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唐冢 > 第八十五章 李适之的反击

第八十五章 李适之的反击

推荐阅读:

十六日清晨杨玉环起床洗漱完毕,向李蛮娇声说道:“三郎,妾身也数次亲自动手画眉,奈何就是少了一些韵味呢?”

李蛮微微笑了笑说道:“玉环你之所以难以画出其神妙,缘于不得柳叶眉之要领。你且要记住,须以青黛细点,随后描成新月之状,如此方才能显出其妙。”

“好呀,妾身身边既然有如此的画眉高手,就不用详细去记这些要领了。”杨玉环娇声说道。

“呵呵,看来无论何事都不可轻易沾手啊!譬如这画眉之事,朕难不成今生都要为你画眉不止吗?”李蛮笑着说道。

杨玉环娇嗔道:“陛下若嫌为妾身画眉烦了,自可转为新人画眉嘛,妾身不敢拦阻的,昨日的那位唐姑娘不就是个很好的新人嘛!”

语气虽然依旧娇嗔,只是其中那股浓浓的酸味却飘出去老远。

李蛮只好拿起画笔,走至杨玉环面前,摇头叹道:“是呀,朕也曾有此意。奈何玉环你这双美目实在撩拨人,唉,恐怕今后真要画眉不止,永远丢不开手了!”

杨玉环闻言心中感动,美目流露出的柔情蜜意更加令李蛮心醉。

“三郎可知外人都是怎么称呼妾身的吗?”杨玉环眼见李蛮此刻正迷离的望着自己,连忙把握住了这难得的机会,开始试探道。

“哦?如何称呼的呢?”李蛮笑道。

“他们啊!他们称呼妾身为‘太真妃’!”杨玉环柔柔的说道。

“太真妃?呵呵,他们莫非是在笑话大唐天子的后宫无人吗?”李蛮笑着说道。

“笑话倒是不敢!只是心里难免想着皇帝后宫无人,只好寻一个女道士来滥竽充数了。”杨玉环说完后,便用一双美目瞟着李蛮。

“呵呵,滥竽充数,好一个滥竽充数啊!”李蛮笑道。

“是啊!妾身如此滥竽,在陛下身边无声无音的,早就该裁撤才是。”杨玉环随即便用着幽怨的眼神痴痴地看着李蛮,适时的显出一副伤心欲绝的表情来。

“对呀,该是裁撤的时候了。”李蛮嘴里喃喃道,随即看到杨玉环的脸色有些惨白,李蛮知道她会错了自己的意思,连忙补充说道,“人嘛就不用换了,但是这‘太真’之名的确应该裁撤掉了。”

杨玉环立刻回嗔作喜道:“陛下要予妾身什么名号呢?”

这就是要给自己册封了,一个名号背后代表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呵呵,此事先不急,还需从长计议才好。”李蛮笑了笑说道,身为一国之君这些矜持还是必须有的。

李蛮所说的从长计议,当然便是要定杨玉环名号,需要先把寿王妃的事办好。毕竟杨玉环曾经是寿王李瑁的妃子,而自从杨玉环剃度为女道士后,寿王妃的位置便至今空置着。这样的事,如果没有李蛮的发话,李瑁是万万不敢自专的。

正好昨日左相李适之特意进宫转给李蛮一个折子,是宗正寺大宗正上呈的,说是寿王李瑁中馈乏人多年,如今坊间已是流言四起,严重影响了皇家的声誉,所以特来向圣上请旨,建议早日确定寿王妃人选。

当然,这位大宗正还特别体察圣意,说圣上不是不记得自家儿子的终身大事,只是因为国事繁忙所以才疏忽了。说这等细末之事实在当不得圣上牵挂,如今微臣这里已有个合适的人选,圣上您只需看过之后,决定是否可行便好。

大宗正选定的人选便是名门韦氏,大宗正在奏章中既赞韦氏出身名门,又赞其性柔温婉,有辅佐之德,简直把韦氏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

