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60章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

李儒不敢再多说,连声应道:“是,是,明公说的是。”

李儒的话提醒了贾诩。

贾诩说道:“明公,文优之言,不可不虑。”

董卓重视贾诩,见贾诩也这么说,便问道:“怎么讲?”

“明公久在军中,定比我更知军事,击贼取胜,固是好事,可这好事有时却也会变成坏事啊。”

“你是说?”

“淮阴侯破釜沉舟,故士能死战,今连胜强敌,又如明公言,我有八关为固、坚城为守,而酸枣贼即将四散,我忧将士部曲会不会反因这些好消息而士气浮躁、军心散乱?”

李儒所谓的“将士思归”只是泛泛之言,贾诩却是从人心出发,有理有据。

董卓沉吟片刻,说道:“卿言甚是。”问贾诩,“那以卿之见,我现下该怎么做才行?”

“鼓聚士气不外乎三个办法:一破敌,二严军纪,三以财货励之。”

“方连两胜,破敌暂不可用。好,就依卿计,我这就下令,命三军严肃军纪,并分将士财货。”

虽听得董卓如此讲,可贾诩却知:说起“轻财重士”,董卓固是当之无愧,他从不可惜财货,对部曲将士一向大方,也正因此,才能把那一支原本是汉兵的部曲变成了他的“私兵”,才能使何进、何苗等的部曲心甘情愿依附,又才能使吕布这样的猛将甘愿背主相投,可如说及“严肃军纪”,却从来不是董卓部曲的长项。这后两条,恐怕也只有最后一条董卓可以做到。

念及此,贾诩不觉心道:“只靠财货利诱,终非长事。军纪如不能严肃,士气早晚会散。”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军纪之扭转非一朝一夕之力,更关键的是,董卓以恩义、财货聚士,也压根就没想过“严肃军纪”。这么一来,只能寄希望於冀州、荆州,能早点出现内乱了。

否则,时日一久,恐怕会真如李儒所说,士骄思归,难以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