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风雨人生路 > 第1039章 崇权主任老同学

崇权主任老同学

听了中共中央通知传达的第三天,即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在广西和云南边境上打响了。

随后,在报纸和广播中,都连续不断地播导自卫反击战的进展和战斗进行的惨烈情况,还有不少可歌可泣的在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事迹。顿时之间,全国各族人民,都全神倾注到了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中去。

特别是,此时我们学校前面的公路上,几乎每隔几天时间,就有一队队荷枪实弹的人民解放军,从文地方向调动往越南边境线而去。此时,公路上便尘土飞扬,人马沸腾,一派杀气腾腾的战争状态。

有一次,我还偶然之间发现,有不少不同型号的大炮,拉到学校后面的运动场上摆放。并还在此停宿一个晚上以后,第二天一早,又继续往中越边境上快速前进。

此时,学校已经按照规定开学的时间上课了。但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还一样继续进行下去。并且,战斗胜利的捷报,就像雪片般地从前方迅速地传来,真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啊。

我们全校师生,常常会在课余饭后,都在兴致勃勃地在谈论起这场战争的进程和取得的空前辉煌的战绩。

而作为班主任,我每天得到了新来的《广西日报》,一定在第一时间内看完后,用红水笔将一些最新消息的大标题标明,让班上的读报同学在读报时间念读给同学们听或及时挟到报夹上去……

就这样,在到了1979年3月16日,此时,我人民解放军已经攻下了越南北方的重镇谅山。距离越南首都河内,己经只有几十公里的路途。瞬间,越南政府一片恐慌和忙乱之中,准备逃离河内。

突然之间,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撤军!这样一来,历时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就胜利结束了。

从后来人们对于此场战争评论中知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越南黎笋集团在苏修集团支持下,对我们中国采取的敌对行为,而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自卫反击的正义行动。

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以后,中越两国还继续对抗,在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之久。

到了九十年代,由于苏联解体后,中越两国关系才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线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沉重打击了越南黎笋集团从越美战争结束后,就有妄想称霸东南亚的狼子野心,从而维护了我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

中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的正义战争。通过此战,我国高层领导才发现,由于十年“文革”,我们国家在军事实力跟其它经济实力一样,已经与其它先进国家拉开较大距离。

此后,在“落后就会挨打”的理念下,我们国家开始认真大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从建国初期的建军路线中逐渐摆脱出来,真正走上了一条富国强兵之路。

最后,才有了今天人民军队如此的强大,国防实力如此的雄厚,各种高尖端武器如此的先进,而到了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地步。

因此,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有诗叹曰: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月战斗凯歌还;

中央英明好决策,富国强军后人叹。

一天下午,偶然之间,我到学校食堂逛逛。

突然之间,在办公室看见熊景杰干事正在跟一个陌生人交谈。似乎熊老干正滔滔不绝向这位陌生人详尽介绍一些总务处的事情。

此时,我马上想起,上学期曾听傅校长说过,熊老干年纪大了,已不适合再干学校后勤这摊繁琐的事务工作。他也到了退休年龄。

要知道,他和父亲一样,是差不多上下年纪的那代人。上级领导是会考虑物色人接替他的工作的。

另外,在教育战线上也有像其它行业一样,可以“顶班”的政策。

这样,熊老干就趁此良机,将正在学校后勤做临时工的小儿子熊大明,利用“顶班”政策,将他转为编制工人。这也是国家当年为解决教职员工后顾之忧的权宜之计。

瞬间,我发现办公室正与熊老干交谈的人感到好面熟,当他回过头来时,我惊喜若狂地将他认了出来:

“噢呀!他不就是我在初中时代,曾与我同窗三载的黎崇权同学吗……”

瞬间,二十多年前的一桩桩往事,就像那影像般地呈现在眼前……

记得,那是1954年秋季,凤山初中招生考试前一天下午……

参加考试各区的中心校的考生,大家正在看自己考场时,我当场就认出一年前,曾到过我们谢村小学访问的旺茂中心校的梁丰老师,和吴诒兰、李奕昌等几位同学。

还有从宁潭中心校来的考生。也是后来考上凤山初中,又是分在我们十四班的黎崇权、黎绍芬、莫世春、黎贵玉等宁潭中心校的同学。他们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胸前还佩带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呢……

记得,1955年春季学期,凤山初中组织初一年级的14和15两班师生,一块步行前往文地参观正在修建中的黎湛铁路……

大家在旅途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点儿也不觉得途中的劳累。走了将近两个半钟头后,先后来到了宁潭区了。

于是,我们两班师生全都进到宁潭中心校休息片刻,并喝足开水。此时,该校的老师和同学,全都走出来欢迎和热情接待起我们。

要知道,毕竟,宁潭中心校是我们班中的黎崇权、黎绍芬、莫世春、黎贵玉、许福斌、王绍先等同学他们的母校呀。

在休息了半个钟头后,我们接着又再往文地方向继续赶路……

记得,1957年秋季,我们初中毕业了。大家又一块兴高采烈地走小路前往博白县城,参加一年一度的高中入学考试……

要知道,那年的高中招生人数比之上一年大幅度减少。于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名落孙山了。能继续深造者全校不到十人。

当然,我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此时,黎崇权同学跟其他同学一样,中考落洋,就参加了教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

记得,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在东平公社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就曾经听东平教育组组长庞宗亮同志,他在我面前曾经多次地提到,此时,黎崇权已经是宁潭公社教育组的组长了……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能当上公社教育组长,那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它可是公社几百位老师的顶头上司,是公社教育战线上的领军人物,是一个掌握实权者。

如果,他要是没有领导对他的充分信任,又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是干不上这工作的。

因此,他今天能够以高中总务主任的身份,调来顶替熊老干的学校总务处这摊工作。可见,他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及领导对他的信任,可就不一般了。

有诗叹曰:

新来主任黎崇权,昔日同窗往事显;

人生道路实难料,竟在母校重见面。

学校总务主任的住地,一般来说,都是和所领导的工作人员一块者居住在同一个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