要说这拍马屁就是得找准时机,大宗正这一份奏折上来,李蛮非但不怪罪他的僭越之罪,对他把韦氏夸上天的事也只有高兴。

最重要的是这份奏折是左相李适之递上来的,这就等于身为百官之首的首相已经同意了皇帝册封妃子的事。要知道唐代的皇帝还远远不能像明清一样,完全不管官员们的想法,例如唐高宗想要册封武媚娘的时候,甚至于不得不设计除掉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才能得逞。

现如今李蛮想要册封一个自己儿子的老婆为妃,没有宰相的支持自然很难,而恰恰李适之在之前的几年里对自己数度的暗示都无动于衷。这一次借唐远的案子给李林甫一个打击李适之的机会,除了是警告他别和太子走得太近之外,又何尝不是李蛮想要敲打敲打李适之,让他在册封杨玉环的事上给自己一个满意的态度呢。

现今,李适之果然上道,没过几天便表态了,李蛮自然很高兴。

当天上午,李蛮便让执事的翰林起草了一份册封韦氏为寿王妃的诏书,连忙让内侍送去了门下省,虽然是节假,但是中书门下这样的中枢要地岂能一日无人呢?

昨日过节正好是李林甫当值,而今天自然就轮到了李适之了,所以说嘛,李适之还是很能把握时机的!

拿到诏书的李适之连忙批示了同意的意见,同时又加盖了中书门下的印章,而那个内侍自然也是有备而来,当场便换回了中书门下的回文,就在这门下省的署衙内重新又草拟了一份诏书,并让掌印的内官加盖了带来的玉玺。

就这样,一份合法的诏令便在中书令不在场的情况下出炉了,不是害怕李林甫会反对,恰恰是因为想避免李林甫的同意,这么一件大的功劳谁会想着多一个人来瓜分呢?

于是乎,左相兼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宏文馆学士李适之为正使,门下侍郎、集贤院学士兼崇文馆大学士陈.希烈为副使,便前往韦氏家中册封。册封韦妃之时,其排场不亚于册杨玉环为寿王妃之场面。算是李蛮给儿子的一个补偿,却实在是带着一股掩耳盗铃的味道在里面。

而李瑁有了新妃,一颗悬了数年的心方才踏踏实实放了下来。父夺子妃,若是李瑁这些年稍有怨言,或死或废,实在就是在李蛮的一念之间。李瑁这些年小心谨慎,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又主动提出替宁王守孝,如此孝顺恭敬的态度,今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随后第二日,即天宝四年八月十七日,玄宗李蛮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自大唐立国之后,唐随隋制,贵妃之号相当尊崇,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到了高宗皇帝之后,因屡出强势皇后,贵妃之号再未轻易授人。到了李蛮即位之后,取消了“贵妃”之号,别出心裁地设立了“惠妃、丽妃、华妃”的封号,如今再恢复贵妃之名授予杨玉环,意味着李蛮再复旧制。自从王皇后之后,李蛮不再议封皇后,那么前有武惠妃,后有杨贵妃,实为后宫之主。

皇帝纳皇后或纳妃,均有一套繁杂而隆重的礼仪。杨玉环今被立为贵妃,非是以父家闺女受册的,其仪式也就从简,李蛮仅在内宫中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欢庆宴乐而已。杨玉环受册后觉得今后有名有分,内心早就欢喜异常,也就不在意仪式的大小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前杨玉环没有贵妃名分,其家族也非外戚,也就没办法讨得便宜。如今贵妃之名既定,那么皇恩浩荡、惠泽周流,李蛮肯定会推恩于杨氏一门。

杨玉环的养父杨玄璬早年因养女之故,已从河南府士曹参军的位置上升为国子监同业,从七品官员骤升至四品官员,可谓大讨便宜。然此时已逝,也就没有必要再升迁了。

杨玉环亲生父母早亡,如今女儿成了贵妃,他们虽在墓中也要追赠一番以显荣耀。李蛮追封其父为兵部尚书,其母为凉国夫人。杨玉环之父生前不过官至蜀州司户,至多为七品官员,如今夫妇二人在地下享受着正三品的待遇,可惜人鬼殊途,不过成了活在世上的家人的虚荣罢了。

杨玉环还有一个亲叔叔杨玄珪在世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