百五十里外便是洛阳。

如上所说,洛阳周边共有八关,号为八关都邑,分布在洛阳的四面。

颍川与洛阳间的是轘辕关,此关所扼的是由颍、陈通往洛阳的要冲,由此关向西,顺次又有大谷、广成、伊阙、函谷等关,其中,函谷关是洛阳西边的大门,东指洛都,西望长安,乃八关之首,大谷、广成、伊阙三关则都在洛阳的南边,三关相连,彼此间隔甚近,所把守的是洛阳的南大门,从荆州直接南上也好,由颍川、汝南绕道入洛也好,都得通过这三个关卡。

换言之,也即是说,如果从梁县进击的话,最终也需要过关。

那就问了:却又何必绕过轘辕,舍近求远,非要走西南方向?何不干脆就叩轘辕而入京畿,兵向洛阳?

这却是因为:大谷、广成、伊阙三关虽也险要,可却还是比不上轘辕关。

轘辕关在少室、太室二山间,山路险阻,十二曲道,论及难攻,远在大谷等三关之上。

是以,荀贞、孙坚等人都舍了轘辕关,而选了此地为出郡的突破口。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孙坚被袁术表为领豫州刺史后,在率领豫州军进击洛阳时就是选择的这条路,想要从大谷出轘辕以攻洛阳。

对从梁县出兵这件事,荀贞与孙坚又是不谋而合,接下里就该说曹操从哪里进军的事儿了。

曹操和荀贞、孙坚不一路,对出兵这件事,他必然有自己的想法,荀贞、孙坚所想的不一定会和他的谋划相同,但不管相同不相同,既然是要两路共进,那么荀贞、孙坚肯定是需要把曹操考虑进来的,如果最终双方的意见一致,自是皆大欢喜,如是不一致,可以再磋商。

孙坚问道:“我等可从梁东进击洛阳,那曹、鲍二将军呢?以卿以为,他两人应往何处进击为上?”

荀贞落在地图上的视线从梁县往北,看向陈留,随即又从陈留向西,伸出手指,在其中一地上点了一点,说道:“此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