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一部卷一:09章 乡村的困境

第一部卷一:09章 乡村的困境

推荐阅读:

第九章

夏天到了,塞北地区原野上的庄稼长高了,随风摇摆,连绵不断,似海浪起伏。更美的是河沟山谷阴坡上到处开满了各色小野花,远远望去,像碧绿的大地毯上绣着五彩花朵,满眼绿意轻轻流入云际。夏天是成熟的季节,走近看,庄稼人精心积植的小菜畦里种着各种小蔬菜,西红柿、茄子、小白菜、嫩绿的黄瓜,筷子长的豆角,有的悬挂在枝蔓上,有的躲在叶子下乘凉,有的歪在枝蔓旁躺着。盛夏的地头,碧绿的油菜花地,谷黍长得正势头强劲,今年雨水充足,不像前年的那场秋雨,不下是不下,一下就没完没了,形成了大灾害,李子林和孙金玲正有说有笑地在自家的承包地里锄着二遍地,种地日子虽然苦点,但两人在一起劳动干活还是很快乐愉悦的。

李家湾村支书骑着自行车来到地头起喊子林,说杜书记打电话到村里,让他找到李子林说马上到乡里有事情。今天是星期天,难得休息,至从杜书记来乡里当领导,提倡什么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只要他四处转悠着,看见有乡干部不在乡里呆着,就不分时间召开各种名义的乡扩大会,会议中心议题是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搞得大家心里很不舒服但也只好适应,前天开党委会,大伙提了劳逸结合的建议,杜书记怕时间长了党委班子成员对他意见大,如果群众基础不好会影响到他的前途,便这周让大家正常休息,这还没休一天,又咋样了?子林一边犯嘀咕,一边骑车到了乡里。

杜书记正等着他,并告诉他副乡长胡志刚今天骑摩托车下村里跌断腿了,他分管的畜牧工作需要子林暂时代理一下,因为剩研会有个养殖致富项目正在县乡选址选地,经上级部门有人介绍,推荐了他们乡来对接此项目,所以他们要准备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杜书记拉了几条要点和要求并让子林马上着手组织项目材料,他去县里听取县里关于此项目的意见和情况。

胡乡长出车祸?这个毛愣的年轻副乡长才来乡里工作一年多,听说他是县里某领导儿子,下来锻炼镀金的,只分管畜牧扶贫工作,当别人还骑自行车时,他却自己买了个摩托车,金城100型,挺洋气,所以县上有人打趣说笑他是:骑着摩托挎着枪,村村都有外母娘。

子林侧面找乡里人员一打听,原来昨天上午胡乡长按杜书记指示,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到村里选看养殖户来采点,准备承接这个上面来的养殖项目,快中午时在一户磨豆腐的人家撕豆腐皮就二锅头喝了几口,中午天热犯困,他骑的快,路上一对锄地下地回家的老婆老汉正赶毛驴车走着,他躲闪不及,骑在人家毛驴车上,把毛驴惊了,赶车的老汉老婆摔下毛驴车,跌了个四仰八叉脚朝天,撑破脸,黄土淤血蹭了一脸,而胡乡长的摩托车横裁在毛驴车上,车轮飞转着,油箱的油流了一毛驴车,毛驴惊跑了,他人飞出去跌在沟渠里,腿断了,送到了县医院治疗,好在那赶车的老俩口只蹭破了脸,身上无大事,家人和乡村干部赔礼又赔情,人家才不追究,俗话说伤筋动骨三个月,吴乡长半年内上不了班了,这样子林的工作担子又重了。

剩研会五人考察组来到了乡里,加上一起来的所谓领导和负责人三辆小车一行有十多号人浩浩荡荡地开进乡政府大院,本来院子不大,最后还得停在乡门口乡道上,下地干活的老百姓以为来了什的大官了,都围着看,最后乡里还得专门派人看护车辆,说明情况,老百姓才不以为然的散开了。

