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推荐阅读:

是太史慈的妻子,这门婚事已经拖了三年,今次青州使者虞翻来到长安的任务之一就是请蔡文姬到青州去完婚,所以蔡文姬的离开也是顺理成章的,送女儿出嫁,则是蔡邕离开长安的另外一个理由。

蔡邕答应董卓,待蔡文姬完婚后,马上就从青州返回。

董卓不愿意为这件事情得罪太史慈,不过董卓自己他的如意算盘,要知道蔡邕虽然是文坛领袖,但是这两年的学术之首乃在于青州,说学问必谈新“五德终始说”。

蔡邕、王允、杨彪等人的风头已经渐渐地被太史慈等新锐盖过,董卓之所以养着蔡邕,就是为了借助蔡邕的名声,现在蔡邕到青州去,那等于让蔡邕在学术声望上获得了一次新生,而且太史慈乃是蔡邕的女婿,有这层关系,太史慈怎么也得给自己的老丈人一个面子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蔡邕到青州去,对于董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至于他会不会来,董卓反倒不放在心上,反正蔡邕本身就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人家蔡邕说得很清楚,“董丞相在长安,我蔡邕是一定要回去的。”

故此,蔡邕和蔡文姬的离开十分顺利,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拦,唯有王允等人在暗中暗叫可惜,因为他们失去了整治蔡邕的机会。

至于王允送给太史慈的那个惜柔自然也在车架中,这些天太史慈当然没有碰她,因为他还没有想好到底怎么收拾她。

现在这个惜柔的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在长安之乱中,王允最后像历史一样死于非命的话,这个惜柔就是全无作用。

若是王允活下来的话,那么这个惜柔的作用可就大了。

当日去送行的人,当然包括了曹操、刘备等人。

何琳则装扮成了蔡文姬的贴身侍女,坐在马车上,顺利离开。

因为一切准备妥当,所以徐庶自然不必留在城中,赵云许褚等人当然一样随行。

而驻扎在城外的青州大军则在赵云的带领下一起开走。

在随后的几天内,徐盛和武安国带着二百特种精英悄悄地潜回了长安,和太史慈会合。

太史慈知道,王允要创造一个董卓外出的机会,这样才可以杀掉董卓。

理由是什么呢?由于时间已经和历史不同,所以王允利用的机会肯定不是历史上的机会。

又过了几天,答案出来了。

董卓大婚,王允的意见是这抽礼要大办特办,整个长安城都要为之庆贺才对,更何况各地使者才朝见过天子,所以更应该把婚礼办得隆重些,以求双喜临门。

而且正好除了青州使者之外,其他使者仍然留在长安,这机会千载难逢。

董卓大喜,自然照办。

太史慈等人知道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清晨,长安城内便开始在大司徒王允的组织下悬挂各种喜庆之物,董卓的行程也被王允安排妥当,由于徐州远在千里,所以王允建议长安城作为曹玲的娘家之地。而董卓母亲居住的地方则作为婆家,所以王允请董卓在大婚的前一天晚上道在董卓的母亲家中居住。

到了第二天,再有董卓亲自前往长安迎娶曹玲。

至于董卓的随行人员,王允安排的是吕布和李肃,不问可知,这李肃也早已经被王允所收买。

随行的部队当然是张绣所带领的城卫军。

董卓当然没有异议,因为吕布放在长安城里他实在是不放心,谁知道一个晚上吕布和曹玲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至于张绣,则是王允极力举荐的,认为这是两者缓和关系的绝好机会。董卓一直觉得心中有鬼,那当然马上同意了。

此时董卓早就已经对王允言听计从。自然是无不答应。

不过这件事情也令太史慈非常奇怪,不明白为何董卓这么轻易地就相信了王允的话。

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太史慈和徐盛、武安国两人此时正静静地守在皇宫之外的隐蔽处。至于长安城的其他动向自然有人负责。

看看时间,董卓的婚庆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

长安城各方面的势力在这张灯结彩中各个剑拔弩张,要斩获自己心中最大的战果。

却没有人注意到在长安城这巍峨皇宫外,这只毫不起眼的小小队伍。

看着巍峨的皇宫,徐盛的心脏不争气得跳了两下,先是看了看身后那些全副武装,蒙着面的特种精英,然后转过头来对太史慈道:“主上,王允玩的是什么把戏?长安城的守卫已经被他抽空了,难道他就对长安城这么放心吗?张绣岂是那么好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