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楔子工程 > 楔子工程(五)(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当属巧合)

杭州扇子巷48号是一座老式的木式结构小楼房。房子造得精巧、典雅、古朴。傍晚,房子的女主人胡佳卿正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她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劳碌命式的妇女中的一员,对于刚刚退休的全新生活颇不适应,一下子从有规律的上班族进入成天无所事事的状态,有如在梦中从高空坠入深渊般的令她心慌。这些天,除每天清晨加入庞大的扰民式的广场舞人群中的那个时间段心里比较踏实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东擦擦西拭拭、不停地打扫洗涮上了。这会儿,离晚饭时间还早着呢,她已经早早地将丰盛的菜肴摆上了饭桌,然后盯着时钟、耐心地等候家人回来享用。

扇子巷48号建筑本来是隔壁47号胡家的一栋辅房。47号胡家是胡佳卿的娘家。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中,胡家被定为资本家,其拥有的企业均充公,大部分房子也被没收、分配给了众多无产者们居住。胡佳卿后来的公公邱大毛一家子当时作为工人阶级被安排住进了48号。

邱家老爷子的为人有点特别,全然没有当时普遍流行的那种无产阶级横眉冷对的精神,对胡家一直客客气气。他一辈子坚信,人只有好人与坏人二种,不存在那些他永远也搞不懂的什么七阶级八阶级等等花头经。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胡家长子下乡的年份,他以这种没有阶级觉悟的朴素立场竭力照顾胡家,使胡家少吃苦、少受气。后来,邱大毛子夫妇见胡家老二胡佳卿长得端庄漂亮,人又聪明贤淑,完全没有资本家千金的味道,死活要给在部队服役的儿子邱胜利娶来当媳妇。

对于这事,胡家一直非常犹豫。那年代,这种婚姻通常被定性为“利用美人计收买、腐蚀、拉拢革命干部”的阴谋。而远在部队当营长的邱胜利更是不敢答应这门亲事,因为这涉及到自己的革命立场问题,只是父母和姐妹们坚决的态度让他十分为难。

最后促成此事的是他的师政委。政委听说此事后专门来了趟杭州,约胡佳卿谈了话,当场拍板:娶。邱、胡二家包括街坊邻居心里都明白,恐怕当年在全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好政委了,人家这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作赌注,在为邱胜利的婚事撑腰哪。当然,政委回到部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胡家姑娘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家庭出身是不由自己选择的,而革命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姑娘是个好姑娘,是个可以争取到革命队伍里来的好的青年。政委又装模作样地在众领导面前严格要求邱胜利,要他不仅自己坚持革命立场,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胡佳卿争取到革命队伍中来。邱胜利当即立下保证,不过说实在的,他内心的确也不知怎么样才算是把胡佳卿争取到革命队伍中来了。政委则在会后悄悄捅了下邱胜利的腰说:“你小子真有福气。”

6点,丈夫邱胜利下班回家,邱太太终于有事可做了,脸上便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赶忙起身上前送上拖鞋,然后又是沏茶又是递报纸。邱胜利装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重复了自己的感叹:我吧,小时候有爹妈侍候;大了有通讯员警卫员侍候;老了又有你照顾。唉,福气真好啊z佳卿笑着在他头上打了一下,转身去厨房做汤去了。邱胜利坐到沙发上边看报边等儿孙们回家吃饭。

作为浙江省国安厅的三级警监、反间谍处处长,邱胜利之前可是没有这么潇洒,而是常年累月地加班加点。现在因为即将退休,所以除了重大事项外,处里的工作大多交由三位副处长分头管理,既可以锻练他们的能力,自己也落得轻松。当然,考虑到妻子一人在家孤单、早点回家陪陪也是重要但又不好明说的因素之一。对于转眼间到了退休的年龄这一点,邱胜利心里要平静得多。

