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道同谋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鸿门宴前起舞

2yt.la

在王亦选看来,发展没有错,但是像高平川提倡的这种“发展”,是中央明令禁止的,如果任其下去,与自杀无异。.

因为,这种“发展”是那种最简单的、不管不顾的“经济增长”。

说白了,在高平川看来,西京就应该当好西康的经济标杆和钱袋子。一切GDP至上,只要有利于搞项目、搞创收,增加政府财政和地方税收,什么都可以搞,什么都不用管。

正因为如此,高平川已经离开西京近十年了,但他的思想还影响着西京一代又一代的官员。他在西京的影响力也是只增不减,比起以前西京古城里的皇帝老儿,权力也是一点儿都不差。

在这一点上,王亦选是作了很久斗争的。

斗争数次之后,王亦选不是没有想过妥协。本来嘛,如果高平川只是想着发展经济,也并不是太大的错误。毕竟,政府财政和地方税收增加了,可以为更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百姓福祉积攒力量。

但是,在尝试过妥协再妥协之后,王亦选这才发现,高平川真正想要的“发展”,远非这么简单。

高平川为什么醉心于搞项目、搞创收,其实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一旦认可了这种方式,那么很多与之相关的企业和财团就会蜂拥而至、百舸争流。

最可怕的,就是在这种看似符合市锄制的蜂拥而至与百舸争流中,其实真正中标的企业和财团,就哪么几个。

说白了,这些企业和财团,法人代表各式各样,但他们的骨血里,其实都姓高。

这就不是发展理念之争,而是“贪”与“不贪”之争了。

王亦选贪么?

还真不贪!

要说王亦蚜无所求,这是瞎说。.任何人,都有所求,王亦选也不例外,甚至路老爷子,都有所求。

只不过,作为路老爷子的嫡传弟子。王亦选求的不是财,而是政治抱负。说白了,在路老爷子和王亦选的心中,钱财根本不入眼,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更好地致力于这个国家和民族。

这话说得可能有些大,但是放在路老爷子身上,是一点儿也没跑。而王亦选现在可能还不具备这等“大话”的条件,不过,一直奉路老爷子为尊师的他,这份初衷可是从来没改过。

而且,王亦选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的初衷不跑偏,自己的舞台肯定会越来越大。

这可不是王亦选自己说的,而是路老爷子说的。

因此,在王亦选看来,妥协于高平川放在明面上的“发展理念”,或许还有得商量。但是,涉及到本质的同流合污“贪腐”,这可是自毁前程甚至掉脑袋的事情,绝不能干。

其实,就在王亦选了解到高平川贪腐本质后,曾经有一次直飞北京,和路老爷子有过一次促膝长谈。

在那次长谈中,王亦蚜不讳言,将疑虑与思考和盘托出。

出人意料的是,路老爷子在听完之后,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足足静默了一分钟。

如果说路老爷子这么多嫡传弟子,谁最了解老爷子心思,并深得老爷子喜爱,当数王亦选。

当然了,那时候唐卡才刚出道,刚被王亦选选为秘书,路晴也没到西京来调研,接触不到路老爷子这么高的层级。

所以,深知路老爷子心思的王亦选,在老爷子静默这一分钟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着急问怎么办,而是陪着老爷子也静默了一分钟。

一分钟之后,路老爷子用一贯沉稳的声音,问出一句:“两方面情况都了解清楚了,你自己怎么想?”

王亦选似乎料到了恩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慌乱,而是答出一句:“明月沟渠,心已所向,扳是扳不过来了!”

路老爷子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王亦选刚才说的“明月沟渠”,其实典出元代高明所着《琵琶记》中的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

这一句,因为后来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中被黎叔引用,从而广为人知。

别说,王亦选在这儿引用这一句,既是用《琵琶记》的典,也是借《天下无贼》剧情的梗,还挺恰当。

在《天下无贼》中,葛优扮演的黎叔,是个偷盗团伙的头儿,一贯心狠手辣,但是对于刘德华饰演跑单帮的义贼王薄,很是欣赏,打算收为己用。

可是,出乎霸道黎叔所料的是,这个义贼王薄竟然不为所动,而是秉承盗亦有盗的原则,只相信最纯真的爱情,最后甚至与刘若英扮演的王丽一道,帮助王宝强扮演的最善良的傻根儿,不惜与强大的团伙为敌。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句话,就是黎叔在了解王薄与自己不是一条心之后,说出的无奈之语。

而说出这句无奈之语后,黎叔已然动了杀机,下了必杀令。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之以绝后患。

与之相应的,高平川对王亦选也是这样,既然你不能为我所用,还要坏我的好事,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拿你开刀。即便你是从中央挂号来的,也照杀不误。只不过,要杀得有策略一些,不要太明目张胆而已。

还能做到不明目张胆?

当然能!

对于像高平川这样的“明暗高手”来说,不明目张胆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至少有两种手段可以解决问题。

第一,退而还之。你王亦选不是从上面披红挂彩而来么,那就找人向上反映,说你到了基层后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自以为山高皇帝远,当了西京一把手就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又仗着朝中有人,压根儿不把省委当回事儿。长此以往,也不会把中央当回事儿,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就该成为荼毒一方的祸害了。

别说,高平川想到的这第一计,还真是够毒。

正所谓将心比心,知己知彼,方为取胜之道。高平川们敢胆这么做,还真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煞费心机。试想想,如果站在中央的角度,把王亦选这样的天子骄子派下来,肯定也是担着风险的。

会担什么样的风险?

至少有两种风险。

第一种风险是不接地气,不为当地所接受。挂着重点培养的光环下来,却自视清高,根本融入不了当地的情境。这样的人,可不在少数。

不过,王亦压好,作为路老爷子的嫡传弟子,从校门走出来,也去了不少地方。包括国家发改委、上海的一个郊县,甚至还去到西康邻省最穷的一个县当县委书记。再后来,才是西康省发改委,然后才是西京市。

所以,对于这个不接地气的风险,王亦选并不害怕。

那么,第二种风险呢?

第二种风险是太接地气,直接在当地自成门派,就地坐大,甚至不听中央招呼。

这一条可最是致命,一旦提升到了这个地步,可就等同于薄、王,不得不让人警惕了。

所以,就算王亦选非常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可一旦被高平川等人安上了这样的“头衔”,那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更何况,高平川此时的丑恶嘴脸还没完全暴露,仍然冠冕堂皇地代表整个省委。

这就叫人很无语了!

就算中央明察秋毫,通过详细周到的调查,还王亦选一个清白。但是调查总是要花时间的,再加上众人揣摩、风声鹤唳,一来一去,很有可能就把王亦选晾在这儿了。

这时候,要是王亦选自身素质不过硬,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很有可能不用高平川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