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才知道,为什么有不少年份,他们录取的中专线分数,甚至还比我们的本科线还要高哩,当然,这跟他们是文化水平发达地区,考生水平高也有关。但跟他们的高考复习资料和试题的水平高,也是不无关系的。
因此,他们的高考复习资料和试题,从此以后,就神乎其神地在神州大地上,四处广泛地给传了开去。
尤其是,在每年高考前的六月份,那套高考模拟试题,更是其中人人都十分期盼得到的“抢手货”了。特别是到了八、九十年代以后,就显得更加突出。这是后话。
有诗叹曰:
一旦得到考试题,及时训练有道理;
两湖江浙资料好,如获至宝不放弃。
我看见朱贞才主任所改的试卷已经有二十多份之多,就兴奋异常到悄悄地问了一句:
“亚才呀,从你所改的卷子中,你感觉得学生的成绩如何呀……”
此时,朱贞才主任显得愁眉不展,脸无笑容地只是说了一句:
“还没有发现及格的试卷呢,大多是前面的一些小题上得些分数而已。对于后面超过12分以上的大题得分的人数就显得廖廖无几了,改了这么多,才发现两张试卷是50多分的,这可真成问题了……”
顿时之间,听他这么一说,我打内心里真是凉了大半截。
随后,我稍稍地看了后面这四道大题中,的确不容易。
其中,第七道是平面几何证明题,主要难点是如何作阳补助线。要是作不了补助线,就无法找到相似三角形,那就得不到成比例的线段,又如何能证明要证的等式呢?
我再看第八题这道立几大题,是一道以三棱锥为载体,要求作补助线,利用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随后,又利用余弦定理去证明图中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因此,这样的综合题,一般学生能得到第一小题的分数就不错了。
而第九大题,又是一道求无穷递减等差数列,它前多少项的和为最大,其和又是多少?像这样的数列问题,则要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
要知道,解决数列综合题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要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观察、归纳和猜想手段,才能建立数列模型,再结合其他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而第十题是全卷的压轴题。它的分值最高是18分。在这里,对于我们这些乡村中学的考生来说,一贯是不要求他们做的。我们主要是把目标和放在“压轴题”前面的题目上。
特别是,前面那50多分的所谓的“送分题”上去。如果,把主要精力和着重点,都放在后面的大题和“压轴题”上去的话。最后,就会变成为“本末倒置”,“吃力不讨好”的境界了。
此时,我们一边评改试卷;一边畅所欲言地充分交流各自对于这套数学试题的不同看法。这种评卷方法,对于我们老师的进一步提高和探讨如何去提高学生数学成绩,都是大有好处的。
同时,我们还经常在评改试卷的过程中,不时地还从试卷中拿出一些学生最容易产生错误的问题,共同细致剖析。从中尽可能找出学生普遍产生如此错误的真正原因。
我们都感到,采用这种评改学生试卷的方法,从实践中深有体会,是一种好办法。它要比之各自单独一个人评卷,其好的地方是能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但是,令我们深感到婉惜的便是,我们这些乡村中学,由于班级不多,老师又少,就连一个作为科组活动和集体办公的房间都没有。
因此,又那能去跟那些县级以上的城市中学相提并论哩。最终,也只好各自为战算了。
正是:
我跟主任本知己,畅开心扉聊话题;
集体评卷办法好,条件欠缺难实施。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