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冥尘贯 > 第二七三章 冥门涧

第二七三章 冥门涧

推荐阅读:

过了古代碉楼,径直攀上一条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陡峻山峦。楚江童一路目光冷彻,双腿弹跃如飞,周身的血液隆落鸣,前边的“四耳朵”几乎没有谁掉队,诚恳的身影特别可爱,上坡下坡翻山越岭,也不知跑了多长时间,终于在一块巨石边停下来。

只见巨石上写道:冥门涧!

楚江童仔细看看,猛然间听到山风呼啸——啊!耳孔里杂乱起来,自己又能听见声音了。

“酗伴们,你们将我带到这里做什么?这是什么地方?”楚江童摸摸额上,奇怪,一路奔跑居然一滴汗没出,身上更是干干燥燥,仿佛已在此散步歇凉多时。

双腿根本没有半点疲惫感觉,望一眼身后的崇山峻岭,自己和这群“四耳朵”到来,绝非穿越,一定是经过长途跋涉的,几只个头小点的“四耳朵”气喘嘘嘘,趴在地上歇息。看得出,它们是付出了怎样的辛劳。

为了让它们休息一下,楚江童只好坐下来。

这地方乍一看很陌生,仔细望着巨大的石碑,猛然间想起,天哪!这不是那个捉鬼道士所住的地方吗?

从公路上绕道,这里离古城足足有六七十公里地,而抄山路则是取直线,近了很多,以前听说过有条近道,不料今夜成行。

这其中究竟潜藏着什么玄机?

众“四耳朵”重新排成长队,向着村子里走去,这里原来是一个村落,后来人们有的进了城,有的搬下了山,在山下的公路边盖了新房,久而久之,这里便只剩下下一些不愿下山的年老者。十几年过去了,老道士成了冥门涧村最后的一个村民。

如果不因为他有这个捉鬼的职业,谁也不会注意到他。

楚江童提戟径直向村里走去,一路上,杂草丛生,破屋残壁,村子里冷冷清清,连一声狗吠鸡啼也没有,让人不免心生恐惧,手电筒照着前方的“四耳朵”群,它们乖巧灵活,通悟人性,仅仅不会说话而已,它们将自己引领至此,保证有个秘密。

通常状况下,动物的感知超过人类,它们发现了什么?

村子里黢黑一片,各种花草植物的香气浓烈飘荡,这个老道士真够胆大的,自己住在这里,又是这种职业,一般人恐怕不敢住在这里的。

老道士的房后是一片坟地,一块块墓碑,森然林立,坟地的西南方,有一间小石屋,屋内放着一个个白陶罐,交错排放,经年不动,上面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就是锁魂罐。

外人是不允许进入这石屋子的,每逢初一十五,老道士都会燃香焚纸,既是祭奠那些亡鬼,又是希望他们安心悔罪,争取得到宽大处理,早日魂归阴世。

四周寂静得让人难受,只有一丝丝若有若无的虫子叫声,显得异常胆怯,稍有走动,它们便骤然而止。

躲在树隙里的小鸟,哆哆嗦嗦,好像怕冷一般。其实,在这样诡异的地方,再热的天也会有寒凉的感觉,阳气好像被尽被冰镇了一般。

突然,几只老蝉受到惊吓没命地飞窜而去,洒下一串湿湿的蝉尿……

这地方与一处乱坟岗几乎没什么区别。楚江童浑身寒毛直竖,神经绷紧,感觉这里阴气非常重。

一般都是这样,只要不住人的地方,阴气滋盛,倾轧阳气,久而久之,阳气更难返回,因此纵然有一些人住下来,短时间内也扳不过大自然的阴气循环。到头来,那些八字弱,身体不健康的人最容易受到阴气威胁,往往会生病出灾。

