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史无前例”运动初期在凤中的岁月里(六)(1)
——在羊城的那些日子里
(1967.1.——1967.2.)
当年进行的步行长征革命大串连,的确给了我们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它使得我们得以亲眼目睹了祖国名山大川的秀丽和雄伟,又充分领略了伟大祖国河山之辽阔壮美,使我们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
同时,通过了革命大串连,也使得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少年,能够看到了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也让生活在农村的青少年,能够有机会看到了大都市的繁华和新奇。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增加了我们对当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真实了解。并且,对于我们这代人今后人生历程的发展,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在革命大串连当中,让我们感受到和看见到人们之间的一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情,人间之和谐,社会之温暖……
虽然,在漫长的徒步跋涉过程是多么艰难困苦,却能从中锤炼我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也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以上,也就是我当年到广州进行步行串连一月有余之中,所得到的一些终身难以忘怀的切身体验……
(300)串联学习进中大
有诗为证:
串联学习进中大,大字报栏一排排;
欢迎同志加兄弟,反目无情不奇怪。
历史悠久名声响
直到今天,我都还能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67年1月的下旬。此时,我们在广州市才刚刚逗留了几天的时间。有一天,在吃了早饭以后,我们几个便决定一块就近地参观在附近闻名于中内外的广州中山大学。
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就走到了。因为,从学校的大校门横额上,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有孙中山先生用苍劲有力的笔迹,所进行题写的《中山大学》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于是,我们只是在大门前面逗留仅仅几分钟时间以后,就和一群红卫兵和革命师生一起,从中山大学的正大门中走了进去……
我们对于中山大学都觉得十分好奇。你可要知道,在我们这四个人当中,从来都没有一个踏进过大学的门槛。更何况,这是一所南方甚至是中外都着名的重点大学——中山大学哩!
于是,顿时之间,大家就像古典名着《红楼梦》当中,那个刘佬佬初进荣国府的大观园一样,对于里面的一切,全然都是感觉得到十分新鲜与好奇……
我们正在围绕着校园内那些宽敞的林荫大道在悠悠地漫步。一边在欣赏校园那的美丽风景;一边在观看中山大学在二十年代那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
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所曾经参观看过的建筑物就有:小礼堂、黑石屋、马丁堂、大钟楼、惺亭、乙丑进士牌坊、陈嘉庚堂、爪哇堂、科学馆、张弼士堂等等。其中,那尊孙中山先生塑像,尤其是最为引人注目。
此时,我问了一个从我们身边经过的一个大概是该学校的教师,关于那尊孙中山先生塑像的制造历史的时候,他很是热情地告诉我们之后,大家才真正地知道其中的一些概况。
原来,这尊孙中山先生的塑像,是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在1932年赠送的4具塑像之一。本来塑像本是立于石牌校区的,1954年被广州市政府借置于中山纪念堂之前。直到1956年,又迁至康乐校区来。
这座孙中山塑像坐南朝北,寓意是孙中山先生北伐的伟大事业。这尊塑像是按照孙中山先生身高的1:1复制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先生塑像,和当年的孙中山先生基本是完全一样的。
正当我们行走了近一个多小时以后,还没有把校园走完。可见,中山大学的校园是很大的,可能要比二十个我们凤山初中学校还要宽阔。
在孙中山先生的一间纪念馆的横额上,写着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从校训的注明知道,这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的时候,亲笔提写的。
当我们进到这间纪念馆进行参观的时候,才清楚地知道了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史:原来,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正在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
于是,他便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和广州黄埔军校。其中,国立广东大学就是现在中山大学的前身。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廖仲恺先生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10月获得国民政府的批准。又于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的最高学府。
此时,中山大学已经成为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大学,而各学院建设也力图规范化。按照早期学校领导人的想法,力图将中大医科办为德国式,把农科办为美国式,把文科办成北大式。
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被聘至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同年3月1日,中山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到了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你可要知道,当时正逢北方战事频繁,军阀混战。一批优秀教授纷纷南下,中山大学就开始出现一个教学与科研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
正是:
校园特色传四方,楼堂馆所亭牌坊;
中山塑像南朝北,历史悠久名声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