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绑定幸福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拜师(一)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拜师(一)

吃好了晚饭,华秀芬嘱咐:“光德哥,你今天受了轻伤,休息二天后再去公司上班吧。”陈光德却说:“轻伤不下火线,明天我起个大早进厂与清洁工一起打扫卫生,以清洁的面貌迎接上班的工人,等上班后听从你安排,我永远是你的兵。” 华秀芬嫣然一笑说:“当清洁工也就不必要了吧,还是把精力放在学手艺上吧,如果你钻研上了手艺,精力还不够,哪有时间去干清洁工啊!。” 爷爷插话:“我们办厂那时,忙得不亦乐乎,睁开眼晴就往车间跑,别说厂中清洁就是连自身的清洁也顾不上,常常是不洗脸不洗手,你只要保证学好技术,及工作场地清洁就可以了,反正有清洁工,你不必要多个皮毛多个结。”

陈光德也就没有再坚持。

陈光德母亲贾秋英提出:“要让光德车钳刨镗铣及检修样样学精通,得请多少个师傅啊?况且要学几年啊?”

爷爷解释:“先学车床,学会了,学精了就能触类旁通,循序渐进,学刨镗铣也就容易了,过去是学一门手艺是三年学徒期,可如今的年轻人有理沦知识,学起来也就快,我看三年能基本学通全部手艺,同时这三年能拴缚他不思赌博,彻底戒掉赌博,并能为接班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千载难逢。” 意见统一后华秀芬也就告辞回家。

第二天上班时,华秀芬把陈光德领到了金工车间,找到一个六十几岁的李师傅。她甜甜地叫:“李师傅,我给你找来了一个徒弟。” 李师傅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陈光德,大吃一惊说:“这不是老板的孙子吗?他是大学毕业生,应该象你一样来当管理人员,怎么能当我的徒弟呢,不敢当不敢当,还是另请高明吧。”

陈光德甜甜地叫:“师傅,我在大学只是学的书本知识,还缺实践经验,我真的是来拜你为师的。”

华秀芬解释:“你是本厂的元老,是老板亲手带出来的徒弟,与老板一起白手起家靠技术创业,车钳刨镗铣及检修、装配、安装等样样精通,二位老板把孙子托付给你,是信得过你,你怎么能拒至于门外呢。”

李师傅叹苦经:“可这学艺毕竟是很艰苦的,不严教是难成大器的,可严教也许会得罪他,他今后必定是要接班的,得罪他不太好吧。”

华秀芬却哈哈大笑说:“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接班人;又说,棒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逆子;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有严教才能使他顺利接班他才会感谢你,如果你对他特殊照顾,他无力接班他才会记恨你,因此你不必担心,他如果记恨你,哪叫丧尽天良,你就把他当作平常的徒弟一样收。”

陈光德说:“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要接班就得与爷爷奶奶一样有一手好技艺,今后工人们在会服我。” 说罢他刷地下跪求:“求求您,收我为徒吧。”

李师傅忙说:“使不得,使不得,少老板怎么能向我当工人的下跪呢,快站起来,我不信这一套,你越是跪我越不会收你,你站起来回答我几个问题,回答好了我就收留你,回答不好我就不会收留你。”

话说到这份上,陈光德只得站了出来。陈光德喜不自胜不慌不忙地说:“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来了,师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李师傅开门见山:“你先给我简单讲一讲鲁班拜师学艺的故事。”

出乎意外陈光德竟答不上。李师傅哈哈大笑说:“连这最起码的拜师学艺的历史故事都讲不出,还想拜师学艺呢?碍于你是老板的孙子,况且父亲已故,给你十五分钟时间,你可以去请教后再讲。”

陈光德脸胧红到耳根,忙把华秀芬拉到一旁说:“秀妹,你教教我吧。” 华秀芬给讲述了一遍。陈光德记好了就向李师傅讲述。

鲁班年轻的时候,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拜别了爹妈,骑上马直奔西方,越过一座座山岗,趟过一条条溪流,一连跑了30天,前面没有路了,只见一座大山,高耸入云。鲁班想,怕是终南山到了。山上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该从那一条上去呢?鲁班正在为难,看见山脚下有一所小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大娘在纺线。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到:“老奶奶,我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该从哪条道上去?”老大娘说:“这儿九百九十九条道,正中间一条就是。”鲁班连忙道谢。他左数四百九十九条,右数四百九十九条,选正中间那条小道,打马

跑上山去。

鲁班到了山顶,只见树林子里露出一带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间平房。他轻轻地推开门,屋子里破斧子、烂刨子摊了一地,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伸着两条腿,躺在床上睡大觉,打呼噜像擂鼓一般。鲁班想,这位老师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艺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烂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规规矩矩地坐在地上等老师傅醒来。

直到太阳落山,老师傅才睁开眼睛坐起来。鲁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说:“师傅啊,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老师傅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的?”鲁班回答:“我叫鲁班,从一万里外的鲁家湾来的。”老师傅说:“我要考考你,你答对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错了,你怎样来还怎样回去。”鲁班不慌不忙地说:“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来了,师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师傅捋了捋胡子说:“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几根大柁?几根二柁?多少根檩子?多少根椽子?”鲁班张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檩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岁的时候我就数过,师傅看对不对?”老师傅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着问:“一件手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鲁班想了想才回答:“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老师傅又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两个徒弟学成了手艺下山去,师傅送给他们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你愿意跟哪个徒弟学?”鲁班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个学。”老师傅听了哈哈大笑。

老师傅说:“好吧,你都答对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家伙。可这家伙,我已经五百年没使唤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鲁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来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长满了锈,凿子又弯又秃,都该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来。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两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凿子也磨出刃来了,一件件都闪闪发亮。他一件一件送给老师傅看,老师傅看了不住地点头。

老师傅说:“试试你磨的这把斧子,你去把门前那棵大树砍倒。那棵大树已经长了五百年了。”

鲁班提起斧子走到大树下。这棵大树可真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抬头一望,快要顶到天了。他抡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这棵大树砍倒。

鲁班提起斧子进屋去见师傅。老师傅又说:“试试你磨的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这棵大树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儿,圆得像十五的月亮。”

鲁班转过身,拿着斧子和刨子来到门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树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树干上的节疤,足足干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圆又光。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