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江山聘卿 > 第三十一章

景钰宫。

荼蘼前来这里,实属不得以而为之,鉴于之前太后的种种作为,荼蘼仍耿耿于怀,甚至心有余悸,实在不想面对太后,但是她终究是太后,司徒皓轩的母亲,不久也将成为她的母后。

念此种种,荼蘼还是咬着牙来此,她知道要她们彼此不计恩怨,真心相待很难,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不过在这后宫她能与太后哪怕只维持表面的情分,倒也足以相处。不然日后见面若是针锋相对,话不投机深恶之的那种境地就更加难以修复。

此时,太后不在正殿,而在楔园修剪草树,听到荼蘼来请安的通报,她并没有回绝。

“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

她不语,没有停止手中的动作,继续悠然自得修剪着。

太后一直抱残守缺,坚持己见,所以只得荼蘼前来示好,化解太后心中的各种郁结难消的情绪,若是大而化小,小而化无,那是最好不过了。虽说是不得已,但荼蘼思虑再三,也释怀了。她这么做一来为了司徒皓轩,不想他夹在中间为难,二来也是为了自己,双方和睦很重要。她想着自己真诚以待,终有一日能将太后心里的偏见,变成偏爱。

“太后这段日子对外宣称身体抱恙,连各宫请安都免了,臣妾今日特来治太后的病,臣妾觉得心补需心药医,纵使臣妾不是心药,但药引也至关重要。”

这一针见血的话,落入太后耳中,是穿心而过。她放下手中的器具,回了大殿,仍一副高高在上。

“昭仪果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终于得偿所愿了。”太后淡淡的看向她,少了往日的戾气,多了一份淡然。

“常言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或许就是这个道理。臣妾今日前来,希望能与太后冰释前嫌,和睦相处,真心想与太后推心置腹,消除芥蒂。”

“你现在有了陛下撑腰,可以随心所欲,哪里还会顾忌哀家?直至今日,哀家依旧不悔赐毒之事,只恨未能如愿。”

“假如臣妾与太后互换了身份,或许臣妾也会有一些您这般的心理,也希望太后也能站在臣妾的处境想想,或许就会释然许多。”

“或许吧!只是哀家终究心存疑虑,恐日后也难以释怀。”

荼蘼见太后有些松口,悦色道:“都说日久见人心,臣妾会用时间一点点吹散太后的疑虑,也请太后不要以多疑的目光看待臣妾,试着接受臣妾。若是以后臣妾做错了什么,太后一定要悉心教导,臣妾必会恭然聆听受教。”

“哀家最后问你一次,你与睿王真无勾结?你对陛下并无不轨之心?”

太后之前问起此事,都是不容置疑的态度,现在话锋柔和了许多,变成了询问。荼蘼不禁心中大悦,微笑开口:“臣妾的回答不会变,因为本来就无此心。陛下英明神武,能识忠奸好坏,您应该相信陛下。”

“况且陛下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待人温和,不知是多少深闺女子梦中的情郎,臣妾能得到陛下喜爱,每天都欢喜无比。陛下是臣妾一生幸福的依托,又怎会有害他之心呢。”

太后见她满脸羞容,心想:“是啊,既然他们真心相爱,她又岂会行不轨之事呢,而且女人的一生都是以夫和子为重。”太后此刻对荼蘼的芥蒂一下子拔去大半,神情不禁动容几分。

太后开口:“哀家会记住今日你所说的话,日后倘若滋生异心,哀家定不会放过你。”

“臣妾记住了,臣妾与太后都爱陛下,所以臣妾不想让陛下因后宫琐事烦心,后宫和睦陛下才能专心料理国事,所以后宫和睦于国于民均有进益。”

太后欣慰一笑:“你能如此识大体,不枉陛下对你的宠爱,若无其他事,就退下吧。”她终于放下心中的执拗,对荼蘼改善了看法,但并不是完全放松警惕,隐约抱有一丝担忧。

荼蘼温和道:“臣妾告退。”

“看来不虚此行,”荼蘼乐呵呵的想。一年了,荼蘼终于解决太后心里的疙瘩,她自己也畅快淋漓。

春天穿着一身盎然霞衣而至,仿佛整个冰封的大地瞬间全都解冻。春色无边,草长莺飞的时节,水面快没过了千鱼河,万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在皇宫的地上留下了碎碎的晕圈。仿佛宫中的每个人都变得生气勃勃,浑身也都被解冻了一般。

她微微伸了一个舒适的懒腰,她感觉整个人都要飘飘欲仙了,一个冬天感觉她自己身体和心都被霉封了。

她心旷神怡,不禁感慨:“春天真好。”

“春天到了,竟让娘娘心情这般大好,奴婢真想一年都四季如春呢。”她又笑着说,“奴婢觉得娘娘是因为快要被立为皇后,所以才格外高兴的。”

“就你会贫嘴,快点去吩咐小厨房熬一碗参汤,本宫待会去御书房。”她不禁的想:“我真的如此期待吗?”

“娘娘,奴婢看见顾侍卫了。”青叶兴奋的望去。

荼蘼故意调侃道:“还没到,你就瞧见了,是不是想做本宫大嫂啊!”她时常吩咐青叶给大哥送去衣物和吃食,想来青叶莫不是对大哥有意了。

“娘娘怪会取笑奴婢。”说完低头不语,故意望向别处。

“大哥。”她走到他旁边轻声道。

不远处的他,早就就看见她们朝这边走来,他默默的想:“还是在南海时自由,现在想和她说句话都被宫规限制了。”

门外,他微笑的看着她,轻声的说道:“大哥现在当值。”旁边的另一侍卫站在那用余光偷瞄,表情很复杂,与顾凡似是很熟的感觉。

“好吧!我先进去了,青叶就在门外候着。”

青叶时而看向顾凡,旁边的侍卫也时而瞄向他们俩,好似全然明白其中缘由。

“你怎么来御书房了?”司徒皓轩讶然问道,不过心里却是很欢喜。

荼蘼把参汤端到他的面前,嫣然道:“这是我亲自吩咐小厨房熬的参汤。”

司徒皓轩端了过去,轻轻的喝了两口。

她上前磨着墨:“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闲来无事,就来看看陛下认真批阅奏章的样子。”

“你是不是觉得朕现在批阅奏章很迷人啊!”他调侃道。

她和颜悦色的笑着:“是啊!陛下一直都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之人,不知道迷住了多少深闺女子。”这话虽有迎合之意,但确实是荼蘼的真心话。

司徒皓轩开心的说道:“朕只要能迷住你就知足了,荼蘼,立后的事,很快就能昭告于天下,朕已经命礼部着手即将到来的大婚事宜。”

“噢噢,”荼蘼微低着头,一想到大婚,她心里抑制不住的情愫涌起。

御书房里,一个磨墨,一个批阅奏章,好生的和谐美好,是民间男耕女织的另一种状态。

定元三年农历一月二十,湛蓝的天空犹如琉璃翠碧,阳光温暖宜人,桃花正蠢蠢欲动。这一日南越立后诏书传至大江南北,民间百姓津津乐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德合、式炉育之功。内外治成、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洵籍内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壶,教型家国,壶仪实王化之基。咨尔昭仪荼氏,温惠宅心、协辅中闺、端良着德。凛芳规于图史、夙夜维勤。表懿范于珩璜、言容有度,作朕原配,正位中公。“

“今兹仰遵慈喻,命以金册,立尔为皇后,着允择吉日农历二月十四日完婚。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

钦此

立后诏书一宣,兰蕙宫内外乐成一团,所有奴婢和奴才们皆前来讨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