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侯府俏娘子 > 第三十三章 曲江现浮尸

第三十三章 曲江现浮尸

推荐阅读:

司马府位于城西,而大理寺位于城南,两者之间很是有一段距离。平时司马廉都是骑马前往官署,今日带着司马蓁,就准备了一辆马车,自己仍然是骑马。

从司马府到大理寺,路上要经过曲江池。此时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走到曲江池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泛出泠泠的波光,五颜六色的很是好看。曲江池两边的堤岸上柳树已经发芽,繁花似锦,莺啼燕舞,一派春日明媚景象。曲江池宛如一片碧绿的水玉镶嵌在大地怀抱之中,河堤边偶尔停下的一片片水鸟震动着洁白的双翅在阳光下璀璨生辉,与碧蓝的湖水相映,显得分外干净美丽。

司马蓁正让夏末撩开马车窗帘的一角欣赏着曲江池的风光,忽听前面的小厮来禀:“老爷,前面好多百姓围看湖面,将路给堵了,倒也能过去,不过时间需久一些。”

就听老爷问道:“湖面上有什么异常吸引了这么多百姓围观?”

“已经派人去打听了,想必一会边有消息传来。”薛洋回到到。

薛洋说完往前走了走,不一会就转身回来向司马廉说道:“回老爷,那水面上好似漂了一具尸体。”

“哦?可有报京城府尹和京畿卫知道?”司马廉拉住了向前走着的马匹,停下来问道。

“据附近百姓说已经报过了,可是还没有人过来。”薛洋说道。

“咱们过去看看。”说完又安排车夫,“让小姐在一边休息一会,我去去就来。”

车夫将司马蓁坐的马车驶到一边,司马蓁戴好遮面的薄纱下了马车,远远的可以看见湖面的情形。

司马蓁眯着眼睛看过去,但见碧蓝的湖面上飘着一抹白,是个俯卧水面的人,便对着夏末说道:“那个男人早就死了”。

夏末听了微微一顿,夏末看了半响也只能分辨出是一个俯卧在水面的白衣人,可却无法得知性别,“小姐如何知道那是名男子?”

听夏末发问,司马蓁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但见身边只有夏沫一人,那赶车的老马头远远的在一边抽着旱烟,就耐心的给夏末解释道:“这与人体的机构有关。人死后体内会出现**气体,男人上宽下窄,这就使得其身体重心偏向于身躯的前方,男尸在水中常呈现俯卧位。而女性盆骨较大,身体重心偏后方,多呈仰卧位。”司马蓁尽量用简单的词汇解释,虽然想说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语言,但司马蓁对那些专业的术语也不知如何变通,能不能听懂就看夏末的领悟能力了。

夏末听得有些晕乎,但似乎明白了一些,只听她又问道:“那小姐您说那男人早就死了,是不是只有死了一段时间的人才会漂浮起来呢?”

“你说的很对。”司马蓁回答夏末时一直抬头看着湖边的情况,此时,薛洋已经入水将尸体拖了上来,现在正伏在岸边吐着。

夏末兀自在一旁思考着司马蓁刚才说过的话,一边想着自己的小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博学多才了自己还不知道。不过眼中望着司马蓁却是一片崇拜之色,只觉得自己的小姐越来越厉害了。

司马蓁和夏末都没发现的是,在他们身边的树丛里,一个人影

也在思索着司马蓁刚才说的那番人体结构理论的话,并不时的点点头。他看着司马蓁的眼光中带着探究,同时也静静的等着湖边的消息。

又过了一会儿,薛洋走了过来,面色十分难看,想是刚才入水将尸体拖上来还有些难受。

薛洋并没有走到司马蓁跟前,而是隔了几步对着司马蓁行了礼,想是怕身上的尸气沾了司马蓁的身子,说道:“三小姐,那边湖面上是具漂浮的尸体。老爷说可能还得耽搁一会,让您稍等。”

司马蓁听了点了点头,面上没有露出一丝害怕或者忧虑的样子。薛洋看着就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暗想这三小姐还真是有老爷的风范。平常人家的闺阁女子若是听见不远处是一具尸体,能忍住不大惊小叫已是难得,但若是还要让她们在此地多待,便是很难的事情了。而三小姐却是一番处变不惊的样子,实在是不得不让薛洋钦佩。且三小姐明知自己刚才去水中打捞了尸体,此时见着自己却没有一丝厌弃的表情,更是让薛洋好感顿生。

夏末见司马蓁没有开口询问的意思,有些存不装,对着薛洋问道:“薛洋小哥,那边可是具男尸?”

“是的,你如何知道?”薛洋有些惊讶。

“小姐告诉我的。”夏末快人快语,说话间还有些得意。

司马蓁就瞪了夏末一眼。夏末说完就后悔了,吐了吐舌头一副做错事的样子,低着头不再说话。司马蓁见了也不忍责怪。

薛洋就有些惊讶的辞了司马蓁,往司马廉那边走去。

没多久京城府尹和京畿卫的人就过来了,见到司马廉,大家互相寒暄了一阵。

仵作开始验尸,看热闹的百姓被驱逐开,场地瞬间就变得开阔安静了许多。

司马蓁看见薛洋走过去附在司马廉耳边说了几句话,司马廉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往司马蓁所在之处看了几眼,想必是刚才夏末说的话传到了司马廉耳里。

司马蓁望着夏末就有些无奈,夏末到底还是有些不够沉稳。好在这事倒也不算太难解释,司马蓁又想着如何才能将这套人体结构理论说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语言风格一些。

这次过了好一会司马廉才带着薛洋回到马车这边。

见到司马蓁,司马廉开门见山的问道:“三娘,听薛洋说你远远望着就分辨出了那边的浮尸是一具男尸?”

跟司马廉交流得多了,司马蓁知道司马廉这个人的性格确实是直来直往,不喜欢绕弯子,尤其是对自己身边的人。倒不似司马蓁以前在电视剧中看见的那些古人之乎者也的。只不过这样性格的司马廉能在朝中坐上这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一职却有些让司马蓁诧异。要不怎么说现在在位的元康帝是一位明君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很重要吧!

司马蓁到很喜欢司马廉直来直去的语言风格,省去了猜度对方心思的时间,更好的来处理案件,这也是一位优秀的断案人员需要的品质吧。

“回父亲,三娘也是在书中看见的,不过并不是一部多有名气的书籍,是夏末爹在帮女儿购置书籍时,书店老板赠送的。您也知道这一类的书籍并不多好出售,那书店老板看三娘买的多,就送了几本给三娘,三娘也都认真的研读了一番。这一本大概是前朝某一位仵作的手记,三娘读着只觉眼界大开,很是增长知识呢。”司马蓁从容的回答道。

司马蓁这话倒是不虚。为了面见司马廉,司马蓁托夏末的爹买回了很多断案止争法医类的书籍。当时夏末爹去购买这些书籍时还吓了一跳,多次向夏末确认小姐要的是不是这一类记载如何验尸的书籍。这些书籍司马蓁也确实研习了一番,将里面的只是与她现代学习的那些进行了融会贯通。主要是了解了目前的大新朝在法医学方面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与现代的知识有多少差距。这一看之下,司马蓁大为惊叹古人的智慧。

其实除了尸体和证物的保存方面由于条件的限制做不到现代的水平,有一些检验方法虽属于经验范畴,但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令人惊叹。如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就是一例:“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如此检验尸骨伤损,与现代用紫外线照射一样,都是运用光学原理。只是限于此时的科技水平,处于尚未自觉的状态,知其然而不知知其所以然。尸骨是不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