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风雨人生路 > 第1106章 难得照张全家福

难得照张全家福

8月27日上午,当面授完《数学分析》最后一章,归心似箭返回东园饭店,到四楼405号住房捡拾好随身携带行李。然后,和来参加面授的师范庞采福、旺茂张九林、亚山冯宝华一块下到一楼服务台,跟服务员办理好退房手续。

于是,大家到饭店餐厅处,用前几天买好的午餐票,从窗口处捞到饭菜,就随意坐在饭桌处吃午饭。

随后,我们这帮博白学员一块走到东园饭店附近公交车站,坐上1路到玉林总站的公交车。不一会儿,大家很快来到总站售票大厅,很快买好返程的车票,按时乘坐上返回博白的班车。

最后,我从博白汽车总站返回教职工食堂楼上家里时,才三点半钟。

当我将带去的行李放好在房间时,就准备出门去。此时,只见小六妹和小八狗匆匆忙忙从师范跑了回来。

,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道:

“爸爸,你回来啦!刚才爷爷要我和小八狗马上跑回博中家里,在你一回来到就要我马上告诉你,立刻换一身好衣服,注意打扮一下,来到师范。再和全家人一起出到博白照相馆照张‘全家福’的照片……”

她的话音刚落,紧接着我就马上追问起六妹说道:

“六妹呀,家有哪些人回来参加照相呀,跟我说说,怎么这么急呀……”

此时,小六妹就一五一十,且有板有眼地将她所知道的一切,都全部告诉给我知道:

“你去玉林参加函授学习第三天,亚伊姑就带着亚晓和亚明从南宁放暑假回来了;前天,亚尹姑又带着亚英和亚媛从北海上来。这样,他们就先后都一起在师范校门口的房间里住。我和小八狗只好回到这里住了……”

此时,我心里却忐忑不安地暗地里在想道:

“唉呀!也难怪,自从1978年春节全家一起曾经在凤山团聚过一次,转眼间,已经足足三年长。从此,就再也没有一起团聚过了。今年春节又一样是没有时间相聚,这对于爸妈他们老人家来说,是多么的期盼啊……”

顿时之间,当我一旦想到这里的瞬间,心中完全明白过来,为什么父亲要在暑假全家团聚的原因。

原来,爸心里早就暗中考虑好了,干脆利用今年暑假期间,全家一块集中在博白县城团聚。并趁此机会,照一张‘全家福’相片,以此作为全家在“改革开放”后,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张难宁可贵的纪念照。

顿时之间,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从父亲平生以来种种表现上看,这一定是一贯都很喜欢照相留念的爸爸主意无疑的了……

要知道,父亲他老人家看到了今天自己的几个子女们,个个都有出息了。不仅为他争回了一个好面子,也是显耀他完成了人生中,一件梦寐以求的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情。

另外,能够三代同堂地一起照一张“全家福”的照片,日后张挂在客厅的墙壁上,让他每天都能够高高兴兴地看上一眼照片上分散各地的儿女孙辈,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无限欢乐和自豪……

有诗叹曰:

面授结束返家中,全家团聚心轻松;

父母年迈盼多见,三代同堂乐融融。

顷刻之间,我迅速地换上了一身白色的长袖上衣,和一条兰色的长裤子。然后,瞪大眼睛,对着办公桌子上的圆镜子,用手中拿起的木疏子疏了几下松乱的头发。随即,再面对着圆镜子,小心细致地反复看了好一回。

顷刻之间,自已感到算是比较满意了的时候,才迅速地离开了房间,并将门关锁起来。然后,便跟着小六妹和小八狗姐弟俩,一块来到师范学校。

此时,小六妹和小八狗带我进到了师范大门旁边的小房间里时,首先,便是听闻到在房间里,伊妹那甜甜的问好声:

“飞哥呀,你前去玉林参加数学函授的面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呀?我们已经回来了好些天了,都仍然不见你的踪影。后来,听妈说起,才知道你是去参加函授大学的面授学习了。因此,我们在此等候和盼望你早点回来……”

要知道,兄弟姐妹之间,往往都是跟出生相邻的弟妹比较有着深厚一些的感情。也许,这与小时候他们两人之间相处时间相对比较长有关系。正如古人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许不无关系。

“亚伊,我在去玉林学习之前,爸就已经跟我说起过,你们要在暑假期间回来大家一起团聚的事情了。碰巧,和我要去玉林参加面授一个星期的时间矛盾。因此,今天中午面授一结束,我归心似箭马上乘班车回来了……”

霎那之间,我发现此时坐在旁边床沿上的伊妹,恍惚似乎渐渐变回到了小时候的“小伊妹”一般……

瞬间,童年时代那天真活泼,且又童贞可爱,简直像“跟屁虫”般地形影相随的“亚美二”,瞬间,又出现在我眼前。似乎还不时地听闻到小伊妹正“飞哥长,飞哥短”地亲密喊着她的飞哥。

要知道,小时候凡事我都会呵护着自已的小伊妹的,经常都是形影不离跟她在一起……

记得,1948年我首次离家和她步行同去博白,直到解放前夕的1949年秋才回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她在父亲“又当爹来又当娘”般地照顾我们的成长;在1951年秋,伊妹八岁才上三里路远的良村小学念书,每天早上我都在陪伴她前去;1952年秋,每到周末我从东平中心校回来后,;又在1952年年底,在坡嘴村叶五哥陪伴下,三人步行半天来到达凤山初中,跟随父亲一起生活;但在春节期间,父亲去南宁参加思想改造学习班没回来,兄妹俩又只好相互关照地过了个丰盛的大年;1953年春,我和伊妹都转到谢村小学了,她念初小第四册,我念高小;1954年秋,当我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考上凤山初中时,她已进入初小的毕业学年了;1957年,我和她,都分别被保送到博中和凤中就读。真是可谓“双喜临门”,顿时之间,全家老少个个都高兴万分……

突然之间,伊妹兴味盎然的聊谈声,将我从短暂的回忆中马上拉了回来:

“飞哥呀,几年不见,你从大队初中,转眼间,竟然到了县重点中学博中来任教。真是一步登天,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我们都为你的进步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骄傲。‘高中毕业教高中’,实在罕见,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顿时之间,伊妹这一番肺腑之言的真心话儿,完全没有半点吹捧的口吻。

要知道,我过去的一切,她很清楚。她也曾经为我坎坷的人生,感到无比婉惜和同情。今天,我经过不屈不挠地顽强拼搏,最终走到这一步,怎能不令她感到欢欣鼓舞呢……

此时,我情不自禁地说了早就蕴藏在内心里,想要说的一番知心话。今天,终于有机会说了:

“能让我们全家老少有今天,全是小平同志。要不是粉碎小平同志重新主持工作,在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那会有今天呀……”

此时,正在旁边的尹妹,一边在给小亚媛喂乳;一边在频频点头。

不难看出,虽然她嘴里不明说,其实,她内心里是十分赞同我们的观点和看法的。

有诗叹曰:

哥妹相逢话儿多,孩提影像一闪过;

倾诉各自肺腑话,感恩时代这般好。

“伊妹,亚晓和六狗他们都去哪玩了?怎么总是不见他们踪影……”

伊妹抱着刚三岁的亚明在怀里睡着了。此时,也许是我们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