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三十六章进剿水贼

巴陵,又称岳阳,北依长江,交通便利控南北水路,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巴陵城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五里,城内百姓十余万,因北方战乱,流民多有南下者,聚于此处,繁衍生息。城镇周围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产粮丰富。

巴陵水陆交通,南郡、汉口、宜昌、荆门星布四周。商贾之船络绎不绝,历年丰收赖水草之丰厚。江南之士礼上于人,寻常百姓各爱其家。上敬耋耄,下顺妇孺。百家学子精致学术,各行工人恪守自业。

巴陵古道,舟侧码头。四周丰盈,膏腴之地,透芳香之气。当我们军队开进巴陵城时,我也为这里的气氛所感染,五丈高的城墙,宽阔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城内民房林立,店面如织,人来人往,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我到得城内,采取了林童的建议,将队伍聚于南门安营扎寨,从而避免干扰百姓;且分责不分区,整个千人队驻扎在一处,避免士兵不听号令扰乱民生,破坏军队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接着,我们就开始衙地方,动手修建长期军舍。因为冬天就要来了,所以还要做好防寒准备,虽然南方比北方暖和一些,但有备无患。不一会儿,城中的县令胡仁便带着一般衙役前来给我们接风洗尘。我一一谢过,鉴于军中事多,我要他将供应全军的粮草及早准备好,便没有再和他深谈,胡仁连声称是,退了回去。

我们就地取材,从周围的森林里砍伐树木,制作筑板,在两层筑板间填充泥土夯实,这样外墙就改造好了。

考虑到冬天生火通风的要求。我们将房舍统一盖成宽四丈,长四十丈,高三丈的通房,通房中间用木板隔成十间,每间住十人,一个通房住一个百人队。

全军在城南门驻防,在城门两侧分成两个营区,称为东营、西营。每个营区,建六座通房,五间住兵,一间作为营中将领开会与办公之所。另外,每营设食堂一个,伙师十人。

东营由阿四的第一部驻扎,西营由李默大哥的第二部驻扎。我和林童他们住在东营。

每天清晨,全军定时在南门集合,由林童负责训练。

城中百姓对于我们的到来起初有些恐惧,十几天过去,看到我们并没有什么恶行,便开始慢慢的习惯于我们的存在,但遇到军人时,他们还是有些畏惧。

这件事我和林童交流过,他笑道:“这很正常,以前的军人来到这里,不是要粮便是要钱,甚至还烧杀劫掠,他们心中的军人形象哪能这么快改变过来。”

我觉得也是,于是让他多给士兵们讲一讲爱民护民的道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已经从锋利的剑,变成了保护百姓安全的盾。思想必须改变过来,更要搞好军民关系,树立我们的形象。

站稳脚跟之后,我开始对部队的再次整顿。特别是对百人长得任命。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阿四成为五百人长后,他原来统领的第一百人队,我让魏延担任百人长,同时负责东营的军纪监察。

让一个人身兼两职并非我的所愿,因为部队里的“训练”、“监察”、“照顾士兵”、“协调矛盾”、“指挥作战”这五大职责应该是阿四这个五百人军侯的事,可阿四是个老好人,手段不够硬,军中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只好让魏延暂时将“监察”这一方面的责任担下来。

出于同样的考虑,我让徐悠担任李默大哥西营的一个百人长,并负责军纪监察。徐悠这员虎将如果老是留在我的身边担任保镖,实在有些可惜,虽然他的脑子不是很灵活,但也应该好好让他和士兵们接触,以便以后可以独当一面,更好的领兵打仗。

黄笑在我身边当了这么久的亲兵,功劳立了不少,我将他安排到了李默大哥的西营担任了一个百人长。同时负责西营士兵和统领们的读书识字。我给了他一项权力,若有人读书不过关,或者懈怠,顶撞者,可以先打二十军棍再向我报告。他的文才和兵法修养是我们之中的皎皎者,但若不亲自领兵,便无法了解士兵们的真实想法,一旦面临战阵就会手足无措。所以,现在开始让他领兵,与士兵们打成一片,可以让他更快的成长起来。

林童留在了我的身边,负责东营士卒和统领们的读书识字,我也跟着学。同时他还要负责处理队伍中的各种事务,每天训练的时候还要指导两个营士兵们排兵布阵。

因为我老想抽出时间自己练功,所以,整个千人队的指挥权,实际上就落在了林童的身上。

对于他的能力,我从来不曾怀疑,比起徐悠和魏延的勇猛彪悍,林童更善于人员的调度和把握大局。而且他人比较随和,待人比较亲切,因此很快就和阿四、徐悠他们打成了一片。

之后,我将阿四和李默大哥,还有十个百人长找来,向他们讲解自己的职责。统领们需要做的就是“训练”、“监察”、“照顾士兵”、“协调矛盾”、“指挥作战”这五个方面。

训练有林童主要负责,各队统领辅助他。

监察有魏延和徐悠主要负责,各队统领辅助他们两个。

“照顾士兵”、“协调矛盾”、“指挥作战”是每个统领们自己需要下功夫去做的事,自己处理。

安排好这些,我才算是放下了心。平时无事便自己走出军营到僻静的地方练功。

一天,我在树林里练气,一直练了三天一动不动,等到收刀回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可天不过才巳时,离中午吃饭还有一个时辰,士兵们都在城外吆喝着操练。

我心中暗动,决定趁士兵们不注意,偷偷回营,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没有。心念一动,便偷偷的紧窜两步奔回东营,心中暗喜,幸好没有人看见,否则对我的形象影响很大啊。

我正要大步跨进厨房,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赶紧止步。

伙师们开始做饭了吗?看看这太阳,似乎还不到时间啊,他们应该也在外面训练才对。

我偷偷找了个缝隙,向里面观瞧,发现在里面的竟然是那个华他先生的女弟子。这个女孩据她自己说,她叫苏晴。

她在这里干什么呢?难道也和我一样饿了偷东西吃?

再仔细观察下去,我发现她神色非常紧张,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纸包,抖抖索索的靠近水缸。

我们军营里面吃的水都是从河边挑来的,然后储存在大缸里,每个十人队房间有一个大缸,每天清晨调水储满。

厨房里面也有大缸,做饭用的一缸水刚好够我们一营人做一天饭。

她显得紧张而又犹豫,把纸包靠近水缸,又拿开,但过了一会儿又靠近,可是始终没有打开。

我忽然明白了,她这是要下毒啊!这招真厉害,我们整个东营的人吃饭都是靠这缸水,只要药量足,我们五百多人几乎都无一幸免。

难道说他的亲人真的是被我们杀死的?她留在这里就是为了报仇?她过了这么久难道就是一直在等机会?

可她什么又要犹豫呢?

我决定在这里好好的观察,并不急于进去拆穿她。

她一直这么犹犹豫豫,直到那些伙师下操,提前回来做饭,她这才慌张的跑了出去。在那一刹那,我似乎看到了她脸上一种如释重负的神情。

我跟在她的后面,紧走两步,说道:“苏姑娘在军营中可还习惯?”

她吃了一惊,回身见是我,急忙行礼道:“还好,大家对我都很照顾。”

我笑道:“姑娘一个女孩肯在军营中为我们这些粗人治病疗伤,大家都感激得很。如果有人敢骚扰姑娘,就告诉我,我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