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在清风阳光中,太史慈的心声一片空灵,就好似佛祖座下的莲花灵台,不会染上一丝尘埃。

无数个关于自己枪法和人生的明悟纷至沓来,好似万道清泉欢快的流过自己的自己疲惫不堪的心底,那晨风的清新令自己好似焦灼大地的心灵再一次活了过来。

太史慈深吸一口气,后过头来留恋地看了一眼这间自己昨晚避难的残破小屋,然后迅速而又坚定地回过头来,向门外的那个新鲜世界走去。

过去只是一种人生经历,而非是沉重负担。

有时忘记乃是最好的记忆。

化悲痛为力量正是人类生命勃勃向上的本能。

提枪、上马、出村。

太史慈此时已经戴上了特种精英为自己精心制作的面具。

多年的特种兵生活使得太史慈早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多种伪装的技巧。而且太史慈身上本身也带着一些伪装时的必备工具。

比如现在,太史慈已经化身为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自己的肩头和腰间已经垫上了一些不影响自己行动的垫子。

至于嘴巴上则带上了假胡须,额头则出现了一些假皱纹,眉毛加粗了一些,鬓角头发都染得花白一些,看来年纪大上十年左右。

自己胯下的那匹战马则已经被太史慈有特殊的染料弄成了黄白相间战马,手中的银枪则被分成了谅解,藏在了马匹的身上。

身上的武器从表面上看只有一把普通的长剑。不过那又如何?什么武器到了太史慈的手中不是杀人的利器?

可以说太史慈现在的形象再普通不过。

太史慈当然知道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第一要保命,第二就是找回汉献帝。

问题是现在太史慈失去了自己一向最引以为豪的情报来源。

在以往的日子里,太史慈早就已经习惯了谋定而后动行动方式,来自后世特种军队的太史慈比这时代的任何人明白情报的重要性。故此太史慈才在青州建立了这时代强大无比的情报系统。

可是现在太史慈却几乎已经和外界隔绝了,没有半点消息来源。

在战争这等风云变化的期间,一个晚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

自己虽然已经化过妆了,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向别人询问长安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一般的百姓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若是寻问官兵的话,立时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不知道为什么,太史慈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史阿一定会把汉献帝安全的带出来,绝对不会令汉献帝再一次落在王允的手里。

若是汉献帝落到了王允的手里的话,只怕王允立刻就会以皇帝的名义宣布自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到那时,在这个注重声望的时代,不要说自己失去了获得“皇命”的机会和资格,只怕天下的诸侯都会趁势攻击自己。

汉献帝是个无能为的人,而且绝对不会把任何人放在心上,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姓名和皇位,他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这一点在逃亡的路上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所以王允若是找到汉献帝,只怕不用王允威胁,他自己就会主动向天下宣布自己是叛逆了。

历史上的王允不就是在李?和郭汜攻打长安的时候遭受到了这样的待遇吗?

汉献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长期的宫廷生活已经让这个原本大有前途和希望的孩子变得猥琐不堪。所以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落到别人的手里成为打击自己的工具。

赵云那里也令太史慈担心,太史慈现在无法肯定赵云到底在干什么,自己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赵云肯定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若是赵云够聪明的话就不应该回去救援自己。

只要一天王允不抓住自己,找不到汉献帝,青州方面就可以把自己劫走汉献帝这件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反正死无对证。

若是赵云回兵救援的话,那等于不打自招。

不过太史慈对赵云深具信心,知道这三国有名的智将绝对不会令自己失望,在历史上,刘备要兴兵为关羽报仇,赵云就进言阻止,可惜刘备却没有听。所以太史慈知道赵云一定会分析清楚眼前的形势,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幸好带兵的是赵云,若是换了许褚那个莽汉的话,现在只怕早已经回兵不知死活地去攻打长安城了。

所以说来说去,只要自己不死,还有汉献帝在手,这场战争就算是胜利了。

才出了村子,就碰上了一队官兵,那是一对装备精良的骑兵,看穿着打扮和武器装备便可知道乃是长安城中派来的军队。不问可知,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己。

太史慈当然不会把这几个虾兵蟹将放在心上,问题是太史慈现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收拾完这群官兵自己将要奔向何方都是一个问题。

还有自己在这小山村中相安无事的过了一夜,可是这群寻找自己的官兵一早就已经到了这里,脸上谈不上风尘仆仆,看来长安城里这里并不遥远,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不由得暗自警觉。

莫要因为自己露了马脚,一个不小心引来了吕布这个瘟神,把自己回青州的大计可就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了。

看着逐渐接近的官兵,太史慈连忙装出因为迷路而焦急的样子,迎向了这队官兵,快到近前时,更从马上下来,快步向前,装出惊喜的样子,喊道:“天,可算是遇见人了,要不俺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太史慈这个彪形大汉的突然出现当然引起了这群官兵的注意,原本个个暗自戒备,结果却看见太史慈下得马来,这才稍微放松了一下警惕。

为首的一名骑兵打着十足的官腔道:“前面的人给我停下来,否则我便要下令放箭了!”

到哪里都有拍马屁的,这个小头领才一发话,他的身后就有一人纵马上前,立马拉弓,还装腔作势地搭上了弓箭。

太史慈心中大骂:居然敢在老子面前装腔作势,简直就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不知死活。

表面上却装出惊慌失措的样子,一下子停了下来,还把身上的佩剑从腰间解下,用颤抖的声音道:“官老爷饶命。”

一众官兵见到他这般模样更是放下心来,纷纷纵马来到他的身边。看是凝神观察眼前这个满脸胡须的汉子。不一会儿便纷纷摇头,表示失望。

太史慈暗暗运气,准备随时动手,但是身体从外面看却是极为的放松。

那名官兵的首领神气十足地看着太史慈,提着自己的声调、慢条斯理道:“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

太史慈连忙把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答案老老实实奉上,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道:“回老爷,小人乃是汝南人,因为家乡日子太苦,所以就出来谋生路,可是因为没有出过远门,来到这里迷路了,这里又没有人烟,正没有法子时,您老人家就到了,您可带给我指一条明路啊!”

太史慈的样子笨拙滑稽,引得众官兵为之莞尔。

看着装的似模似样的太史慈,那官兵的首领突然瞪起了眼睛,喝道:“你到底是什么人?还不从实招来!”

太史慈大吃一惊,不知道自己那里露出了马脚。

太史慈心头一寒,差一点拔出佩剑杀掉眼前的官兵,“先下手为强”。

可是太史慈却看到这些官兵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头领的一句话就拔刀相向,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原来这些官兵是在无事生非,想要对他进行勒索。

问题是太史慈身上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若是自己照实说了,对方肯定是不信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动手搜身,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