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绝色医女权倾天下:帝宫策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思绵绵无绝期

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思绵绵无绝期

推荐阅读:

中秋之夜,宇文邕与众大臣参加完赏月盛宴后,便独自一人回了建章宫。

凉风拂过,建章宫的庭院内,大片大片的木槿花瓣飘飘荡荡凌空而下,凋落了一地,留下满地的嫣红。

他神色凝重,默默伫立在木槿树下仰望悬挂在夜空中的那轮明月。

因为明月的皎洁,给无沮暗的夜空带来了些许光明与温暖。这让他更加想念澜叶,正是因为当初她的出现,才渐渐融化了他冰冷坚硬的心,犹如那轮明月。

而如今的她,又在哪里呢?是否也同他一样,站在黑暗的苍穹之下,仰望同一轮明月呢?

他对她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的袭来,不知她是否如他思念她这般,也在深深想着他,念着他。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若这漫长的一生没有她的相伴,即使诛杀奸臣夺回政权,一统天下又如何?那终究不是他所追求的幸福。他的全部幸福只因与澜叶的相遇。倘若没有了她的笑语嫣然,携手同行,木槿树下年复一年的守望只会苍白如纸。

两个多月了,距离他收到澜叶死讯的消息已经两个多月了。他每日怀抱着十分的期盼等待着她的归来,却迟迟不见她的踪影。

他在心中安慰自己,也许是她路上贪玩耽误了时间,也许是为了见义勇为而脱不开身。因为她本就是个热心肠,路上遇到点儿事情误了来周国的时间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自齐国邺城到周国的长安,快马加鞭三日也就到了,即便路上走得慢些,贪玩耽误了时间,半个月到长安也绰绰有余。

两个月,他眼看着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却仍旧没有等到她的归来。

越是期望就会越失望。难道真如齐宫传来的消息所说,她已经葬身火海了?

不,他不能相信这个事实,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如此聪慧机灵,每一次的凶险都能化险为夷,这一次,也绝对可以的。

他始终相信她还活着。

“陛下,开府仪同三司宇文孝伯说有要事求见陛下。”有内侍躬身来报。

宇文邕定了定心神,淡淡吩咐道:“把宇文大人带到文安殿内,朕这就过去。”

“遵旨!”内侍领命后悄悄退了下去。

文安殿内,灯火通明。

“陛下驾到!”

“微臣宇文孝伯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宇文孝伯下跪行礼。

“不知宇文大人深夜进宫所为何事?”宇文邕亲自将他扶起。

宇文孝伯面色凝重,俯身回道:“启奏陛下,微臣前来是有要事禀奏。今日刚收到消息,由于今年夏季降水颇多,黄河多处又出现了泛滥情况,导致多处农田村舍被淹,黎民流离失所,疫病蔓延。微臣斗胆请命,前去黄河泛滥一带亲自监督治理。”

宇文邕静默了一瞬,心绪随之沉重。黄河一带的泛滥,上千年来都是帝王所头疼的。自汉朝起,历代帝王在治理黄河河道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甚多,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周国建立以来,宇文护也曾多次派人治理河道。然而,每次从朝中拨出去的赈灾治理的粮款,却都落进了宇文护自己的腰包,以至于他亲政这一年多来,黄河的水灾越来越严重。

如今宇文孝伯主动请缨去治理黄河水患,为他排忧,实在令他百感交集。

这个与他同年同月同日而生的男子,无论自己处境多么艰难,都毫不犹豫的站在他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他,与其说宇文孝伯是他的臣子,倒不如说是他的知己更为贴切。

当年,宇文护把持朝政,对宇文邕身边的亲信加以迫害,为了能保全这个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知己,他只能迫不得已将他流放至边远之地三四载,以至于宇文护被铲除后,他才放心地将他从外地召回。

而宇文孝伯也最终没有让他失望,他亲政的这些日子一来,宇文孝伯尽心尽力,鞍前马后地为了他的江山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那就有劳孝伯前去灾区督抚水利了。”宇文邕感慨万千,重重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而后对一侧的内侍吩咐道:“去取朕的御剑来。”

内侍领命后,将挂在大殿里的御剑取来躬身递到宇文邕面前。

宇文邕拿起这把御剑,若有所思,当初他就是用这把利剑砍下宇文护的头颅的,一眨眼,距离诛杀宇文护的行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而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运用雷霆手腕将周国上下治理的井然有序,可惜,这一切,却没有她来见证了。

收回思绪,他将御剑交到宇文孝伯手里道:“朕会从国库拨银四十五万两,并命你为监察御史,即刻前往灾区治理水道,救济灾民。朕将此御剑交给你,赐你有先斩后奏之权,凡一切阻碍你赈济灾民,督抚水利之人,均可先斩后奏。”

宇文孝伯身负皇命,忙跪下接过这具有皇家象征意义的御剑,神色凝肃道:“微臣叩谢隆恩,定当竭尽全力治理水患。”

“孝伯,快起来。”宇文邕俯身将他扶起。

孝伯起身后,沉默了一会儿,欲言又止道:“还有一事,微臣不知该不该跟陛下禀奏?”

宇文邕蹙眉,冷峻的脸上浮起一抹疑色,什么时候孝伯讲起话来也吞吞吐吐的了?这可不像他的风格。

“孝伯,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不知陛下可否听说过夏禹时期的九州鼎?”

“九州鼎?”宇文邕若有所思,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他曾听闻父亲说起过九州鼎的故事。

相传夏朝初年,夏国大王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并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在九鼎上记载下每个地方的气候变化,运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之术排兵布阵。据说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时,夏禹所铸造的九州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个时候,民间盛传,得九鼎者得天下。然而,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守住万里江山,防止他人掠夺九州鼎,便下令让宫人将其毁掉了。

回收思绪,宇文邕用怪异的目光看向孝伯,孝伯道:“也许陛下之前听到的故事截止到九州鼎被毁也就结束了,但是微臣却听闻当年秦始皇虽然毁掉了九鼎,却命宫廷画师将其九鼎上的图案和文字全部画在了一张羊皮手卷上,不仅如此,他还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在羊皮手卷上加上了自己的作战心德,本来是要留给自己后代的,奈何秦二世而亡。当时的画师便趁乱盗走了这羊皮手卷。刘邦推翻暴政建立汉朝时,画师曾借助此手卷协助他统一天下,由此这个画师得到了第一桶金,刘邦曾与这个画师约定,其世代不可过问朝堂之事,也只有这样,这个画师的家族才得以平安的保存了下来,将生意做的遍布天下,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