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国初期的那些岁月里(11)
(44)文艺会演像爆炸
有诗叹曰:
落后山村未开化,文艺会演像爆炸;
演得滑稽又生动,八十公公笑脱牙。
首次演出活报剧
那已经是到了1951年的春节后了……
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中,发动了第一、二次对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的大反攻的胜利捷报,就从朝鲜前线像雪片般地不断传来。
因此,每逢到了东平墟日,学校都会按照上级的布置,组织全校高年级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敲锣打鼓,扭起秧歌,唱着抗美援朝的歌曲,一路不停地高呼口号,步行到十多里外的东平墟进行游行宣传。
我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次,东平区政府在东平的老牛墟,举行过一次在墟日晚上,全区各村的文艺大会演。
当时,我们良村是由学校的老师,和村政府的部分民兵一起,联合演出过一幕精彩生动的“活报剧”:《活捉美国鬼子!》。
在这个精彩生动的“活报剧”中,是由南哥、志辐两位老师,扮演两名勾鼻子的美国鬼子兵。
我记得,在对他俩进行化装时,为了突出美国鬼子那勾鼻子的形象。于是,便使用糯米粉煮熟后,做成一副勾鼻子的模型,再行粘贴在他俩鼻梁上……
就这样,当扮演美国鬼子的两位老师,穿上了黄军服,带上了“钢盔”,手中拿着两支木造的“卡宾枪”走在舞台上,就扮装成为刚刚喝得醉熏熏的样子。
并且,一边还在手舞足蹈地走到一个村子上;一边鬼鬼祟祟地到处装模作样在寻找朝鲜的花姑娘。
要知道,这个朝鲜的花姑娘,正好是由学校的志辑老师,临时进行“男扮女装”扮演的。而在他身上所穿的,正是一身从村上一个刚过门不久新媳妇那里借来的。
此时,只见学校的志辑老师身穿花衣裳,头顶上扎着一条白毛巾,走起路来娇滴滴的。看起来,简直就像是真的一模一样,像极了……
而我们良村政府中的几个民兵,所扮演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几个战士。
在我的印象当中,该“活报剧”的故事情节概况大致是这样的:
……有两个美国鬼子,肩上背着卡宾枪,一只手中拿一瓶“白兰地”酒。他们正饮醉得七歪八斜地走进一个村子里,便到处去寻找朝鲜花姑娘。于是,一边喝,一边便烂醉如泥地闯进到屋内……
忽然,发现屋内有一个朝鲜姑娘惊恐地出现。此时,这两个美国鬼子,便顿时兽性大发,饿狼般地扑了上去,一边狂笑道:
“朝鲜花姑娘,真漂亮!朝鲜花姑娘,真漂亮!0k!”
随后,这两个喝得醉气熏天的美国兵,便把枪和酒瓶丢放在一边。马上伸出两个毛茸茸的大手,准备上前调戏她。
于是,朝鲜姑娘便惊恐大声地一边喊,一边跑……
后来,突然之间,正好遇上路过的几个志愿军战士,马上便闻声冲了进来。立即大声地对两个美国鬼子吆喝道:
“放下武器,缴枪不杀!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两个美国鬼子一见,吓得双脚“扑通”地跪在了地上,便乖乖地把枪举起在头顶上,颤抖抖地哀求起来:
“饶命!饶命!……”
最后,几个志愿军战士便不费吹灰之力,当堂就把这两个美国鬼子全活捉起来了。
当时,台下不时还有人配合剧情的发展,正在不断地高呼口号:
“坚决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去!”
“中朝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下面的观众,看得个个摩拳擦掌,也义愤填膺地跟着一起高呼口号!
整台戏剧,从始至终都演得十分形象、出色、生动、真实。
而剧中的每个演员,也使出了自己浑身的解数,进行恰如其分、入骨三分的表演。此时,博得全场观众一片热情的喝采,并且那赞扬之声连续不断……
在整个晚会上,其他村上也有不同形式内容的剧目演出。其中,有唱歌、有跳舞,还有山歌、戏剧方面的表演等。
总而言之,这场文艺表演,也许便成为了东平有史以来的首次文艺大会演,从而被载入史册去……
正是:
首次演出活报剧,化妆表演有特色;
战士鬼子花姑娘,逼真形象众赞绝。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