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像上午一样继续下去,但卢其文老师所讲的内容,就转为统编教材中的高一数学课本的章节和内容了。
其中,新编教材跟“文革”前的旧教材,在深难度的要求上很是比较接近,甚至有些章节,还超过了“文革”前的传统教材。
后来知道,统编教材是邓小平同志亲自过问下,教育部派人到西方国家,用外汇采购大批先进的中小学教材,由教材编写组将不少内容放到中小学阶段的教材了。目的是使教育尽快适应当今先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编的中小学教材内容,也是大量参考了外国许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的特点,编进了许多新内容。如高中的行列式、导数及其应用、微分和积分等等。这也是统编教材最显着的特点。
有诗叹曰:
学习序幕将拉开,领导指示先交待;
组长其文打头阵,教纲课本细讲来。
第二天的专题讲座,是博中的冯亚锋老师讲1980年高考数学命题大纲和对这两年全国命题的高考试题探讨的体会和心得。
冯亚锋老师是“文革”前的广西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高材生他,在“文革”前,曾在博中担任指导高考多年,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对1980年高考数学命题大纲的解读,能有很深刻的理解。
其中,他对于考纲中考点的要求,能从理解、了解,掌握,三个层次上说明其要求的深广程度。同时,又能从1978和1979这两年全国高考数学命题中,对题型方面的分析和要求,深入浅出地谈了他独特见解。
其中说到,在能力方面上的要求,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从这两年数学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并在要求上也逐年提高。
另外,高考对于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各种能力等方面考查,也有所加强。
冯亚锋老师在讲座中,对考试范围与要求,讲得很是清晰和透彻。顿时之间,让大家听了后,印象深刻和记忆犹新。
第三天的专题讲座,是由博白师范的冯振富老师向大家介绍,新编高中数学试用教材中,所新增加的内容。其中,所讲的是我们一贯以来,都没学过的集合和逻辑联结等内容。
冯振富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老师,毕业分配到博白师范只有几年时间。后来才知道,他只是水鸣公社推荐上大学的一个工农兵学员。
当然,他和我们从来未接触过集合内容的教材中的新内容,的确是卓卓有余,并听了后是卓有成效的。
早上的时间,他向我们讲授的内容是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空集、全集的概念和表示法。以及属于包含相等的意义和掌握有关术语和符号,并会运用它们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下午的时间,他讲授的内容,是逻辑联结词中的“或”、“且”、“非”的含义,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充要条件的意义等等。
要知道,因为是从未见过和学过的新内容,顿时之间,大家都感到很是新鲜和有趣,学起来的热情和劲头也很足。因此,大家都一边认真在听;一边认真在做笔记。
就这样,我带来的备课本,经过三天听讲座,几乎记得满满的了。可见,收效之丰和学习热情之高,就真是非同一般了。
到了晚饭后,我和业伟一起到县体委去见见父亲和小六狗。时间不长,但大家都很开心,此时,健谈的父亲总是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地问起凤山学校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给他老人家知道。
离开时,小六狗吵闹着要跟我回去。于是,我便只好哄骗他第二天早上来接他,他才笑眯眯地答应了……
正是:
亚锋振富来讲座,一讲考纲二新课;
专心听讲提高快,振兴教育有功劳。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