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二部卷一:09章 离别情长

第二部卷一:09章 离别情长

推荐阅读:

第九章

清明过后,塞北大地回暖速度明显加快,尽管还有黄风夹带着沙尘雨雪不时的来侵扰一下,但雨雪一落地就消融了,风驻停了,扬尘也落地了,太阳一高照,风吹过又是一个清朗加清爽的天空。

天安县城兴安镇一条老街上依旧是人马涌流的老样子,这个县城十多年来变化不是很大,放眼望去,几条灰白的马路穿过一大片接着一大片的红灰瓦房,就像一个刚出土,沾满了泥土的大陶罐子。县城周边环绕着三条细河流,河水中有磷光闪现。在县城南的一处高坡平台上,县委书记冯世昌书记正注目凝望着这片熟悉的区域。

此刻,冯世昌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今天一大早,他没有带秘书和司机来这里,而是一个人大清早从县委机关步行来到这里,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今天本是平远堡乡西峰山举行传统奶奶庙会的日子,一大早有好多的人前去凑热闹,庙会香火很旺,据说相当灵验。平时还有很多市里来的人携带家眷前来上香,末了还要让县里各关系部门请吃安排,惹得好多单位领导心里不痛快。平远堡乡领导昨天也试探性的邀请冯世昌书记视察工作前去观瞻,但被冯世昌婉言谢绝了。他只是像往年一样提醒他们一定注意信仰影响,加强庙会安全,并且说他有事去不了。

他确实有事。昨天下午,市委书记高波找他谈话了,考虑到他在天安县从县长到书记已经工作了八个年头了,市委决定对他进行了组织调整。也就是说,他要离开天安县了。对于这次突然的组织安排,冯世昌确实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原以为怎么也得等到换届以后的事了,这些年来,他从四十多岁踏入这片土地,经过八年的工作历程,深深的把全部情感溶入到这方热土中,他能把县志记溯的大事要事记在脑中,对全县乡村干部了如指掌,对风情地貌、人文乡俗、民间故事等等博闻强记,正如他自己多次大会上自诩为一个标准的“天安人”。

在这个县八年工作中,他自己不断卑微放低自己,在大会上多次对干部们讲:县以下的干部就不是个官,千万不要以居官而自傲,那些官本位和潜规则的东西就不要整天充斥在脑子中,那些旧制下的意识东西对现在的干部是有很大危害的,要把自己做为一个普通人,用担当和责任意识来服务全县,服务于人民,告诫干部们要在生活方式上低于百姓标准,要有公仆情怀,要有基石作用。经常在会上引用MZ东等国家领导人对干部的定位用语来提标准要求,很多干部背后说他是“马克思老太太”,应该去党校教哲学。因为他在大会上很少提及发展经济的谋略和路子问题,也许因为自己真是“老三篇”了,而不适应新形势被下课了,冯世昌突然被自己这个荒谬的想法吓了一跳,自己是不是心里在妄想非议组织呀,这可不符合党性修养标准,不够党员基本素养,他抬手轻抽了自己一下嘴巴,苦笑了一下,才发觉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打湿了整个脸面了。

他才发现,当一个人真正面对进退留转的时候,是多么的纠结而难堪呀。这些年了,他曾对上百人次的干部进行了正确面对进退留转问题的面对面谈话,那是面对别人,现在轮到他自己了,换位思考却是这般心境,可想那些同志也曾像自己现在一样的苦闷啊,他不由地对过去不细致、欠缺人性化的思想工作而自责起来。

