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三部卷一:25章 有光明没前途

第二十五章

子安收到子林的来信时,这封信已经搁置了一周多了。上周他陪着闫峰去郑州市管城区考察培训,经过一路颠簸到了郑州城区,发现这个中原腹地除了人多之外没有太多的奢华之气。火车站里外全是南来北往的过往旅客。出了火车站打个车,还得排上老半天的队,怪不得夏玉红处长让他们俩个男同志来呢,女同志来了连路也走不行。闫峰倒是无所谓,车上喝了个小二锅头,倒在卧铺睡了一大觉,也很少和子安交流,他是个把自己隐的很深的人,不会轻易流露出任何无常的表情。

这次华中五省市商务联谊物流形势研讨会在郑州市管城区召开,来自周边省市的商务干部和企业主在当地组委会的安排下,参观考察了好多物流企业,观摩了电子信息平台展示,听了好多专家与企业的经验介绍,子安对此活动概念很空,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闫峰倒是表现出不屑的神情,只是说看看这些不过如此,连点创新也没有,老是以会代训,使人脑子空空。不过,对有机电基础知识的子安来说,电子商务巨大的前景确实有吸引力,科技与日俱新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了。

这次商务培训活动为期一周时间,期间还组织会员们到信阳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活动,当别人为鸡公山优美的风景所赞叹时,子安在山区发现还有很多的山民生活依然贫困,许多年青人外出打工了,这里的物产和资源丰富,却也留不住年青人守家创业,还有不少的援建的希望小学在村中醒目的耸立着,老迈的山民们在小路边叫卖着山里特产,闫峰看着那灵芝和茶叶不停的砍价钱,和叫卖人讨价还价,闫峰买了一大堆山里特产,如榛子、灵芝和茶叶,子安也买了些特产,闫峰说子安心眼太实在,都不怎么同这些山民讲价还价,子安说看见这些像他老家里的村民就心生不忍,闫峰说人家才不理解和感谢你呢,他们每天在这能遇上好多游人来挣钱呢,说子安农民情结太重了,子安只好不能和闫峰再解释什么了。

子安在考察观摩期间,发现了好多类似他这个年龄的酗子,一副精明干练、谈吐不俗的样子,和他们接触交流,原来好多都是大学生,还有的好几个酗子是从大学毕业在机关上班后辞职从事了领办、创办企业的打拼过程,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立自主的发展意识触动了子安的内心感慨,这几年来,自己从工厂、机关工作到现在,身上潜藏的动力和激情被隐匿了,慢慢的习惯了四平八稳的生活节奏。比起来这些年青人来,敢于闯荡、敢于拼搏的精神差多了,人在年青时,如果不用一种自我更新的能力和自我断腕的决心去打拼一番,人生就谈不上完整,子安这几天每每被这种念头所牵引着,深深的思考着,并记在纸上,准备回到单位把这些思想思考过程写给亚娟倾听,共同提振青春动力。

回到机关,闫峰向夏玉红处长汇报了外出考察培训情况,并送给夏玉红处长一对灵芝,还给田妍和陈瑶每人一桶信阳茶叶。夏玉红处长为闫峰和子安安排了洗尘餐饮。赵江宽处长不在了,就这几个女同志也不将就,大伙只是吃饭聊天谈各种趣事,席间倒也轻松。子安拆看了哥哥子林写给他的信,子林在信中把家里老小情况告诉子安后,重点是委托子安对乡里准备要推广的那几个致富项目进行调查核实,子安便向闫峰和陈瑶问询此事,闫峰说光听这些项目名称就不靠实,那有养蝇来赚钱的好事?生物学都知道,蝇只不过是病原体的传播者,这肯定是利用人们知识的盲点来炒作的。獭兔养殖的很多了,混合肥还只不过是用农家粪便、柴草就地取材发沤拌合而成,那有什么技术含量?子安听着虽然觉得他们分析的有道理,但还是将信将疑,田妍进来听见他们讨论的事后,便对子安说有几个同学在团省委和省妇联上班,他们抽空过去咨询一下不就行了?子安一想也对,直接去相关部门求证最真实,便请田妍陪自己去一趟,田妍爽快的答应了。

