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十五)(3)
朝辞故里到松山
昨天晚上,为了能够在明天一大早不担搁动身前往东平,提前排队购买好早上十点钟,从县城开往龙潭的首趟班车票。于是,就必须得要提前做好在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将自己所需要随身携带的一些简便行装,全把它装好在前年进行步行革命大串连的时候,我随身所使用的那个草绿色的挎包内。
此时,我曾经考虑过,这次前往我这个高中同学那里,也只不过是停宿一个晚上的时间而已。因此,只需要准备带上晚上洗澡所用的内衣、内裤和洗身巾;以及第二天早上洗面、漱口所用的洗面巾、牙刷那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准备送给她和“插青”小组其他几个年轻人的那件进行传阅的日记本礼物,千万可别给忘记带上啊。
于是,我早就特地用纸小心地包好,还特地放进桌子上的抽屉里。只要出发的时候,把它从里面拿出放进袋子里去,就万事大吉了。你可要知道,这本日记可是我此行少不了的“见面礼”啊……
当然,此次前去“作客”,身上所穿的外衣,就得要格外地讲究一下了。我翻箱倒柜最后还终归是找到她那天来我们家的时候,我所穿的那套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舍得穿的那件浅蓝色的外衣和那条深蓝色长裤子了。
当然,脚上所穿的鞋子,肯定就只有是在重大比赛上场打球的时候,我才会舍得穿上的那双“解放鞋”了。
在当万事齐备时,尹妹也己经早就做好了早饭。于是,她便走到我的房间来里来打探一下。当她刚踏进到房门时,看见让人眼睛一亮的一身穿戴以后,马上便高兴得双眼笑眯眯地对我说道:
“飞哥呀,这样的穿戴才像个去串门探亲访友的架势啊。如此的打扮,才不会给人丢脸了,看到你样子,真正是有帅哥的气派呀……”
随后,她又打开我的挎包,像放心不过地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以后,才走出房子里去。
就这样,我便顺顺利利地按时赶到东平汽车站,并及时买到搭乘上十点钟那班开往龙潭方向的班车的车票。汽车跑了大概四十分左右的时间,便一路顺风地到达了目的地——松山。
松山,顾名思义,其实就只是我县南片山区的一个小墟镇。
当我下了班车到处一看,只见在墟镇的四周,全然都是一座座的高山峻岭所环抱着。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像我们家乡一样的小丘陵地带;也有一些连片的稻田垌和不少零星山冲上的小稻田块。
总而言之,处处都可看见,山区所具有的郁郁葱葱那独特的绿色风光;处处都可闻到,一股山区散发出来的那浓郁芳香的山味。
在松山墟镇的旁边,一条弯弯曲曲的杏流在这里流过。由于是干旱少雨的秋末冬初的季节,此时的河水几乎到了断流的地步。
虽然,它显然不可能像南流江水面那样宽阔;也不可能像南流江水量那样充足。而只是有点跟东平墟头的那条小江流水相似而已。
当时,我看了这条弯曲干涸的杏流水以后,便会容易想像得到,要是一旦到了雨季来临时,虽然是这样的一条弯弯曲曲的杏,但当山洪暴发,便会在瞬息之间,它也会像大江大河那样,江涛翻滚,气势磅礴。
要是到了那个时候,看到了这条杏的情景,也定然会显得有点骇人听闻和令人发指的……
你可要知道,毕竟在它四周一带,有那么多的高山峻岭。当那山涧中四处的水流一旦全都一块涌来,河流中的水量也定然会骤然变得非同小可与令人可怕的。
我正在街上边走边看,从一些门面的挂牌就可知道那里是百货商店、邮电局、银行、那里是供销社、饭店、医药公司、食品公司等单位。就在汽车站旁边不远处,所看到的,似乎就是松山粮管所和公社所在地。
此时,我看到在河对面的有几幢新起的房子,以及旁边的一些运动场地。因此,便不难猜出,那显然就应该是松山高中的所在地了。因为,当年每个公社,都必须要成立有一个高中的缘故。
其中,松山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在街上墟亭的地方,居然有一个十分标准的室内灯光球场。这种先进的体育设施,对于在当年县内的一般公社来说,那是极为罕见的了。
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出,松山人对于篮球运动来说,确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爱好。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过去我曾经先后路过松山两次:
第一次,应该是1959年的春天,我们学校遵照县委的指示,组织我们年级的全体师生,经过两天步行,到老虎头水库进行抢洪的时候,就曾经步行经过这里。
第二次,就是1966年5月,为了参加玉林地区运动会,我曾到龙潭中学参加县排球队集训的时候,就乘坐班车在这里路过。
可是,这先后两次全都没有像现在这一次那样,能够亲自到四处去走走看看,知道得那样清楚和详细了。
当我正在四处随意地走走逛逛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以后,看看太阳快将到正午时分了。于是,我便走进到一间合作商店里去,随意地购买了一些糖果、饼干之类的小食品,和一盒漓江牌的香烟。然后,便把它全部都放在另外的一个手提袋子中去。
你可要知道,这个手提袋子正是尹妹今天早上在我将要出门的时候,她才临急临忙地塞到我手中的。最后,她只是说了一句话,说是要我带给我的那位高中同学的。其余便什么也不说了。
后来,在半路上,我便从袋中拿出来随便看了一眼。便发现袋里装的原来是一个小包包。此时,我就自言自语地哼了一句:
“啊,原来袋子里面还装有一个小包的物品。她竟然将这个小包,包装得那样地严严实实……”
我当时不便再打开看了。究竟这里面是些什么东西呢,就不得而知了。过后,我便猜测了一下,心里便想:
“大概可能就是女人专用的那些物品之类吧……”
此时,我便按照我的那位高中同学,曾经在信中所说的路线,在当见到了公路右边的田垌的时候,就得要沿着小山岭旁边村庄上的那条小路走去,便可到达了。
在往小村庄旁边的小路经过的时候,我便亲热地问了一个正在路边埋头剥芋头,大概是用来准备做午餐的妇女:
“喂,你这位亚嫂呀,请问庞桥生产队应该往那里走呀?”
当她听到了我的声音,马上抬头一看,看见我很像个下乡工作的干部模样。于是,便热情地用手指着一条走得很光滑的人行小道,对我说道:
“同志,你就沿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去。待经过一个小山岗后,你看见的那个小村子,便是庞桥生产队了……”
听她这么说了之后,我便全然清楚了。于是,就习惯地用一句东平地的新民话,客气并有礼貌地对她说了一声:
“谢谢!”
我随即按照那位好心肠的妇女指点,迅步地走了几分钟的路程后,便来到了那个几乎光秃秃的小山岗上。
此时,我在山岗往四周的山岭一看,只见在这些不大高的山岭上,很少发现有高大的松树和其它杂树,就甚至连灌木也都少有。
可是,在四周一带的山岭上,却长着浓密婆娑的一片片的戎草和扫帚等茂盛柴草。其中,还有不少的戎草,正像丰收的稻田上的水稻那样,几乎倒伏在了山上。
顿时之间,我发现在这些小山岭上所生长的柴草,甚至还要比我们生产队的那些“禁山”上的柴草还要好哩。后来,听我的那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