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三百八十章

第三百八十章

推荐阅读:

外,则可完全断其祸根。

问题是这么做的难度很大,按照梁西的说法,现在在并州的南匈奴人已经汉化得十分厉害,很多的匈奴人已经开始农业生产,类似于汉人的佃户,为汉人地主耕种,更有匈奴的妇女被卖为奴婢者。总之,和汉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有很相似的地方。

要知道在天灾人祸已经搅得各族人民无法安居时,强行迁徒数量众多的匈奴族人,恐怕是会招致反抗的,太史慈倒是想要对匈奴人举起屠刀,但是至少要有一个理由才行。

现在太史慈面对战乱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有精力去应付这些外族人呢?但是太史慈却深深知道绝对不能让匈奴人在并州大地上待太长的时间,这帮南匈奴人在三国时表面似无作为,不过为军阀的附庸。然而匈奴入塞过久,其部众既渐从事农业,掌握中原比较先进的生产技能,上层部帅亦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其民族凝聚力既然保存,但许多人口又沦为佃户、奴婢,深受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此皆可资匈奴上层贵族利用。

更令太史慈忧心忡忡的事情是这还仅仅是南匈奴一族,在中国的北方,除了南匈奴,还有羌胡、鲜卑、乌丸。无不在虎视我华夏民族。

看来自己的策略要改变了,在统一北方后,外面的少数民族一定要被列为自己打击的首要对象才行。

又叹了口气,太史慈不再想那么多,开始准备出征,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并州。

第二天,在安泽匪夷所思的逃跑了的常林和在谷远被突然渡河得于扶罗打得打败的常杷只带了三千多人回到了上党郡的治所,向张扬禀告,张扬勃然大怒,但是却没有斩杀两人,更何况常杷把责任都推卸到了梁西的身上呢。

张扬召集众手下商议如何对抗于扶罗。常杷却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认为匈奴人精于马战,对于攻城战根本不在行,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于扶罗的目标并非是王匡而是他张扬,那么就不如分兵把守,上党郡的各个城市,如此一来,于扶罗在久攻不下后,因为没有粮草的来源,自然会退却。表面上听起来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所以张扬马上采用了,于是武乡、沁县、屯留、长子、高平诸县均被张扬布置以重兵。

结果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乎张扬的意料。

徐晃按照太史慈的指示继续在于扶罗处装扮成袁术的使者,为于扶罗出谋划策,因为徐晃的出色表现,于扶罗对徐晃十分得信任。而此时,太史慈早已经料定张扬会采取分兵防守的策略,所以暗示徐晃向于扶罗进言,希望于扶罗暂时放下对张扬军的进攻,北上伏击王匡军。

于扶罗接受了徐晃的意见,开始挥军北上。而张扬已经吃够了与扶罗的亏,学乖了,闻听于扶罗北上的消息也毫不在意,只一味防守。

这样,在并州的上党郡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明明是生死仇敌的双方居然不交手,北上的北上,防守的防守。

与此同时,太史慈向正在围困乐平郡沾县的于禁大军发布命令:猛攻乐平。

一时间,乐平战事再度吃紧,张扬连派三轮救兵,均被于禁打回。于是张扬又派出了第四回救兵。

就在这时,太史慈带着许褚和四千特种精英全副武装地出现在了上党郡的重镇??长子。到的时候,正是深夜。

长子位于长治西南五十里处。这座城并不大,更谈不上宏伟,但是修建的工事坚固:城墙高两丈五尺;沿城有一道三米多宽二米多深的护城壕,壕内积水过腰在积水中还有一些锋利的铁制品;尤其是城墙的构造十分的巧妙独特,可在不同的水平线线上利用弩箭进行直射与侧射,防备森严,不易攻击。此时城墙上站着不少哨兵,而且成队的哨兵也是时刻来往,若是想偷偷摸进城去,即便是以特种精英的精锐,也试图没奈何。这座长子城连同城内守敌乃是张扬的精锐部队大约在八千人左右。任谁也在特种精英的两倍,即便是特种精英以一当十,也没有正面拿下这种城市的把握。唯一令人感到放心的是没有听说这城里有什么知名的战将,否则这场仗还真是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