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四十四章双手校刀

一路上和杨云谈得很投机,后来我干脆也暂时不回巴陵了,而是和他一起到了长沙。

到了之后,他自去拜访黄忠将军,我则去问候黄襄将军,之后便去找苏烈请教一些问题。

为什么要找苏烈呢?其实我是想让他教我几招斩马刀的招式。

通过上次的比武,我发现,斩马刀对阵的时候勇猛刚烈,攻击力非常之强。

我们刀兵在各种兵种之中防御力是最强的。可也正因如此,我们的盾厚,刀短,更适合防御反击,而不是主动进攻。

在狭窄空间内,比如,树林、城墙、街道、峡谷等地进行肉搏时,刀兵自由灵活,也会占到一些优势。可它对于士兵个人搏击能力和武艺要求很高。

在这次战斗中吃的几次亏,让我也发觉,在相同的训练强度下,刀兵的配合最差,战斗力也最弱。要想取胜,必须有比对方更久的训练才行。

而枪兵和戟兵因为兵器较长,战斗的时候,可以在远距离内配合集体攻击,使敌人近不了身,所以,他们对士兵们个人的武艺要求不是很高,更注重的是配合。

但有时候,面前的局势,绝不是一个兵种就可以对付的,比如这次攻城的时候,我们刀兵攻上了城头,可以用盾牌防备敌人的弓弩手,却挡不住敌人长矛阵的集体攻击。而长戟兵攻上城头虽然可以抵挡敌人长矛兵的进攻,却无法防御弓弩手,这个时候,就必须两个兵种互相配合,共同进退。

可问题是,两个兵种之间的配合实在太差了。

兵种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实有利于训练和集体配合。从数次对敌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部队在相同的时间内,素质提高是最快的,原因就在于进行了明确的兵种划分,除了在一起训练增加配合默契外,每次打完仗或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因为大家练的都是同一套武功,用的相同的兵器,交流起来也更加顺畅。

可有利就有弊,将全军化成刀、枪、戟、箭、弩五大兵种,虽然使得士兵更加专心于修炼属于自己的那份武功,从而更加精炼,但在五个兵种的配合上往往不尽如人意。

我发现军中每个统领的私心都很重,比如黄襄将军,他早就把刀兵营当成他自己的刀兵营;戟兵营统领向邦也将戟兵营当成了他自己家的财产。

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还能奢望他们之间亲如兄弟般的互相帮助?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兵种之间的分量不够平衡。无论是神箭营还是劲弩营,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兵种小。可是神箭营统领赵翎,劲弩营统领顾同,他们在五大统领之中,地位是最低的。就因为他们的兵种在战场上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所以,在几个月前征伐不听号令的零陵时,是黄襄将军领兵五千,赵翎率三千弓箭手副之。后来又征讨桂阳的时候,是戟兵营向邦为主帅,劲弩营统领顾同率五千弩兵为副。

虽然同样是掌管万人的大统领,待遇却有此差别。

也许从兵种划分完成的那时起,他们的配角地位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在我们大军中谁是除了黄忠将军外的第一号人物,只是在黄襄将军和向邦之间游移。赵翎和顾同只是他们两个拉拢的筹码罢了。可他们两个真的心甘情愿吗?

枪兵营统领许成,为人低调,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关于他的传说也比较少。

原本应该互相配合的兵种间有这么多不和谐,在黄忠将军的威压和指挥调度下,可能还不会出问题。但是定南军一天天的壮大,这几个统领迟早都是要独当一面的,可以现在的这种兵种划分来看,任何一个统领靠自己的一个兵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我在巴陵也算是小小的独当一面了。在只有刀盾兵的情况下,很难取得成效。

所以,我打算将千人队中的一部分人,变成手持长柄大刀的大刀兵,他们的作用就相当于枪兵和戟兵。

再将一部人变成手持双手斩马刀的校刀手。他们将放弃刀兵所有的防御,全力进攻,是肉搏时的锋利尖刀,直插敌人胸膛。

因此,我向黄襄将军说出了我的这个想法,为什么不把刀兵营中一部分人变成长刀兵呢?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黄襄将军否决了这一提议。

他给我的理由是:花费太大。

确实,单是打造那些长柄兵器,一柄斩马刀至少得有十斤重,比起苏烈的兵器来,实在是节省多了,可也要四十两银子;一把木柄长刀,重量也在十五六斤以上,至少要六十两银子。要装备刀兵营数千人,花费便高的惊人。这还不包括训练和以后损坏修理的费用。

但我总觉得,这不是重点,花费再高,只要可以提高战斗力,也都是值得的。但黄襄将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就说明,绝不是花费的问题了。

个中原因,我猜不出来,也懒得去想。

虽然黄襄将军以花费太高没有同意在全营推广,可也没有明确就说不让我自己给我的部队装备这些兵器啊,反正我也不要他出军费。

打定主意,我便去苏烈的住宅拜访。自从长沙城破,大军也都安顿了下来,特别是数月前征伐零陵和桂阳回来以后,大军也闲了起来,将军们都纷纷从军营搬到了城里的豪华大院里居住。

我向苏烈说明来意,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其他将军那样对自己的武功闭口不谈的忌讳。想来他也是从战场上自己领悟出来的战技,所以才这么大方,没有忌讳。

他听说我要在巴陵训练一支三百人的校刀队,全部使用他的这种斩马刀,立刻要求跟我回巴陵。最近没什么战事,他在长沙城里也挺闷的,正想着找个人出去走走。

我笑着要他不要急,现在人员和兵器都还没有打造好,他去了也没法教。更重要的是,我听说黄忠将军快要过五十大寿了,他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离开。而我也得赶紧回去为黄忠将军准备寿礼。

苏烈觉得也对,便决定半月之后黄忠将军的寿诞过了就去巴陵拜访我。

我笑道:“恭候大驾!”

其实,我这么拒绝让苏烈跟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默大哥,他就要和刘姑娘成婚了,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让苏烈去呢?

从长沙回转巴陵因为有雪龙马的缘故,第二天下午就到了。回到营中,我和大家讲了讲这几天的遭遇。之后便打趣李默大哥什么时候成亲,大家也都在旁边催促,这事阿四比较灵活,这件事我就让他去为大哥操办,反正现在银子不缺,房子城里的县衙有许多空房子,就缺这个准备了。

几天下来,李默大哥的婚事虽然办的有点仓促,却也体面,全城的闲人都来看热闹,酒席也大摆了三天。

可李默大哥的婚礼结束之后,阿四这小子反而有些反常了。

我走过去,看到他在那里低着头想事情,便弯下腰瞅他的脸,笑道:“阿四,你这家伙怎么了,脸红得这么厉害?没见你喝多少酒啊?”

阿四苦笑道:“大哥,你以后能不能别老叫我“阿四”、“阿四”的!”

我哈哈大笑道:“好的,阿四!那我叫你什么呢,阿四!”

阿四向医师房看了一眼道:“其实我姓霍,相传几百年前还和膘骑将军是一家呢?”

我也感到很好奇,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呢?这么久以来,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起过?”

阿四苦笑道:“我从小流浪,只知道自己姓霍,却没有名字。”

我面容严肃的思考了一会儿,比起阿四来,我还是幸运多了,至少有个完整的名字。虽然没有像那些文人一样还有一个表字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