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绝色医女权倾天下:帝宫策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欲将此身祭山河(2)

当他准备收拾行囊骑马离开山庄时,澜叶拦住了他。

她神色肃然,着一袭米白色襦裙坚定的站在山庄门前,抬眸凝视着坐在马背上戴着面具的高长恭。

这具面具她有多久没见他戴过了,似乎连她自己都忘记了。

她好不容易才将他从朝堂之上解救下来,绝对不会再让他去送死,所以,今日无论如何她都要阻止他离开。

高长恭从马背上跃下来,摘下戴在脸上的狰狞面具,面具下是一张满腹惆怅的面容。澜叶心中一紧,高长恭慢慢走到她面前淡淡说道:“小叶,我一直都明白你是最懂我的,今日我的决定相信你也能明白,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更多的黎民苍生流离失所,我要去救他们。”

“那我请问四哥要如何救他们?”澜叶干脆的问道。

高长恭怔了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愁绪道:“自然是回朝堂之上,请求高纬开仓赈粮,救济受灾的百姓。”

澜叶听后,忽然一阵冷笑,“四哥以为高纬会答应你的请求,咱们先别讨论他会不会答应你的请求,有一件事小叶还要提醒四哥,世上再无兰陵王,四哥你该明白的,为了能让你悄无声息的离开朝堂,我们做了多少努力,你一旦返回朝堂,意味着什么?你可曾想过?”

高长恭心下一颤,他不是没想过,这些天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他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如今的大好年华,更应该留在战场上为保卫疆土和一方子民而努力,并不是留在这红溪谷了却残生。

澜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深深地望着他道:“我知道四哥有报国之心,可如今的朝堂已经不再是先皇在世的那个朝堂了,我无法眼睁睁看着四哥去送死,即便你想拯救齐国子民,我们可以想其他的法子,总之,我是绝不会让你再回朝堂的。四哥,还是那句话,若四哥无法接受这一切,那么小叶也只有与你一起回邺城面见高纬了。”

“小叶,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呢?你明知道我这一生,最在意的只有你……”高长恭满眼深情望着澜叶。

“四哥!”澜叶慌忙避开了他灼热的目光,打断了他的话,“小叶一直都明白四哥的心思,还请四哥先回山庄,我们从长计议。”

高长恭嘴角溢出一抹似有似无的讥笑,紧盯着她道:“不得不承认,我终究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

说完,他无奈地牵着马黯然回了山庄。

澜叶这才松了口气,若不是她命孤云注意着高长恭平日里的一举一动,恐怕这个时候高长恭已经离开了山谷。

好惊险,眼下这个紧要关头,决不能让高纬知道高长恭还活着,她还活着。

“不好了,郡主,我刚刚听说含阳那边出了点儿意外!”九月匆匆跑来澜叶面前道。

澜叶面色一沉,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听孤云说玄武卫在运送刀剑兵器来红溪谷的路上,遇到了齐国的官兵,他们不仅将兵器全部扣押,还将我们的人打伤后关进了大牢。”

“你说什么?”澜叶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要命的事情,“含阳呢,含阳现在在哪里?”

“含阳已经和恒伽出谷去处理此事了。”

澜叶若有所思想了一瞬,道:“叫上孤云,陪我一起去追含阳,你在这里好好看着四哥,在我回来之前千万不能让四哥离开,懂吗?”

九月认真地点了点头,担心道:“那万一王爷不听劝呢?”

澜叶从衣袖内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递给九月,道:“给他吃这个,他就不会离开了。”

“这是?”九月接过小瓷瓶,疑惑不已。

“是一些安神的药丸而已,放心吧,不会有副作用的。”

澜叶仓促地交代完,叫上孤云,便马不停蹄地去追含阳。

据孤云了解,扣押兵器的人正是洛阳的太守何洪珍。

“郡主有所不知,此人是陆令萱的党羽,曾直接参与策划陷害斛律大将军一案,恒伽恨极了此人。”

“如此说来,含阳和恒伽得知玄武卫被他关押后,是打算直接向他复仇了。”

“以恒伽的性子,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孤云推测道。

澜叶心中一紧,她本以为复仇的事情离她还很远,没想到,竟然近在眼前。

此刻,骑在马背上飞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她,心砰砰跳得厉害,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去追含阳和恒伽,即使她追上,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杀父之仇不得不报,她根本无法阻拦。

此刻,她觉得自己很是可笑,渐渐勒住了马缰,停止了前行。

孤云见状,也忙勒住马缰,回身看她,疑惑地问道:“郡主怎么突然不走了?”

澜叶突然望见不远处有一大批衣衫褴褛的百姓背上扛着包袱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往西行,她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孤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中一惊。

这里怎么会出现大批流动的百姓?

澜叶从马背上跳下来,走到他们跟前,拉住了其中一个上了年岁的山羊胡须老人问道:“请问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人家打量了一眼澜叶,心酸的发出沉重的声音道:“这位姑娘,我们的家乡已经被洪水给淹了,皇帝却只为贪图享乐,不给我们开仓赈粮。我们无路可走,只好去投奔周国。听说周国的皇帝宅心仁厚,在爆发灾情的第一时间就亲派监察御史宇文孝伯大人前去赈灾、治理河道,还十分大方的为我们这些外来的子民建新屋,分配生活必需品和良田。周国能有这么一位贤明的帝王,真是苍生之福啊!不说了,不说了,小老儿还要赶路。”

澜叶松开老人家的胳膊,望着这一排看不到边际的受灾子民,心中惆怅万千。不知这究竟是苍生之祸还是苍生之福?

不过,庆幸的是宇文邕没有让她失望,他能收留这些颠沛流离的灾民,已经体现了他的仁慈和开明。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定能平定四海,拯救更多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娘,娘,你怎么样了?你别吓唬小雅。”

一声稚嫩中带着焦急的女童声音传入了澜叶的耳朵,她循声望去,只见西行的人群中,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正跪在地上摇着身边倒地的妇人,她满眼泪水,边哭边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