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学生来访师
刹那之间,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陈年往事,瞬间,便在我眼前像云消雾散般地消失怠尽,又让我返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此时,站在我面前的陈正端,跟十多年前那个黄毛亚头“假小子”的“亚端七”,已经判若两人。
现在站在我眼前的她,已是年过三十的中年妇女,从她丰满的前胸..和肥大臀部的体形上,就准确无误地判定,她已是个已婚多年的女人了。
从她言谈举止上也明显看出,她显得比青少年时代更为庄重与成熟。现在的她,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那种让人畏惧和“天不怕,地不怕”的鲁莽和凶狠。
“亚飞老师,我有个侄儿在你班复习,我想了解一下他在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如何,麻烦你介绍一下……”
话音刚落,她含蓄和温柔的眼光老在盯看着我。随后,她将她侄儿名字,告诉我知道。
于是,我将手提袋子里放的那份期末考试成绩排名表拿了出来,并当场告诉她,他只是排名表的第32名。
但她给我侄子的姓名并非陈姓,而是朱姓。顿时之间,我觉得奇怪,但初次见面不好意思盘问她。我们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又无所顾忌地聊谈起来。
突然之间,她倒落落大方反而问起父亲近来的身体可好时,我悄不言声地偷偷斜看了她一眼。
一时之间,似乎感到她的神情和脸色显得有点异样。她似乎是感到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老师我父亲。但又不好意思明说,只是随便问了一句就默然不语了。
此时,我似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她对那场让人不堪回首的“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自己过火的言行,已经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忏悔之意了。
于是,我有意识地在初次见面不再提起这些不堪回首,且又让人心痛欲绝的“”运动中的往事。
要知道,经过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和当今时代,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许,她早对当年令人生畏的过火言行,已经有所认识甚至忏悔了。
毕竟,在动荡不定的年代,她只不过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大家都自觉地听从伟大领袖的号召,做过或说过一些过火的言论和错事,这也是情有可原谅的,没有什么可以怨天怨地。
要懂得,他们当初都是怀着一股满腔的革命热情的初衷,紧跟形势,积极参加到这充轰烈烈的“”运动中去。结果,最后却反而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被人当枪使。
但作为红卫兵小将,要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去认识错误就算了,再也不必要去多加追究和纠缠。
毕竟,我们对于这些还未成年的红卫兵小将,,允许他们犯错误,更允许他们改正错误,再重新做人。
有诗叹曰:
不堪回首陈年事,饱尝多少酸甜苦;
年幼无知如何做,愧恨跟人走错路。
说着,说着,就一块出到初中部的校门口处。
此时,她突然问我:
“亚飞老师,你们老家搞分田到户了吗……”
话音刚落,我觉得她突然问起分田到户的事时,我奇怪起来。她为什么要问此事呢?
于是,我便对她实话实说:
“不错,是分田到户了。”
“亚飞老师,我现在旺茂公社工作,如果你需要化肥我可以批些给你……”
一时之间,我听她这么说后,高兴地回答道:
“要呀,现在正是早稻追肥时候。我要一包,家在农村的化学老师林为忠也要一包……”
刚说完,她马上从衣袋里掏出笔记本,再从笔记本中拿出两张化肥票给我,每张票额是100斤的尿素。
顿时之间,天上飞来的大好事对于我这个毫无门路的“教书匠”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真让我喜出望外之极。我翻票后面发现有陈正端的亲笔签名。
霎时之间,情不自禁让我心中大喜……
随后,握手告别时,她脸带笑容对我说道:
“亚飞老师,今后你要是有什么要帮忙,你可随时随地找我,只要在我职权范围内我一定尽力而为。最后,请你代我向你爸妈问好……”
她最后所说的一句很是恳切的话语,“请你代我向你爸妈问好……”,一时之间,她说得声音很是低沉,让我几乎一点也听闻不到。
此时,我发现她的双眼上,似乎像有两颗晶莹的泪珠儿快将淌下……
星期六中午时候,我约好家在合江的林教头一起回家。于是,两人坐上自行车,高高兴兴地一溜烟就回到了旺茂化肥仓。
不多时,我们买好了化肥后,马不停蹄坐上自行车,驮运着那100斤的尿素,兴致勃勃返回老家去……
有诗叹曰:
革命小将做错事,是非曲直要反思;
小恩休表心意,脱胎换骨走正路。
到了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一充轰烈烈对“”运动的“处遗”问题。同时,对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在十年“”时期,所有事实确凿的的冤假错案,一律要给予彻底平反。
与此同时,还对已新提拨年轻的领导干部,要逐一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在“”时期爬上了领导岗位的“三种人”,一律要从领导岗位上清除出去。这是中纪委的严令,谁也不能例外。
后来,我听传说,陈正端正是属于在“”时期,一步登天爬上了县领导岗位的“三种人”之列。最后,,,降为了供销社的一般职工。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了。听人说,因为她犯下了不治之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但在离开人世时还不满四十岁。她是在十年前就嫁给了朱贤畅的儿子,但却一直没有生养……
唉,陈正端的短暂一生,曾经是博白县内出席十大代表,是县内少有的风云人物。现在回想起,如果要是没有发动那场不该发动的“”运动,也许,她最后结局并非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
但是,她造成这种悲惨的状况,除跟客观原因有关外,更为主要的是与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主观因素关系也是更大的。
因此,有个伟人说过,从来也没有什么“自来红”,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地改造自己,才能使自己在前进道路上不会迷路。陈正端短暂一生所走的道路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因此,她最后的悲惨结局,正好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上面,我所说到的事情都是后来才发生的,本来这是后话。但在此有必要提前对读者说说。
有诗叹曰:
人生道路要走正,是非功过要分清;
,罪有应得谁可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1981年的5月份……
一天下午,当我从床上起来,正准备走出房间到大礼堂补习班上去看看。
突然之间,听到一声很熟悉的东平一带的新民话的喊声:
“王飞老师,有空吗?我们是1978年考上龙中的几个同学,早想来看望你了。但学习一直很紧张,没有空闲时间,一时来不了。现在,我们想趁着今天是星期天,利用下午到你这里坐坐,聊聊……”
话音刚落,我一眼看上去觉得好面熟。猛然想了起来:
“啊,原来是胡村严化映老师的儿子严小明……”
要知道,在良荔初中我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