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一部卷二:48章 争议家经难

第一部卷二:48章 争议家经难

推荐阅读:

第四十八章

几声春雷、几阵细雨、片片新绿,苏醒的塞北大地一片生机。在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的黄土田野里,在喋喋喔喔的吆喝驱赶大牲口种地声中,农民们播下新一年里的希望。正是在这黄土地上奔波的骡马毛驴,忙忙碌碌的农民,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构筑着千年来的田园农耕生活。

子林把家里的地和他爹娘的地春播完就到乡里上了班,他也是个拿笔杆子的人,力气不大,更不是个庄稼好把式,干农家活力气还不及他六十多岁的老子李德贵。每年春播夏锄、秋收冬耕,他也是勉强拼全力干着,金玲常心疼他说:“要不是有个工作,自个能把自个饿死。”

县委按照干部年轻化同时加大妇女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今年对基层乡镇主要领导进行了一次调整。张家堡乡原乡长因为岁数不小了,回到县计生局当局长了。杜毅夫继续连任书记,尽管他也找县委冯世昌书记表达个人想换岗的想法,但考虑到他到基层工作没几年,原乡长又需要调整,还需要他继续留任,同给他所在乡政府配备了一名女乡长贾亚芳,她是县妇联主席,也是年轻干部,所以还需要他传帮带一程,工作任务并不轻松,杜毅夫只好安下心来继续他的乡镇工作。

贾亚芳刚三十三岁,性格泼辣,干事风风火火,从小是在贫困农村长大的,上完初中后没有考上大中专院校就在家劳动了半年,后来县职教学校从农村应届毕业生招生,她来到县城上职教学校二年,毕业后又保送到市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黄天庄乡农技站任技术员,一干就是三年,因为在当时当地算是学历较高,工作能力强,后来转成乡妇联主席,副乡长,后来提拔成县妇联主席。她的男人马志峰和她是大专同学,毕业分配到县农业局当农技员,因为农业局干部职工太多,他整天无所事干,便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去省城找同学打工去了,据说是在一家大型养殖场当技术员,工资挺高,俩口子两地分居,贾亚芳性子要强,做工作总想不甘于人后,方方面面都想出人头地,可怜的孩子扔给婆婆家几天,娘家几天的托管着,马志峰一月回来一次,因为孩子和家务事俩人见面不是吵就是嚷,甚至于摔摔打打,家俱家电破损的挺多,后来马志峰躲着她很少回来,夫妻感情冷淡,有时候她一个人在家憋闷的厉害,就喝酒浇愁,放声大嚎,惹得左邻右舍经常跑过去告诫她注意影响。因为孩子看管问题,她曾抱着孩子去农村的婆家闹事,把婆家窑洞的窗户玻璃用石头砸的烂碎,把孩子扔下就走了。婆婆抱着哭闹的孙子在她背后满街乱骂:“什的人瞎枯了眼,这种母老虎还能提拔当干部呀,”一度婆媳关系紧张,成了了解她的人们议论焦点。后来随着她的年龄增长和岗位提拔,组织上和主管领导多次批评教育她,她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合适地方,于是主动和婆婆示好,把孩子接在身边,让她母亲帮着看管。母亲日常老和她说:“一个女人照顾好家,教育好孩子是首要任务,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要那么多的样子干什么呀,地球没了你照样转。”

听是听,干是干,她仍旧把满腔热情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男人并没有多少上心,马志峰依旧按常规回来尽尽义务就走,他娘在村里常和村民们坐街时说:“我家小子马志峰心里可苦的了,有家跟没个家一样,就是个孩子拴着呢,要不早出家了,”这话越传越大,一时人们对贾亚芳不好的名声在坊间传播发酵着,社会上对她有了各种说法。