田妍带着子安来到团省委和省妇联咨询,这些部门的干部们很热情,听子安说了相关情况后,马上向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们很重视这个情况,责成相关部室尽快核实,是不是有人冒用部门的名义,打着扶贫致富项目的旗号在基层行骗?听着这些干部的介绍,子安明白了,只不过是一些社会团伙组织搞得行骗把戏,进行炒种非法谋利,并不是这些单位真正在力推,尽管项目小型多样化,风险并不大,但对社会危害大,对农民伤害大,子安来不及写信告诉子林,直接打电话到乡政府想告诉子林,听说子林请假了,便直接打电话到贾亚芳书记办公室里。

贾亚芳没想到子安会给她打电话,听到子安说了相关情况后,她才有所察觉似的说乡里面并没有下大力气去力推,只是有个供销社基层门市部进行了无菌蝇蛆养殖,投资了三万元已经启动了,人家归县供销社管理,是集体单位,赔挣问题不大,农民们倒是精的很,没有人来做这些项目。听着贾亚芳似乎无所谓的口气,子安只好不再劝说了,贾亚芳感谢子安的操心和帮助,并告诉子林请病假了,让他多关心一下子林的身体状况。子安一听急忙又给村里面小卖部打电话问询子林的情况,小卖部老板娘说没事,子林这几天还在地里转悠呢。子安这才把心放松些,便写了封长信直接寄到老家里,把相关情况告诉了子林,并代问了父母的安好。

子林收到子安的来信时,他也从县医院检查回来,也没检查出个啥大病来,倒是开了一堆助消化的药。子林在家呆不住了,就回到乡里上班。找贾亚芳销假并说了子安打听到的情况,贾亚芳告诉子安给她打电话了,说子安很热心。子林对乡供销门市部搞无菌蝇蛆养殖有点纳闷,便邀请常海涛乡长抽空来参观,就见供销社宽敞的院子里,摆了有三十多个用铁纱网缠裹的笼子,里面飞满了嗡嗡乱叫乱舞的苍蝇。子林奇怪的问负责人,这就是无菌蝇蛆养殖吗?这位负责人满有信心的介绍说,完全是按照项目要求的标准来做的,并说了蝇蛆蛋白质丰富,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是一种新的、廉价的饲料蛋白源,蝇蛆可以做饲料添加剂等实用前景。子林感觉到他被洗脑般的痴迷入道了,便提醒他要及时联系收购方,尽量避免大投入。常海涛也问这个负责人,搞这个项目和职工们商量吗?这个负责人说现在职工们都不怎么上班了,连人也收留不齐了,还咋商议?反正工资开不全甚至开不了,大家散伙都各忙各的了。子林也听说现在对这种项目有兴趣的大多是那些下岗或是濒临破产的企业职工们,心里为他们捏把汗,一旦受骗就是社会隐患。

贾亚芳的女同学郭妍丽是市农科院的技术员,尽然跑到这个山区来承包农资门市部,原来由部分乡干部分流过来搞经营管理,但总是亏空,干脆乡里就停办了。没想到人家郭妍丽感兴趣,非要找贾亚芳来承包这个门市部。出于同学情面和老师介绍,贾亚芳和常海涛打了个招呼,便让她的同学郭妍丽承包了这个门市部。没想到这个郭妍丽经营有方,经常用大货车拉过来各种农民常用的农资产品,化肥、种子、地膜、农药、甚至还有农用具和五金产品,农民们不用去兴坪镇赶集,就来这里能买上必用的农具,郭妍丽特别会干,经常请乡村干部吃饭,甚至下田间地头进行农技指导,慢慢的和乡村干部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人们亲切的称她为:郭指导。

郭妍丽的门市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营业,决定正式开业经营,在乡政府门口的小饭馆摆了几桌酒席请乡村干部和管理部门人员,因为饭馆地方小,就连摆了三天,开销不小,郭妍丽还给贾亚芳买了一套高档化妆品,表示对贾亚芳对她的关照感谢,承诺年底给贾亚芳一定的分成,贾亚芳推辞不要,郭妍丽说是应该的,大家出力都有份,她计划明年开家全乡最大的农资超市,因为这个乡有二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