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两百七十六章婚配(上)

第两百七十六章婚配(上)

推荐阅读:

争权夺利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世家大族暗中操纵的结果,为了谋夺更大的利益,这些世家大族完全可以牺牲自己的暂时利益全力支持自己看重的对象,然后在成功之后攫取更大的物质和政治财富,若是在众多的儿子中,只有一个有实力,其他都很弱的话,那就不用争了,比如说刘表的两个儿子的斗争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刘琦和刘琮两个人原本没有办法相比,毕竟刘琦的背后乃是荆州土生土长的豪门地主——蔡氏家族,其他如蒯氏家族等更是站在刘琮的一方,可以想见,刘琦从一开始就注定争不过刘琮,甚至可以说有性命之虞。

可是刘备的到来给荆州的斗争带来了不可揣测的变数,《三国演义》中刘琦向刘备和诸葛亮寻求计策的那一段明显是罗贯中一厢情愿的想法,莫忘记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已经制定下了吞并荆州的策略,而刘备却没有半点反对的意思,说穿了,枭雄刘备早就已经盯上了荆州,只不过他缺少一个理由,而刘琦恰恰给了刘备这个机会,刘备就是想通过支持毫无根基的刘琦来实现自己掌控荆州的目的,于是,在荆州大地上,刘备支持的刘琦和冀州地方豪强势力支持的刘琮进行了连番的政治斗争。从荡平江夏马贼到马跃檀溪再到刘琦江夏安身屯兵数万,刘备和冀州的地方豪强之间的冲突从未断过,正是因为和刘备势不两立的原因,使得冀州的豪强地主宁愿把荆州拱手送给曹操,也不愿意屈服于刘备,因为投向了曹操,毕竟自己的家族势力还可以保存,如果刘琦上台的话,野心勃勃的刘备就会对自己的家族高高扬起屠刀。

然而可笑的事情是,刘备却被后世人看成是仁德的化身,荆州的世家大族却成了苟且偷生之辈,就连一直竭力平衡冀州本土势力和刘备之间明争暗斗的刘表都成了无能之辈,叫人大叹不公。

纵观世家大族横行的整个时代,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就是曹操也差点步袁绍的后尘,幸好多亏了贾诩的提醒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可是即便是这个样子,曹丕上台后仍然是腥风血雨,一言以蔽之,这时代的争权夺位说穿了就是各个世家大族相互内斗的结果。

就拿后世消灭掉世家大族的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之所以可以宣武门事变成功,本身就是有世家大族把持的结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要全力消灭世家大族,免得自己的后代被世家大族像牵线木偶一般被人控制在手里。

太史慈现在要杜绝的就是这个事情,他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为了争权夺利搅乱了天下。故此,太史慈对于婚姻有两个变革,第一个就是现在要实行豪门与寒门之间的通婚,第二个就是要避免自己的后代明争暗斗的发生。彻底不给世家大族死灰复燃的机会,免得自己辛辛苦苦的一番功夫,在自己死后,几个后代为了争权夺利,开始和世家大族勾结,再一次给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机会,那就真是”冤哉枉也”了。

哼!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被世家大族控制起来,那对整个华夏民族的封建时代将是一种灾难,战乱和分裂以及被侵略无不与此有关。

没有了妻妾之分,就不会出现袁绍与袁术的那种兄弟失和的情况发生,然后明确继承人,再加上对继承人良好的后天教育,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可以“配五德”的君子,应该就可彻底的完成自己对于世家大族的消灭,太史慈要让自己后代明白,一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包括世家大族在内,都是一个上位者稳固自己统治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依赖于某一个阶层,那样的话,就会令某一个阶层的实力急剧膨胀,最后变成了一种从经济到政治上的失衡,使得皇帝的权力被分散,这在封建时代来看就是一个王朝覆灭的先兆,世家大族本身就是这么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