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倾城医妃 > 第102章徐贵妃

如今琉璃熬制的药都偷偷地倒掉,见有生分的人出现在她们那里,华桐便装做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只是这样遮遮掩掩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她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让南宫信答应。

“姐姐,我们好像忘记了一个人?”琉璃闪动着大眼睛,明快地说,“皇太后啊。”

华桐被她这样一提醒,心里顿时又燃起了希望。她竟然把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给忘记了,如果皇太后开口,那就由不得南宫信不答应了。

自从先帝薨逝以后,皇太后便搬离了寝宫,这一个多月以来,华桐从未见过她。

先帝薨逝之时,皇太后悲恸过度,身体不怎么好。那会儿她伤势还未痊愈,不曾去拜见过她。如今日子一晃,没想到竟过去了两个月。

她亲自做了回露梨子羹,捧着到仪元宫。

她在寝宫外面候着,随意地看了看这里的环境。她入宫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到仪元宫里,觉得这里格外的清幽雅致。

她进了寝宫,却发现里头不止皇太后一人,还有徐贵妃,她们俩不知道谈什么事,笑得很开心。

“奴婢向皇太后、贵妃娘娘请安。”

“起吧。”

华桐看皇太后,两个月不见,清瘦了许多,但已经雍容华贵。再看坐在下首的徐贵妃,正值青春艳丽,楚楚动人,叫人挪不开眼睛。

她此时正静静地坐在那里,让人觉得几分冷冽。

“你这丫头,伤全好了罢?”

徐贵妃听到太后这么一问,心里早就明白,原来眼前的人,正是救了南宫信一命的人。

她缓缓起身向她走了过来,笑着伸出手握住她的手,“原是你救了陛下,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徐贵妃细细地望着她,似乎在端详什么。

华桐嘴角浮着一丝浅浅的笑容,“多谢太后娘娘贵妃娘娘挂心,奴婢已经痊愈。”她又说道,“暑气正盛,所以奴婢做了回露梨子羹,想请太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尝尝。”

徐贵妃又转身回了座,她莲步生香,在身后留在一抹淡淡的香气。

华桐随即让人端了上来,回露梨子羹装在琉璃碗中,汤色清澈,让人一看便觉得十分清爽。

那徐贵妃尝了几口,嘴角便挂着一抹笑意,开口称赞道,“入口清甜,解暑上品。”随即又转向皇太后,“母后,该赏。”

皇太后也是笑意吟吟,“哀家知道赏什么最称心。”她的神色又渐渐暗淡了下去,缓缓说道,“不过先帝尚且离世不久,很多事情该缓一缓。”

华桐知道皇太后所指,面色微微一红,随即福了福身,“奴婢明白,岂敢妄想。”

徐贵妃虽然不知道她们说的是何事,但依旧从容地坐着。

她淡淡地笑着,“没想到你竟然这般心灵手巧,又长得这般水灵,本宫看着好生喜欢,留在本宫身边可好?”

眼前的徐贵妃可是宠冠六宫,帝后的最佳人选。有多少宫人想在她的身边做事,都是梦寐以求。但华桐却不这么想,她早已想脱离这纷杂的后宫。

她笑着答道,“承蒙贵妃娘娘错爱,华桐只怕没有这个福气。”

明白之人一听便知道这是婉拒,那徐贵妃也没再为难华桐,只是淡淡地笑着。

皇太后笑道,“你不过是第一眼喜欢,日后你瞧着她不知礼数,极难管教,你就后悔了。”

徐贵妃说道,“第一眼瞧着喜欢,日后多瞧几眼就更喜欢了,能让母后和陛下这样挂念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华桐听这话里有话,嘴角的笑意渐渐隐了去,只是怯怯地说,“奴婢惶恐。”

她退到一旁,只听她们说起封后的各项细节,帝后之位不能长期空着,眼瞧着这徐贵妃晋封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了。