材料组织汇报工作很重要,然后是接待工作。乡里准备的充分,材料数据和社情表述符合现情,加上杜书记的决心和酒功,上级陪同来的干部热情,使整个承接此省级项目对接工作很完整,考察任务圆满进行,送走了相关部门领导们和考察组一行,杜书记很兴奋,自鸣得意一番,和参与此项工作的乡镇干部职工说:“众弟兄辛苦了,年底给大伙发奖金,大娘总得有个心。”大家也不知道大娘是个什么心,反正次次检查考察都是突击一番,好赖结果让领导高兴,不至于白忙一场甚至还要挨骂。

这个扶贫项目竟然是海狸鼠特种养殖。剩研会的所属公司与张家堡乡签定了养殖海狸鼠的合同:每对鼠交押金100元,管理费30元。公司承诺以90元一对回收种鼠,合同期为3年。这个比兔子大些的动物好像成了精的耗子,油光毛亮,老人孝见了都吓得后撤,听说肉可食,皮回收,于是原来一些准备签订协议的农户不要了,好说呆说做工作,留下三分之二的农户试养。子林家里种地,也要领头试养,金玲死活不要,经过向乡村宣传动员,有30多户签了这样的合同,共交纳押金30多万元,公司与养殖户承诺兑现的现金是300万元。

孙子豪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担忧,打电话告诉子林,让他注意老百姓的认识和反应,也让他不要盲目地跟风,有可能是炒种,现在上面有好多虚假的不切合实际的致富项目,假借上级权威部门打着扶贫开发的名义炒买,如果涉嫌非法经营坑农害农,引发群体上访,后果很严重。子林心里一惊,便向杜书记请假,陪母复查身体为由,推出代理的扶贫工作。杜书记正热衷于今年的是这项特色工作,没有注意到这个风险意识,正大谈特谈这个项目带来的预期收益,所以他亲自挂帅主抓了这项工作,准许了子林的请求。

随着养殖时间推移,该乡郭家店村民郭俊山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海狸鼠一夜之间从近百元价格一只变得一文不值。家里贫困的郭俊山四处向亲戚借了3000元投入进去,原来海研会来收了两次鼠,一次付了300元现金,一次打了500元的白条,后来就没兑现。春节刚过,他的鼠都长成了,海研会按协议该来人收鼠了,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忽然就听说不收鼠了。郭俊山回家把这事给妻子一说,妻子急了。第二天郭俊山一大早出去了,回家一推开门,一股农药味冲鼻而来。他老婆躺在那儿,口里吐着白沫。急忙送到医院抢救,他女人醒过来后头一句话就对郭俊山说:“让你先看别人家咋养,你非要养,现在赔了吧?”郭俊山家种着10亩多地,靠天吃饭,今年雨水少,第二茬作物到7月中旬还没种上。种地只是糊个饱,家里全靠他在外面铰羊毛去挣点钱,一年挣个二三千元,供孩子们上学。而现在养鼠赔了三千多。三千元对于这样一个农家意味着什么?郭俊山泪流满面,颤抖的手里抖擞着那几张分文不值的白条,嘴里反复念叨着天灾人祸四个字。

还有个高堡村养殖户阴计,他们四兄妹商量着找一个生计,全家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进了80对海狸鼠,成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合同是签定后押金种鼠加上养殖场建设,一次投入1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小鼠一窝一窝地繁殖出来。圈里都放不下了。海研会开始打白条,然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了。头一批进的母鼠都进入繁育的高峰了,个个都怀着孕,这鼠多得杀都杀不了,扔都没地方扔。一个月光人工饲料就得近千元。阴计四兄妹扛不住了,就往省城跑,可上哪也找不着人,打传呼给相关人员电话手机全关了。阴家兄妹损失了至少10多万元,手里还有交了鼠没付钱的10万元的白条子……,这些受损失的养殖户,大多是贫困户、农民、岗、妇女甚至是病残者。他们或者倾一生所积或举债借贷,海狸鼠使他们的生活是雪上加霜。

周边有乡村的人发动他们曾自发的到省城考察都看不出破绽,他们正是认准了“省工作部主办”的海狸鼠研究会不会是骗人的。 一看什么都是真的,营业执照和报纸上的一样,这里的领导也和报纸上一样,于是大家就定下来养这个鼠了。每个海狸鼠养殖户一样,他们的手里都保留着一份合同,和合同附在一起的是海研会的社会团体登记证、公司的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它们看起来非常正规。强烈的致富梦想使大家认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