正走着,突然听到不远处的小路上传来一声声如同车轱辘一般的响声。

啊?楚江童迅速地灭了手电,冲众“四耳朵”嘘地一声,躲在路边倾听。

毕竟这地方太偏僻了,连一点点灯光也没有,一旦有异常的响声,便自然将人引向恐怖的想象。

车轱辘响声有些奇怪,怎么也听不出是由远及近,还是由近及远。仔细听听又好像是在原地滚动。

“吓死宝宝了,酗伴们,你们先躲起来,我去看个究竟,如果不喊你们,就别出来,好吗?”楚江童低身抚摸起一只最小的“四耳朵”,心里有种难言的惭愧与感动,同它们商量着,“可惜你们的哥哥不在,若是它在这里,真该结为金兰之好……”

也许这群“酗伴们”在身边的缘故,自己的胆量竟然大了不少。它们默默地注视着楚江童,紧紧地围在他的周围,一个个目光警惕,盯着黑黑的四周。

“酗伴们,别担心我,你们带我来就很不错了,必须注意安全,谁都不要受伤,听话,我一会儿就回来……”

也许它们真能听懂人语,一只个头最大的“四耳朵”在他腿上轻轻蹭了几下——好像无言的祝福!啊!楚江童半蹲着身子,喃喃说道:“就差拥抱了酗伴们,好感动!快去藏好……”

这时,大个“四耳朵”吱地叫了一声,所有的酗伴呼啦啦向旁边闪去,躲入一间破屋框子里。

楚江童握戟一步步向车轱辘响声发出的地方走去,生怕这声音是一个阴谋。

非常奇怪,走了一段路后,车轱辘声还在原来的位置,你走它也走,你不动它也不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但此时此地,明知前有鬼,偏向鬼窟行!老子豁出去了,管它对劲不对劲的?

村边有一座废弃的石碾,刚来到碾道边,车轱辘响声突然停止了,咦?楚江童望着破石碾,它好像并没有完全废弃,毕竟老道士还生活在这里。

几天前和爸爸来请老道士时,就走过这条路,石碾像个坐标,当时碾盘上晒着一些柴胡,大枣干,野生何首乌……今夜自己悄悄来访,冥冥之中,难道是某种玄机不成?记得老道士的房子离石碾有几百米,站在他家里可以看见这里。

楚江童小心翼翼地抬脚向老道士的房子走去,没想到,就在这时,车轱辘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像刚才那样总在原地踏步走,而是仿佛越走越远,声音开始还听得非常真切,越来越小,越来越远,直到消失——

楚江童突然改变主意,原本是想先去老道士的家里看看的,待来到他门外,看到院子里黑乎乎的,一点儿灯光也没有,嘿——这老伙计的房院里,纵然是大白天,也像黑夜,更何况这是夜里?

仔细判断,木推车的响声是向着村外走的,吱吱悠悠的很自在。

楚江童命令自己:追上他,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说不准,这个推木推车的人,就是今夜的主角。

这可能就是意识的误定状态——“酗伴们”将自己引领向这里,就以为是与老道士有关,也许不是。

提步急追,不大会儿,便再次听到吱吱扭扭的车刹响声。楚江童减慢速度,循声望去。只见前边。有个影子在轻轻晃动,向着村外走去。

这人是谁?天这么晚了,他推着车子干什么?难道是山下的村民进山里收庄稼?那也不该这么晚的?

边想边往前走,脚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低头一瞧,是一根玉米棒子,青青的皮,红红的缨穗:啊——楚江童顿时明白了,真是进山收庄稼的村民,只是天这么晚了,怎么才往家走?噢,也许他们觉得上山来一趟不容易,直到把活干完,才离开吧!这不是没有可能,虚惊一场!

楚江童想想挺可笑,夜里出来的人也被附上鬼的色彩,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不过这个人也真够胆大的,这么黑的山里,又有一大片坟地,一般人恐怕做不到,将苞米剥去皮,白白的粒儿,这是粘苞米,煮着吃有种浓浓的粘香。

转身才要离开,这时车轱辘声突然近了,天哪,这位“胆伯”不会因为丢了一棵苞米而回来寻找吧?嘿,不对,原来刚才下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