他大衣口袋里的大哥大移动电话响了起来,他掏出来一接,原来是秘书发现他不在办公室,问他吃早点不?他才从迷茫困惑中转过神来,这时晨阳已经高照,大地一片温暖,晴朗的天空下,这片土地显得多么的有活力。他长舒了一大口气,对着空寂湛蓝的晴空朗诵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勃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冯世昌这个老师范毕业生天生人文情怀重,这一番对天咏叹释怀,他方觉得心头松驰了好多,迈步走下了高坡,向县城中心漫步走着,县城里街巷尘土飞扬,马路和两边摆地摊的人很多,三轮车、摩托车和摩托带动的板车到处嗡嗡乱窜乱响着,没有人注意到这人是个县委书记,财政的拮据,根本没有多少能力来改善这里的人居环境和城镇面貌。除了对主街面上的修整之外,其它的城建方面只能兴叹。冯世昌一到晚上就看着卷柜中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图,却是没有财力能够支撑它来实施,现在变成了一种缺憾,他只能祝福后继者来圆这个梦了。

冯世昌一个人转悠了大半个县城,一看手表已是九点多了,定于十点要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的领导要来宣布新县委书记,于是他让司机来接他赶回县委机关,他留恋的回望着每条似曾熟悉的街巷,从那场连续下雨遭灾到小型企业改制,从市场建设到实地制作规划,从厕所改造到下水道改造等等一幕幕具细工作如过电影般的在眼前浮现,热泪再次从他眼里涌出来,心里默念道:再见,兴安镇,再见,美丽的天安。

带着依恋和怀旧而复杂的心情,他回到了县委大院,在办公室等着市委领导的到来。九点半,市委副书记田原同志和市委组织部三名同志来到县委和他接了头,同时还带来了继任他的新县委书记姜钰同志,看上去这是个刚四十多岁出头的中年人,中等个,一副刚毅、瓷实的脸上仿佛久经历练,烔烔有神的目光透着威严,只有嘴角微翘着,透着一种说不出的亲和力,举止间透着一种领导架式。

田原书记分别介绍了来的相关工作人员,他看着冯世昌有些伤神的脸色说:“老冯,咱们都是奔五的人了,时代不同了,心就空冷了,但咱们不能服老,要重新燃起工作的激情,到了市里新的岗位,还得走一站热一站呀。”

冯世昌马上说:“那是,那是,革命干部是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我坚决服从市委的决定和组织上的安排,不能讲私德,和组织讲条件。”

田原书记点着头,感慨的说:“老冯啊,经过几年组织上对你考评和上下的评价,你是个敬业、踏实、本分、有底线的干部,天安县这些年来的稳定和发展也离不开你的勤奋工作,市委是看到的,现在根据工作需要,新的岗位更需要你这种精神和干劲的,所以市委经过慎重考虑,把你这员老将放到新的平台,是有新的考虑的。”

“啊?”冯世昌怔了一下,他不能多问,对于新的岗位是什么他是不能问询的,但知道这个担子也许更比现在的担子重,他有些疑惑了,但不能违背组织原则,来打听自己的去向的,人家也不会透露出口风的。

这时,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过来请示,说在招待所大会议室里全县各科局干部都到齐了,就等领导们就位了。田原书记笑着对冯世昌说:“老冯啊,自古就是伤离别,请别掉眼泪,革命人是不怕儿女情长短的。”又对姜钰说:“就看你闪亮登场了,我俩是该退场的时候啦。”

姜钰走过来紧紧握住了冯世昌的手,又松开手,张开双臂热烈拥抱了一下冯世昌,没有说话。同志们之间这种真挚的感情也让在场的人心头温暖着。

县委招待所大会议室里,来自全县各乡镇、科局主要领导寂静的坐着,当冯世昌领着姜钰陪着田原副书记工作组一行健步走上台来时,会场上突然暴发出热烈而持续的掌声,冯世昌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又要掉下来,但他强忍着泪珠在眼圈里打转,开始主持了开翅议,向台下的干部们介绍了市委工作组的领导和其他人员,然后把会场主持交给了田原书记。田原书记宣读了市委对县委主要领导调整的组织决定,郑重介绍了姜钰同志的工作经历和成绩,最后代表市委充分肯定了冯世昌同志这些年来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