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二部卷一:22章 天地有根

第二部卷一:22章 天地有根

推荐阅读:

第二十二章

塞北初夏时节,田野里庄稼长势正好,茁壮的青苗尽情地沐浴着初夏的轻柔,虽已是初夏,但风中不免夹杂着丝丝凉意,太阳散发出的温暖照耀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此时的阳光,并没有盛夏时烈日高照的毒辣,暖意最合适不过了,背阴的新绿和温暖的微风,轻柔地拂着人们的面颊,让人们感受着初夏带给的无尽温暖,犹如置身于夏日草原之中,身心仿佛都得到了净化。

李德贵家承包的荒地栽植着各种杏树、梨树、苹果树等林树,在李德贵、万华叔等村民们精心的培植和养护下,小树迎风轻晃着身躯在晒太阳,显得好惬意。李子安静静的伫立在这片百亩林地头起,凝望着这一大片布满生机的林地。

李子安在组织上还没有正式宣布他到经贸局上任之前,抽空回来看看父母双亲和哥嫂家人,但他这次回来,心情并不怎么振奋,如果亚娟同他一道回来,他才会满心欢喜的,这个亚娟性情近期变得一会欢喜一会忧愁的,总在迟疑和犹豫中徘徊,好像才到了青春叛逆期似的,子安一直小心地呵护着她的那份纯真与善良,不忍心马上让爱情燃烧起来,她却变得无所适从而不自信了。如果她现在站在这一片生机勃发的林地上,肯定会诗情兴致大发的,噫,子安长吸了一口气,想拂去心中的郁结,想到马上面对双亲却提振不起高兴的精神来。

“子安,你多会儿回来的?”随着一阵摩托车嘟嘟声止住,子林骑着摩托车停在了干渠道边,他扬声喊着子安,子安专注的想心思,竟然没有觉察到子林骑摩托车驶来。听到叫喊声,他才回过神来,急忙迎着哥哥走过去,把带回来的东西放在子林摩托后座上,子林摘下头盔回头问子安:“咋就你自个回来了,不叫上亚娟一起回来?这天气多好,正好年青人们出来游玩。”

“噢,亚娟要去电大学习去,挺忙的,等放了暑假再让她来吧。”

子安边说边蹬上了子林的摩托车后座,把买回来的东西夹在两人之间,伸手勾住了子林的腰,子林一踩摩托,哥俩不一会儿回到了他们父母住的老窑里,看着俩个儿子风风火火的闯进来,正依靠在窑洞外窗台边晒太阳的子安娘顿时惊喜极了,过来拉着子安的手张口就问:“孩子,又三个月没回来了,咋不领亚娟一起回来呀?娘可是想这闺女了。”

这家人都这么想亚娟,子安心里真是酸涩的,他告诉娘亚娟要去市电大上学的事,等以后有空闲让她再来吧。

“我爹呢?”子安环顾着院子没见到他爹李德贵的身影。

“这些日子可把你爹和万华叔老俩口累坏了,他们整天就在地里忙碌着,马上就要开始锄头遍地了,弄上那么多的地,又种庄稼又栽树的,他们受不过来了,娘是个废人,帮不上他们,干着急没办法。”子林娘喘着气说,显然她的身体仅是维持着,但子安感觉到他娘不像以前咳嗽的那么厉害了,这说了一会儿话,愣是没听到她咳嗽一声,他心里踏实些。

“子安,你先陪娘坐着,我喊你嫂子过来一起做饭,爹他们一会儿就从地里回来了,肯定是又饿又渴的,咱们得给他们做好饭,回来吃个现成的热乎饭。”子林说完出去了。

子安进到窑里开始洗菜削土豆皮,他娘在堂屋的柜子里不知搜索着什么,好一会儿,她拿着个布包来到子安跟前,对子安说:“孩子,这还是上次人家亚娟给我留下的钱,还有这副金耳环,是素婵给的,娘老了,戴着它没用,你把钱和耳环捎给亚娟,就说娘是给她的学费和见面礼,等你们结婚了,娘也就安心了。”