可这徐贵妃如此得宠,如今膝下尚无子嗣,听说她经历两次小产之后,身子便不再适合生产。南宫信唯一的皇子,也是虹妃入宫前生下,如今已三岁有余。

想来这后宫荣宠自然与前朝的权势脱不了干系,那徐贵妃的父亲乃是先帝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如今她的哥哥也封了大将军,朝堂之上,徐家恩泽最盛,无人可及。

华桐又听她说道,“陛下朝政繁忙,抽不了身来向母后请安,还请母后勿怪。”她这样子倒是极为识大体,虽然南宫信来得少,但她每日必定前来请安。

南宫信并非太后所出,生母淑妃已离世,如今她亦将他视为己出。他专心朝政她并不见怪,有没有请安倒是无妨。不过她经历了先帝,清楚当一个好皇帝,必定会偶尔冷落了这后宫的人,其实苦的不是她,而是徐贵妃。

当下立即赞到,“哀家无碍,倒是你,越发识大体了。”

她起身缓缓福了福身,她已过来好一会儿,这时便要回去。莲步生香,缓缓地走出仪元宫。华桐望着她,外面的阳光照在她的锦衣之上,是那样熠熠生辉,忽然之间,她觉得她有母仪天下的威严。

“丫头,陪哀家到外头走走。”

华桐走了过来,伸出一只手扶住了太后,俩人缓缓地出了仪元宫的寝殿。

外面阳光烂漫,没走几步就生出惫,她扶着太后在凉亭坐下,自己接过她身旁宫人的扇子,站在她身旁忽忽悠悠地摇着。

夏日阳光充足,寝宫里到处明晃晃的一片,亮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微风轻暖,让人困意十足。

远处池塘上的荷花开得正盛,亭亭玉立,粉白粉白的花朵夹在碧叶之间,微风拂过,轻轻颤动,似乎夹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她缓缓地握转桐的手,嘴上挂着一抹微笑,轻轻地说了声,“真是人比花娇。”

华桐微微低下头,笑着说道,“您就会取笑奴婢。”

太后的脸上笑意更深,“如今也就只剩下一桩心事了,了却之后,便可无忧了。”

华桐想她说的应该是南宫宸的婚事,他已经到了弱冠之年,早该婚配,却因为宫里的诸事一延再延。就连他七弟南宫栩,也都娶了连城。

说起连城,虽好些日子没见着她,不过那日听琉璃说,她已经有孕在身,南宫栩紧要得很,不让她随意外出。

她听到这个消息是那样高兴,心里想着等过些时日再去看她,如今也耽搁了。

听得太后缓缓地说道,“宸儿是极为聪明之人,也极为忠孝正值。因此但凡遇到事情,他的聪明便派不了用场,反倒是这忠孝正值误了他。”

她的眼底带着淡淡的哀伤,似乎在担心一些事情。华桐想着南宫宸与先帝之间的芥蒂,想着南宫宸被幽闭的日子,心里也跟着难过起来。

有些事情,明知道是忤逆的大罪,他依旧要坚持心中所想,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如今朝堂之上已不再是先帝,也没有人会懂他,倘若有一天他依旧脾气不改,恐怕落得不好的下场。

太后所担心的正是此事,有时候他就是太执拗,宁可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以前尚未进宫的时候,先帝想替他先定下亲事,他执意不肯,说出长篇的大道理。

当时姻亲的人是沈国公的孙女沈世姬,听说她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想着俩人兴趣相投,必然能结为琴瑟之好。没想到他听说之后,断然拒绝,让沈家好没面子。再后来,又有人上面说亲,也都是一些世家的女子,他却一一拒绝了。

有时候,长辈们都不懂南宫宸心里装的是什么。年纪到了就该定亲成婚,他却执意做些悖礼之事。早年他在皇城作赋论诗一举成名,之后人人都知道了逸王府的六公子南宫宸。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