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震动 > 第七十四章 人事规划(1)

第七十四章 人事规划(1)

推荐阅读:

齐天翔袒露的,无论从解决问题,还是扭转被动,他都必须得到齐天翔的谅解,也必须得到齐天翔的帮助,这不仅仅是无奈,更是必须。

齐天翔的态度让他意外,可认真想也在情理之中,这让樊涛心中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失去了一定程度上的尊严和颜面,却达到了与齐天翔的平静和新的平衡。这是无奈中最好的结果,毕竟省委还是愿意听从齐天翔的意见,不管是态度或看法。齐天翔能够很平静地对待令他头疼不已的问题,除了所处的地位和角度,更来自于齐天翔的为人和行为风格。不但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和压力,直率地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而且也为他摆脱困境指出了明确的方法。

一场看似会引火烧身的巨大政治危机,经过齐天翔简单的点拨,甚至就是无形的引导,就瞬间消解了。针对他的阴谋也不了了之,试图想让他成为齐天翔整肃城建乱象的企图,齐天翔通过使他脱困成功化解。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行为,也看出了他与齐天翔之间的差距,这不仅仅的职务的差距,而是思谋和智慧上的区别。

平静地结束了一场风暴,却没有办法阻止更多有用意的设计,原本利用儿子丽景花园小区烂尾楼盘的事情做文章,就是为了使樊涛难堪,也是为拉樊涛下水,把这潭水搅浑。或者更简单的就是促使樊涛与齐天翔之间出现信任危机而对立,樊涛为自保会出面阻止齐天翔对烂尾楼盘的清理和规划,利用樊涛在河州政界的能力和影响力制造阻力,从而达到既攻击樊涛,又打压齐天翔的目的。

樊涛的明智,以及齐天翔的清醒,很自然地就将二人联系在了一起,而齐天翔更是拉近了二人的关系。接下来的几天,樊涛在汪宝坤的帮助下,有惊无险地解决了丽景花园烂尾楼资金和产权纠纷的问题,使得强制性的恢复重建,各种苛刻条件之下的威逼,成了最后可以利用的手段,却无形中推进了丽景花园小区起死回生的速度,帮樊涛了解了一桩心事。

没有打压樊涛的手段,也把他推到了齐天翔一边,更多樊涛的把柄也不好寻找。丧偶这么多年,樊涛没有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经济方面更是找不出可以攻击的证据,唯一能做的的就是无限放大樊涛儿子的问题,以达到阻力樊涛继续卖力的意图。

这些从樊涛随后的行为中得到了印证,为了躲避不利的攻击,与齐天翔见面后不久就住进了医院,也是在医院接受的省委组织部的调查和谈话,这对樊涛的打击是致命的,也是难以短期自拔的。尽管这些都毫无保留地与齐天翔进行了交流,但仕途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奈,还是使樊涛气短。

面对樊涛情绪的变化,齐天翔心知肚明,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躲过暗箭却躲不过明枪,樊涛的年龄,以及自律不严的问题,都不利于化险为夷,齐天翔能做的就是安慰,而这些能有的效果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齐天翔能做的,就是尽量鼓励和安慰樊涛,更多的还是加快干部配置的步伐,而这些没有樊涛的支持和协助也是难以完成的。当齐天翔坦诚布公地将计划和想法告知樊涛后,樊涛的表现是积极的,也是坚决的,甚至有些悲壮。

“您能个开诚布公地把这些告诉我,我老樊什么都明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一天不宣布我到人大报到,我就还是主管全市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干部考核选拔的事情还是由我具体负责。”樊涛激动地拉着齐天翔的手,真诚地说:“只要我还拥有这个权利,我就有义务把这件事情做好。你放心吧!我就是住在医院里,一样能够组织实施您的计划,忙您自己的事情去吧,更多的烦心事还在等着您,我老樊这一块您就放心吧!”

想到这里,齐天翔就有些心绪难平,望着樊涛和张卫国看向自己的眼神,不愿再往下过多地想了,就收束住内心复杂的情绪,缓缓地拿起茶几上的烟,抽出一支递给樊涛,然后自己抽出一支点上,呵呵笑着说:“还是为国同志这样好,不吸烟、不喝酒,免了多少困扰。”

“这也是无奈之举吧!”从齐天翔刚才的沉默中,樊涛知道齐天翔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红了一下,淡淡地说:“以前老张可是烟酒不离口的,只是作了这组织工作之后,才慢慢地断了这些,也是人家毅力强啊!”

“也说不得是什么毅力,干了这个工作,如果愿意,烟酒算什么,再好的东西也是一个暗示就可以得到的。”张卫国呵呵笑着,看着两位书记淡淡地说:“不说烟酒,这每年年节时的购物卡,礼券还少吗?挡都挡不住,而且名目多了去了,哪一张卡后面都是一个热切的眼神,不说是请托办事的,就是交结联系的又有多少?该怎么应对不靠一点制度约束,只靠自觉性,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齐天翔平静地看着张卫国,耐心地等待着他往下说,尽管没有与樊涛进行视觉交流,但也能明显感觉到他眼神中的复杂和矛盾。

“这次公推很好的解决了问题,无记名选票推荐,组织部和我都没有决策权,只有推荐的权力,大家的权利都是一样的,而且纪委全程介入公推环节,既监督过程,又监督组织过程。”张卫国望着齐天翔和樊涛,认真地说:“这就保证公推有了一定的公正性,也保证了这份大名单的涵盖性。”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干部选拔从来就不是近亲繁殖,更不是所有人之间关系网的联系,这样的干部选拔只会越来越窄,更会是死路一条。”齐天翔拿起张卫国递给他的名单,大致看了一眼,慢慢地说:“这才是第二轮的阶段性工作,离最后的定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且时间也还很远,不是着急的事情,必要时还可以再进行几轮摸底和座谈,把工作做足,把势照足。”

齐天翔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樊涛和张卫国,转换了话题,缓缓地说:“前不久我专程去了清河市,实地看望了我们送到哪里的短训后备干部,三十六个人看上去不小,实际到现场去看,或者说放到几百万的城市人流之中,真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群体。现在看来,人员还是有些单薄了些,加上这些公选出来的几十个人,总数也不过一百出头,放到如海的官员群中,也还是微不足道的,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能抵制住如今官场的陈腐气息,带来一个大的改观,都不是很乐观的事情,因此还是要做细,做扎实,作出成效来。”

“人数虽然不多,也不过百十来人,放到官场中的确微不足道,但如果这些人咱们正选拔的扎实,本身素质过硬,也会像蚯蚓一样,在改善土壤方面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樊涛严肃的眼神环视了一下齐天翔和张卫国,认真地说:“齐书记有些悲观了,也许是这一段时间的事情过于烦心了,还是可以预期的。尽管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我还是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我不是悲观,也没有失去信心,而是觉得还需要做的更细一些,更扎实一些,因为这一批干部正式任命之后,至少在十年之内都会对整个河州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很大程度要看他们的具体表现了。”齐天翔神情地严峻说着:“这些最大不足四十岁的年轻干部,整个受教育和成长过程,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一路走过来的,社会庸俗化和务实的生活方式,以及混乱的思潮,始终在他们左右,如果说没有干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座城市选配好一批管理者,这不但是对城市负责,也是对咱们担负的使命负责。”

“这也是我们这次公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按照齐书记您的这个思路展开的,下一步我们准备对这些干部进行贴近考察,不但考核工作状态,更考察工作之余的生活和交际情况,而且针对财产申报和重大事项汇报,要求这些拟选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