在县委常委会上议论干部人事问题,当组织部把拟任名单发到各个常委手中时,贾亚芳的安置问题自然而然成了各常委们争议的重点,有几位老同志坚持说贾亚芳的素养不够,自制力不强,任乡镇主要领导容易冲动,怕引起更大的社会杂音。妇联主席这个岗位工作量不大,也没有太多直接面对社会矛盾的问题,可以让她在妇联岗位上再多呆几年磨炼磨炼再放下去。但更多的常委说我们看干部、用干部要看主流,不能要求全能全才,只要德行没问题,年轻干部有点出入,也应该允许她们来改正机会,下乡镇锻炼,正好接受直面群众的教育,对干部培养成才是有利的。贾亚芳作为女同志,工作干练,主动争先,社会活动活跃,举办了不少大活动,看干部要看本质,贾亚芳同志的优点还是很多的,起码在妇联岗位上是称职的。争议归争议,关焦是看县委书记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县委的意思,是绝对的权威。其实在名单提交常委会之前,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等四五人组成召开的书记碰头会就提前酝酿了人事问题,同时还征求了县人大主任和县政协主席的意见。为了能正确反映出用人导向,县委会分多次来审查干部使用问题,就是一次把好关,确保常委会能顺利通过,对贾亚芳如此关注也超出了冯世昌书记的想像,一个妇联主席的转岗会引发这么大的讨论,何况只是平行交流,不是提拔。

他听着大家的讨论,看着每个常委的脸色,脑子转动着,最后他说了自己的观点:“团委、妇联也是年轻干部的摇篮,我们一定要加强年轻干部、妇女干部的转岗轮岗,到基层培养锻炼成才,这是符合中央对干部使用规定的,现在县里干部队伍老化,干部状态循规蹈矩,四平八稳,遵循中庸之道,对干部队伍形象损害很大,更不利于兴安县的发展事业,我们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帽子很沉呀,干部队伍没有活力和动力怎么能推动全县脱贫致富呢?我想的是只要我们的干部还有底线,工作上要劲就要给她们机会,不能一棒子打死,凭印象取人危害大呀。”

冯世昌书记只是从他近年来对县里干部管理教育上存在时弊上有感而发的多说了几句,并不是给贾亚芳使用问题上定了调,但大家以为他很认可贾亚芳,便不再发表言论了,一致通过。会后导致很多人猜疑贾亚芳和冯世昌有什么关系,甚至有好事之人从侧面了解到贾亚芳的成长工作经历后,猜测说是贾亚芳大专的老师是冯世昌爱人,多年来贾亚芳在冯世昌家里走动过,一直有私情交往。反正县里的大事尤其是干部人事上的问题多少要有点根底,要不说破天也没多少人来相信。

冯世昌听到一些对他的议论后,也有点觉得自己在常委会上说的话有了误导,有点跑偏,好在尺度不大,看来在没有同志们之间真挚的相互信任,统一的高度认识基础上,作为县委书记,这个全县的一把手,切不可轻易说话,一言九鼎呐。不过他爱人确实是在市农业专科学校任教,可和贾亚芳是不惯熟的,他只好无奈地摇着头。他找来组织部长同他一起对转岗交流的干部进行了岗前谈话,对贾亚芳谈话时并没有照惯历公式式的说教,而是重点强调了组织上对她的使用是经过认真讨论的,语重心长的告诉贾亚芳,县委考虑让她和杜毅夫书记搭班子,俩人是互补的,杜毅夫书记沉稳善思,她工作积极主动,杜毅夫刚下乡也冒进过,但改正很快,久旱条件下农民增收模式搞的就不错,希望她下去好好配合杜毅夫书记工作,搞好团结,把张家堡乡这个贫困山乡趟出条发展路子来。

县委一把手亲自找她谈话并交办了这么多的任务,贾亚芳热血沸腾着,她内心激扬着工作的激情,下乡镇当乡长锻炼几年再当个书记,趁年轻进班子当个副县长,在老家来说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啊,这是她内心潜藏着的生活目标,也是她工作的动力,要求进步本身没错,可是和面子功利挂钩就偏了,贾亚芳内心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当干部的思想底限和素养内敛是多么的重要。

包乡镇的县委领导把贾亚芳送到张家堡乡,召开乡党委会议,宣读了县委对张家堡乡主要领导调整的文件,贾亚芳会上表达了个人一定要加强团结,好好工作,争取工作全面争先进。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说干就干,贾亚芳一头扎进乡里,平时不回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