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二)(1)
------初回老家的记忆
(1968.9----1968.12)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年,这是一句短促有力而具有节奏鲜明的口号,也无形中构成了无数知青们的人生的韵律。
在那个时候,城市的欢送既依依不舍又轰轰烈烈,而知青们走得既仓仓促促,又得义无反顾地到火车站的情景……
以上这样的一段生动描写,我曾经不记得在那篇文章看到过……
其实,说情愿的也罢,不情愿的也罢,唱着歌去的也罢,哭丧着去的也罢,被游说去的也罢,写着血书要求去的也罢,扬言说早晚要回来的也罢,发誓说一辈子扎根一辈子的也罢。那时候,一切都曾经是车隆隆,旗烈烈,鼓喧喧……
可是我呢,却可怜得并没有一个人欢迎。而是一开始与宗徽结伴而行,后来便独自一人,走着一条偏僻小路,孤苦伶仃地返回去的……
这就是,我当年上山下乡就曾经是如此地起程的……
(320)途中不忘忆旧时
有诗叹曰:
归路未走八载余,从前往事难忘记;
昔日好友同路走,途中不忘忆旧时。
约好宗徽一块归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便约好好友林宗徽一块,走大社根那条小路返回老家去。
正在当我们快要走到三清地界时,宗徽便突然对我说道:
“亚飞,你就跟我一块先回到我家里玩玩,才回去你老家都还早啦。在等待过了这条杏以后,再多走二十多分钟路程就到我家里了。要不是趁现在这次顺路进去的话,以后就很难遇到再有这样如此的好机会了……”
“也好吧,那就顺路进到你家里去坐坐,彼此间认识认识吧……”
此时,因为我看见天色还早着呢,大约是才午后的一点多钟的光景。于是,我只好盛情难却地便答应了他的一片好意的恳求。
他家正好就座落在一个不大高且绿荫凉快的小山岭的村子上,在与村庄相隔着的一个小田垌对面,便就是博龙公路。甚至站在他家的大门口上,远远地都能够清晰地看见当年的合江大桥和合江墟亭。
在村庄的四周环视了一会儿后,看见在村庄的四面,便是一大片广阔平坦又肥沃的田园和坡地……
我们要知道,在合江沿江一带的坡地的确不少,它正好也是当地农民种植杂粮等旱地作物的好地方。似乎真有点像沙河沿江一带的地理位置极为类似。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小时候,常常会听到大人们说的,沙河一带就是“下底坡,米少蕃茹多”。
但是,对于在合江沿江一带来说,就应该是“米多蕃茹也多”的了。
此时,我看见在村子上的周围,全部都种满了不少龙眼、荔枝、芭蕉、番柏、李子、杨桃等南方果树。而在果树根底下,那些大小鸡鸭群,正在四处觅食……
当时,我看到这种情景后,便无限感慨地对宗徽说道:
“宗徽,你们的这个村庄,真是所谓名不虚传,的确是一个远近都是很少见的一座好村惩好宅院啊……”
“王飞,今天是发的什么风,竟然会把你这个贵客,吹到我这个寒舍来的呀……”
此时,正在宗徽家的大门旁边给孝喂乳的李庆明看见我以后,便马上站了起来,把正在吃乳的孝,顺手放在睡篮子上。
于是,便忙碌地搬凳、倒水,热情地招呼起我来……
当大家客气了一会儿后,才只好不得不把我现在已经被学校解顾回家耕田的事,跟庆明她说了一遍……
听了之后,她只是默不哼声。待良久之后,她才似乎是在安慰般地对我说了一句:
“唉,像我们这类出身成分的人,迟早也是要回家搬泥坯头的,顺其自然吧,迟回不如早归……”
接着,我也只能是这样无可奈何地说了一句:
“就只好再一次让它重新再开始吧,反正命运都是这样地安排给我们了,那又有什么办法呀……”
于是,接下来大家便是你一言,我一语,且毫无拘束地诉说着一些天南地北的话题……
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之间,便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光景。
此时,我便突然地说起,要趁现在的天色还算早的时候,要抓紧起程赶回老家去。
可是,他们怎么也不肯再让我立马就走。于是,便苦苦地恳求起我来,一定要留我在这里住上一个晚上,还老是在反复地都是说那句话:
“难得来一次呀……难得来一次呀……”
于是,我便在他们如此盛情难却和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便只好“客为主便”地听从他俩的精心安排了……
就是这样,我便只好安下心来,在宗徽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刚刚醒来以后,我就打算趁着早晨天气比较凉爽,争取能够快点步行回去。
要知道,此时我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当我和他们说后,他们还打算让我吃完早饭才回去。可是,我已经拿好那简单的行旅,便辞别了他们,再次重新踏上回归故土的路途上去……
我在与他家里人一一告别后,宗徽他便依依不舍地一直伴送着我一块过了合江大桥后,才独自返回村子上去……
当我过了合江大桥后,便踏上从合江返回老家常走的那条最近的山间小路。这条小路对于我来说,其实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
要知道,当年就是在那个交通不发达,或不经过东平又要往北步行的那年代中,都是常常要走这条必经的小路的。
我清楚地记得,就在解放前,凡是每逢去博白县城,我就已经在这条山间小路上来回地走过好几次了。就是在解放后的1952年尾,我和伊妹在坡嘴叶五哥带路去凤山时,也曾是走此条小路。
后来,又在1957年和1961年期间,我每次从凤山来回时,也都是走此山间小路回来的。因此,这条山间小路,它给我的印象大深刻且又大熟悉了。
特别是,在必须要经过那座狮石岭脚时,这座在博白境内都闻名的名山和大岭,更是在每一次中,都曾经给过我一种极其浓厚的兴趣和一种特殊的感情。因而,我也为我们家乡曾有此名川大山,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近年来,我又听旁边人说起过,现在博白县旅游局,已经规划将狮石岭一带划定,即将投资把它开辟成为博白的一个旅游圣地了。因此,每天都有为数可观的游客到此观光。以后,也许就可以和南流江畔着名的宴石寺风景区相互媲美了。
走不了多时,便路过狮石岭脚。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不时在左右前后地环视这座县内的名山。此时,我才发现这座山的确雄伟且崎岖又险峻,真是是名不虚传。它简直就像是一座席地而卧的一头雄狮一般,横躺卧在一个宽阔的田垌之中。
听人们传说,在上山之路中,只有唯一的一条狭小的小路能上去,而且是又十分崎岖和难走。
此时,在我心中,顿时冒出这样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来:
“唉,反正现在我也没有多少好心情,去细心欣赏和品味这幅美丽奇特的大自然景观,心中只是在想争取如何能尽快地回到家里去……”
于是,我便马上加快了行进的速度,继续往老家方向走去……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