回想自己这大半辈子,他感慨多多。邱胜利属于20世纪中国很特殊的一代,叫做“老三届”。这一代青年综合素质非常好但又遇上了那个特殊运动,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是“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有人很得意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结果斗出了一代无法无天、无祖宗无师尊的年轻人,斗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邱胜利凭着父母工人阶级和十八代都是贫苦农民的家庭出身背景,加上没有融入打砸抢革命洪流的冲动,有资格参了军。比起那些远赴农村边疆上山下乡、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动乱年代后又千方百计回城找工作的同辈们来说,他要幸运得多了。不仅如此,邱胜利依靠自己的才干在部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深造机会,连邱老太爷都乐得屁颠屁颠说自家祖坟风水显灵了。

当时号召打破资产阶级权威对学校的统治,改由“工人思想宣传队”或“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宣传队”进驻学校掌权,所以学校也学不了什么正经东西。但是,邱胜利坚持刻苦学习知识,巧妙地躲避各种运动,三年间还是汲取了丰富的知识营养。多年后,他转业到公安系统,先后侦破了不少大案疑案。改革开放后,国际间交流逐年频繁起来,形势日趋复杂,安全厅特别设立了反间谍处,调他担任了处长一职。邱胜利不负众望,带领全处干警立下不少大功,深得领导信任和下属拥护。

开门声将邱胜利从思绪中拉回到现实。孙子邱浩龙先蹦了进来,“爷爷奶奶”地一通狂喊,然后是儿子邱卫红两口子跟着进门。与父亲的名字表示出生于1949年同理,邱卫红的名字一眼就让人明白他出生于动乱时期,这种政治色彩的名字有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在查户籍时能同时从电脑中跳出成千上万个同名的,甚至是同名同姓的。

邱卫红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进机关工作的机会,而是自己开了家电脑公司,惹得父母老大不愿意。当时,邱胜利都已经与上边说好了,想让儿子进安全系统工作。当年大学毕业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属于干部编制待遇,胡慎卿也对儿子有这么个好归宿感到满意,觉得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不过儿子邱卫红并不买帐,他对1989年安全部门镇压学生事件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原谅,只是嘴上不说,怕父亲不高兴。邱胜利心里其实是明白他的心思的,所以也就随他去了。

当时,大学生自己创业这种方式刚刚流行起来,属于有点另类,让胡佳卿着实担心了好一阵子。不过好在生意兴隆,让父母安下了心。因为生意大、交际多,邱卫红这个名字就有点土气了,他也多次想改名字,但邱胜利表示不同意,理由是这名字是过世的爷爷给起的。邱胜利的道理很充分,他说名字这东西吧也就是个符号,叫李世民的都能当上天子了?叫岳飞的不一定成为民族英雄。再说了,在古代姓名是贵族的专利,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起名字的。你去看看春秋战国之前的那些名字,不是连一些贵族的名字也起得乱七八糟的么,不照样很好?一大堆道理说得邱卫红没脾气,又不好忤逆父亲,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好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似乎名字好坏与财运真的没什么关系。他的老板经就是选人用人得当,获利不独吞,员工乐意卖命,公司凝聚力特强。

邱浩龙的汗脚一离开鞋子,臭气立马充斥整个客厅,母亲李娴捂上鼻子:“哦,真臭,去去去,快把袜子脱了扔到盆里去。”

“你天天这么唠叨!我自己闻闻怎么一点都闻不到臭?”说着邱浩龙故意高高地抬起脚薰母亲一下。

“别淘气了,妈妈上了一天的班累了,你就不要折磨她了。赶紧洗洗吃饭吧。”奶奶胡佳卿一发话,邱浩龙伸了伸舌头赶紧跑进了洗手间。

“哇,这么多好菜呀!妈妈,您真能干!”一上饭桌,邱卫红就夸张地表扬起母亲来。胡佳卿每天从儿子嘴里听到自己做的菜比饭店还可口,心里十分受用,虽然她也明白这是假话。每天晚饭是一家人交流的机会,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