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苍天为证 > 二十三嗅扑到垃圾场

二十三嗅扑到垃圾场

如何掘出第一桶金,哥俩儿颇费心机,却屡屡碰壁。

一晃半年已过,两人依然从事原先的事由。也许想的太天真,哥俩儿恢复到以往平静生活。

机遇常光顾敢于尝新、有梦想人士身边;

天随人愿,跨入行业门槛这天终于出现了,那是从贾浩接待港澳地产考察团开始的。

那天,考察团连续参观一些成熟开发区后,外商觉得时间还富裕,希望另辟途径,提议要去市郊最大的沽上公园逛一逛。

这里是名符其实水上乐园,两片大湖占踞公园三分之二面积,湖面波光粼粼,岛上绿草如茵,蓝天似镜,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游乐非常理想场所。

考察团抵达后,仅在公园走马观花遛遛,就立即驱车绕到公园后侧,这里由西郊区赵辛庄管辖,贾浩搞规划最清楚不过,国土局漏报的飞地,几方没完没了扯皮就是该地块。

解放前,这里是大片烧砖瓦窑地,后来还一度成为枪毙犯人刑场,令人毛骨悚然“万人坑”所在地。

解放后顺着湖边建起围栏,形成月牙状若大垃圾场。

此处杂草丛生,芦苇遍地,盐碱沙化,无人管理,日积月累洼坑变成了年年增高的垃圾堆。

为市容需要,西郊区从五十年代就委派离此最近的赵辛庄管理着垃圾场,这几十亩面积自然成为村管地域。

前些年,政府给着补贴还能运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搞自负盈亏,安排村民管理,每月发工资,村委会感到越来越不上算了。

随着城市建设废土源源不断倾倒,劳民伤财活计却难推掉,市里下死命令不能关闭,因此这里成为全市最大的废土垃圾集中地。

当浩浩荡荡车队进入偏僻无人,臭气熏天垃圾场时,正清理废垃圾的民工都惊呆了。

老外不可思议举动,让村民们非常纳闷:

外商真疯了吗?连这肮脏地方也参观,图的是嘛啊?

一个村民感叹:这西洋景破天荒啦,解放以来头回瞅见,是视察垃圾场最顶级人士了。

另一个村民跟贾浩打着哈哈:“领导,领导呀,快去瞅瞅吧,有俩儿老外踩了一脚屎。”

此刻,贾浩可没盲从看热闹,他从村民手中接过一卷卫生纸,费力爬上大垃圾堆,微笑着向外宾递过去。外宾边擦鞋、边挑大拇哥感谢贾浩。

贾浩缓缓穿梭在老外中间,留心关注着外商一举一动,默默倾听他们之间对话:

“哎呀,好地方,碧水蓝天!”

一港商登上了垃圾堆顶峰:

“看哪,弹指一挥,尽现山峦!这景色简直太美了!”全然不顾置身臭气哄哄中。

一位衣着考究学者惋惜道:

“这儿的确具投资价值,在新加坡就闻听沽海有块废弃地可利用,可惜,真可惜!”

一知名地产大亨喃喃:

“大陆这么搞法,公园与垃圾场同处,天下奇闻,浪费可贵资源么!”

考察团长感叹着:“唉!生态环境全破坏了,看来内地大有文章可做。”

一番毫无掩饰地产巨头大亨对话,使贾浩受益非浅,深晓这是有极大开发价值宝藏。

当外商对此地块进行开发咨询探讨时,贾浩灵机一动,斩钉截铁的回绝:

国家不会开放“开发区”之外领域。让头脑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外商,彻底打消来此“掘金”念头。

接待一结束,贾浩心房狂跳不止,预感绝佳机缘就要降临了:马不停蹄,不能贻误!

当晚,贾浩把消息详细透露给立海:

“这块地,说嘛咱也要弄到!无论从位置、成本、时机、前景,绝无仅有,千载难逢啊!”

决不能犹豫!哥俩儿意见高度统一,紧罗密鼓,一连几个晚上苦苦合计方案,立即展开对获取这块土地拥有权的积极运作。

八十年代改革初期,国家尚末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地产等基础行业领域,一步到位,显然不现实。

有着政府部门管理经验与法规知识,并近水楼台把握全市规划实权的贾浩,在各厅、区、委、办,官场斡旋轻车熟路,只十几天就寻找到捷径。

而生意道买通送礼技巧,则钱立海如鱼得水手到擒来,两人绞尽脑汁摽着膀子一步步往前冲,珠联璧合颇为顺利;

他们首先打着响应国家改革创新办新型实体旗号,由贾浩牵线,钱立海出面拢络有关领导,在西郊乡镇企业局,挂靠成立了“阔海投资开发公司”。

新公司注册资金一百万元,经营函盖房地产多种项目。(实际只注入东拼西凑的五十五万元)有了名正言顺集体企业招牌后,大张旗鼓运作开来;

两位资深、颇有影响力地产业离休干部高薪进入了公司,又聘用几个内行职员应付日常业务。迅速形成以钱立海为法人代表,贾浩幕后操纵的管理体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