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十八)(7)
点田插秧从嗅
你可要懂得,历来在农村当中,都总是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着名的农谚,“清明前好插田,清明后好点豆。”。乍看起来,这似乎是自古以来,不少村间农事季节,都是按照这个农谚所说的去做的了。
我往往在每年清明回家乡进行祭祖扫墓的时候,却常常总会发现,大部分的田块都还没有动手进行早稻的插秧工作。有时候,偶然之间,才会看见到在一些稀疏的田块当中,三三两两地插上了一些颠三倒四的稻苗。
你可要知道,自从解放以后,在全国的广大农村就开始实行像苏联一样,走集体化的道路。此种做法,前前后后已经搞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
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顿时之间,便马上变成为了执行“包产到户”的新的农村政策。用广大群众的通俗说法,就是实行“分田到户”,进行各家各户的独立耕种。
因此,这样一来,各家各户就再也不必要跟以往走集体化道路的年代那样,一定非得要再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布置,各级领导再千方百计地动员一切力量,力争在春分之后,就开始进行早稻的插秧了。
而到现在,却变得跟以往绝缘相反起来。而是根据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各自独立进行细致的周密安排下进行各家各户的春插工作。
在当大家刚刚完成扫墓,正好返回到村子上刚坐下来进行休息片刻。顿时之间,我便听闻南哥家里的细子亚七,即王科。此时,只听到他正在高声地喊道:
“亚四,亚五,你们两兄弟听好,趁此时天还尚早的时候,你们就一起去到四斗种的大田继续抛秧去吧。尽量争取在今天下午,把已经耙好了的那些田块全部抛完秧之后,方才回来吃晚饭啊。听清楚了没有……”
我在此所提起到的亚七王科,因为由于身体有先天缺陷的原因而残疾,而不得不在家里闲着。因此,他今天没有跟大家一起,前去为先祖进行扫墓。由于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变成为一个需要国家低保照顾的人了。难怪,上下两村人都那样可怜和同情他。
你可要知道,亚七他的老婆,正好就是我的一个学生赖福茂的女儿,由于她受到外家里的人,从中进行对她肆意地唆摆。于是,她便狠心地宁愿丢下自己这两个年龄幼小的孩子,独自一人到外面去闯荡,言称是去“打工”。
而在实际上,究竟是到外面去干了些什么,那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事到如今,被伤害的便是一个才刚十一岁,另一个才九岁的这两个可怜的孝子。从而,使到他们从小就一块失去了母爱;从而,使到他们从小就一块失去了,所应该有的起码的家庭教育。
因此,让村子上的人看见了,都情不自禁地可怜和同情起他们来。
幸好,他们俩兄弟也还总算是听从他那个身体残疾的父亲的话。于是,马上便拿起工具,两人一起便往四斗种的方向迅速地走去,继续完成在今天早上,他们因为前去扫墓,一时之间,还未抛完的所剩余下来的秧苗。
随后,我们这些外面回归的“客人”,一时之间,暂时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了。于是,便到上、下两个村子上,到处行行走走。如果要是在偶然之间,碰到过去村子上的老熟人的时候,便又在一起进行聊聊天,叙叙旧。这也一件很是开心的事情。
在当我走到里坡的时候,顿时之间,碰巧遇上刚从上高屋亚公厅才祭拜了祖宗的运荣哥,他刚回到里坡。就是在他所建做好的新屋的大门口处时,便与我热情地打了一声招呼。
随后,我便一块跟着他,走进到他在里坡所建做好的新屋里去。然后,我便指着对面的田垌当中,正在四斗种的一个田块上,埋头进行抛秧的亚七王科的两个儿子,顿时之间,无限感慨地说了一句:
“唉呀,这个世道真是大变样了,就连刚刚才十岁左右的孩子,都学会了耕田和插秧了……”
你可要知道,我的言下之意,并不是在赞扬这两个孝他们的能干。而是说到,在当今所实行的这种抛秧新技术的出现,真可是令我从来也所料不到,竟然,今天在农村的水稻栽培上,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的这个地步了。
突然之间,只听到在运荣的嘴里,竟然冒出了一句几乎令我快都将要忘掉了的一件往事:
“亚飞叔呀,其实,现在所谓‘抛秧’的新技术,跟你过去在生产队中,所搞过的‘墩子秧’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如果,要是当年能够具有今天的良种和肥料的话,也一样能够获得像今天的这种产量的……”
霎时之间,经过运荣这样一提及,便似乎又让我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场进行‘墩子秧’试验的情景中去。
你可要知道,在这里,我之所以要超前地进行描述那些原本还是应该在以后的卷中,才会进行描写到的一些小故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不过就是如此罢了……
大家可要清楚地知道,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在每年的早、晚两造的水稻,全都是采用这些几千年以来,祖先一贯都是实行播种、育秧、铲秧、插秧的传统方法。所不同的就是,只对于其中的一些技术上的细节上的问题,进一步加于适当的改进罢了。
但是,就是还在我小时候,曾经亲眼看见过,并且还一起“玩”过有一种在我们家乡采用过的,其实也就是祖先们所流传下来的“点田”的方法。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年这种“点田”的方法,它的全过程大致是这样地进行的:
首先,将一种叫做“甲根”的水稻谷种,进行浸泡水之后,待其出芽约有一个谷粒长了的时候,便和肥料(通常是猪鸡屎、花生肤、骨粉、鱼骨粉、草木灰等之类的精肥。)一块充分地进行搅拌均匀之后,再将所要进行“点田”的田块当中的田水基本上全部都放干。并且,用耕牛将田块耙成为无水的浆糊状。
然后,就在自己胸前挂带一个所谓“点播器”。实际上,就是将安放已经拌好了的稻种和肥料在这个“点播器”内,再用人工的方法,细致地使用左、右两手,不停顿地在田间来回地进行均匀地“点丢”,一直不间断地进行下去……。
你可要知道,“甲根”这种水稻品种,在早稻进行“点种”收割了以后,晚造就让水稻的稻秆头,继续留在稻田当中,到了晚造时,只要再继续进行施肥、灌水。这样一来,到了晚造又继续可以进行收割的了。
虽然,这种水稻其产量是比一般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稍微低了一些。但是,它那省工,且成本又较低的这点优越性,还是取得了当年人们的普遍看好。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是在我才刚满七岁多的童年时候,我还曾经在三、四里外远的山塘的那些山冲田中,一边帮忙家里进行放牛;一边利用放牛过程中有些空闲的时间,便偷偷地跟着大人们一起,进行学习过这种“点田”的方法。
一时之间,我便对“点田”这种玩法趣味横生起来,总是感觉得还真的是很好玩。同时,我还常常像大人们一样,偷偷地下到田间当中,干脆一起跟着大人们进行学习插田的这门手艺。
也许,是由于我从小就悟性较好。因此,自然而然学习这些眼看功夫的手艺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地快捷省事,简直是到了无师自通的那种地步。并且,插起秧来让我插得又直、又匀、又快。
所以,便就在这无形之中,常常会受到大人们进行表扬一番。难怪四伯媄和前来帮我们插田的九姑,都总是当众赞叹我是“插田好比鸡叮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