子安娘说着就把布包塞进了子安的衣服口袋里。子安急忙和他娘说别多心了,亚娟知道他拿回去这些钱和耳环,会把他骂死的,亚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娘这样做反而会伤害她的情面的。子安娘却倔的很,摁着子安的手不让他掏出来,见娘真生气了,子安只好哄她说,他返回去就给了亚娟,并转达好娘的心意,子安娘的脸色才阴转晴了。

院门传来大踏步走进来的声音,是子林一家过来了,金玲抱着白胖的小闺女,边走边“嗷、嗷”的颠哄着,这个出生半年来的小家伙在金玲充足的奶水养育下,白净的脸蛋、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个洋娃娃,进了窑,金玲端着孩子凑到子安的脸前,和孩子说:“闺女,快看看谁来了?是二爹回来了。”

子安放下削土豆的削刀,在身上抹擦了两把手,伸手从金玲怀里掐过小侄女来,在嫩脸蛋上亲了孩子两口,笑着对金玲说:“嫂子,闺女大了肯定是好人才。”

孩子可能因为子安脸上的汗毛硬扎的疼了,张着小嘴要哭,子安娘把孩子抱过来拍哄着,孩子才安生收住声。金玲洗过手过来和子安一起洗菜,她又问子安:“亚娟怎么样,不忙咋不领她一起回来?”

子安只好干笑着又说了她要去电大上学的话,金玲将信将疑的嘀咕了一句:“别是你俩出问题了吧?”

正在灶上添碳架火的子林抬头说金玲:“你呀,有事不往好处想,尽瞎琢磨,咱子安提干了,亚娟还能跑脱了?”

“子安提拔了?成啥了?”炕上正哄着孙女的子安娘停族孩子的声音问子林。子林便把子安提拔成经贸局副科级干部告诉了她们,金玲高兴的冲在奶奶怀里的孩子说:“闺女,听见吗?咱家尽出大干部,你二爹也当官了,你长大了怎么也得当个比他们大的官,最次是个县长。”

“就这么说定了,闺女,按你妈说的办。”子林冲炕上的小闺女喊了这么一句。

“定了啥了?这么高兴?”从地里回来的李德贵一推门就听见子林说话,接嘴问子林。

子安扭头看着父亲,头发稀疏,一脸清瘦,发际都快到了脑后了,黝黑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深深的眼窝陷进去,明显苍老多了,看着父亲的模样,子安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副油画《父亲》,这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民父亲多年来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业,成了他们儿女们精神上的父亲。

子安伸手把炕沿上晾着白开水掉了漆的大搪瓷缸递给了父亲,父亲接过缸子,端在手上捂着,看着子安,张口又是一句:“咋没领对象回来?你俩有点眉目没,差不离就结婚吧,都岁数不小了,过去像你这个岁数差不多当了两个孩子的爹了。”

子林坐在灶上的板凳上,笑着和他父亲说:“那是过去,现在要是还按过去过,那还了得了?那还不得生一个卖一个?”

“看你一天杂说的个什了,爹还是为了子安成家着想吗?”金玲装做生气的样子瞪了子林一眼。

“就是,就是,还是金玲识大体,男人当婚,天经地义,子安,不是爹催你,你后面还有子平撵着呢,你说爹能不着急吗?”李德贵坐在炕沿上和他的儿子儿媳妇够着说话。

“嗯,爹,知道了。”子安没敢高声说。

“对了,刚才你们说什么定了的事?”李德贵好像才想起了进门的话题,喝了几口水就问。

子林把子安换了单位,提拔的事告诉了父亲,李德贵把搪瓷缸放在炕上,高兴的搓着双手,咬着牙说:“那就好,那就好,还是念书有出路,有大出息,要是子平也继续念书的话……”突然他觉得失了口,微微的轻叹了口气,从炕沿底摸出半个烟头就要抽。

子安娘一看老头又要抽烟,着急说:“忍住点吧,小心呛着了孙女,孩子可受不了烟味的。”

“对的咧,对的咧,老了没出息了。”李德贵孩子气的自我谴责着,又把烟头塞进了炕席底。

子安问爹娘子平的情况,老俩口说这半年了也没见子平的影,估计是他揽的活儿多赶活呢。期间子平给老家里打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