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百岁 > 第九十二章

明艳应了声是,走过来关紧窗子,扶着李玖往梳妆台走去,一边劝说李玖回屋病体刚愈莫再受了寒,到时候静姑姑非把她们几个贴身伺候的训骂一番。李玖也收起其他的心思,坐在梳妆台钱看明艳替她打理那一头长发,散下来直垂落在地板上的长发被明艳梳理,又熟练地挽成了李玖喜欢的简便模样。

“三公主走前,有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话?”

瞧着镜子里的人影打了个哈欠,李玖带着困倦才记起来问一句。倒不是她不关心李玉衡,只是尚未清醒的头脑实在兼顾不了许多。

明艳在她头上斜插了根白玉长簪,回到公主说让您好好休息,不许我们随意打扰就自己走了,静姑姑林嬷嬷想送也被她拦了下来。当时李玉衡的原话可不是这样,不过明艳怎么也不敢把原话交待出来,只得心里腹诽了几句。

李玉衡原话说的是:李玖这整日睡得和猪一般也没人管着,你们不要喊她看她能不能睡到明天早上。静姑姑原本想把李玖偷偷喊起来送李玉衡离开,只是李玉衡投来一道警示的目光,静姑姑就不敢再动作,最后讪讪地收手静立在一旁瞧着李玉衡被宫人扶着下楼。

还不等李玖梳好长发,外面已传来赫赫的风声。窗子合紧虽灌不进一丝风气,但潮冷的气息仿佛凭空进了屋里,让方起床衣着单薄的李玖打了冷颤,脖颈上已经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郡主冷么?明理去把外衣取来!”

外面的天色仿佛更暗了,飒飒的风声席卷着飘零的树叶,偶尔远方天际闪出一道明亮,隆隆的雷声已经传入耳中。

明理瞧着李玖怕冷的模样低声问了一句,而后不等她回答就去了衣橱那边,挑了一件厚实的外衫捧来,抖开来由李玖要不要穿。李玖本不打算穿上,骤然袭来的冷气窜上鼻尖,逼着她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明艳看她的模样骇了一跳,急忙抽出身上的帕子让她捂着鼻子。

“郡主,这是怎么了?”

李玖一手使帕子捂着鼻子,一手摆手躲开明艳伸来的手。觉得鼻子舒服一些她才拿开帕子,对上一旁明理的视线无奈叹气,过去直接顺从地穿上了外衫,算是免去两人的一番念叨。

李玖的鼻子天生敏感,不止对香料异味会产生反应,连带着平日受了凉风冷气都会止不住打喷嚏。冬日的时候更是不敢随意出门,唯恐她受了风鼻子不舒服好几日。

穿上外衫果真暖和了许多,李玖坐在一旁窗下的地毯上,点了矮桌上的红泥火炉煮起茶水,一边吩咐明艳去取来茶叶茶具,就这样安坐下来对着火炉里的银骨炭。

“郡主可饿了,要不要去取些茶点?”

李玖静悄悄地清洗茶具,眼角余光看着明理下楼去取茶点,在矮桌上摆了大半桌的糕点。睡了许久倒也不是很饿,李玖只兴致缺缺地拿起咬了一口复又放在盘里,接着安静地煮茶。

外面的雨声忽然大了起来,沥沥淅淅地落在檐角的铜铃上,一链链琉璃珠坠落的声音清越,仿佛乐器敲击在心上。李玖对着火炉坐得虽远,仍是被烤得面色发红,只心里却泛着凉意,那雨像是下在了心里,而不在屋外。紫砂茶壶噗噗地冒起串串的细泡,袅袅烟气散逸而出。

“明艳,去把窗子开了,屋里真闷!”

明艳原本站在一旁,闻言抬头看着李玖,见她只是敛目使茶匙搅弄着茶壶的茶水,甚至连一个目光都没有给自己。明艳静默片刻而后沉默地走到梳妆台旁,打开窗子支起雨帘。

清凉的雨意一下子窜进屋里,凉风吹在脖颈间明艳也忍不住打了冷颤,急忙退回屋里。李玖原就是背对着梳妆台,打开窗子后后背正对着风雨袭来的口子。面前是温暖火热的炉子,背后则是夏日里的疾风骤雨,李玖吸了吸鼻子闻见几缕窜进鼻尖的茶香,不着痕迹地拢了拢衣襟,而后把一旁的墨漆木盒拿出来。

墨漆木盒长约一尺,紫檀木的盒子带着清淡怡人的香气,上面还存着几朵金漆描画的牡丹纹样,一把小巧铜锁虚挂在上面。李玖不管身边使女的感受径直取下小锁,把盒子放在身前打开。

盒里存放着几摞信笺,清瘦遒劲的字迹写着敬王府玖亲启。这些都是慕辞前前后后与李玖写的信笺,她无事总爱取出来瞧上几遍,现在对着这些信笺就忍不住露出笑来,连新煮出的茶水都顾不得了。慕辞是个公认的翩翩如玉的儒将,自幼才学和武艺都是一样高的,写出来的信笺也是透着满满的温秀才气。李玖随意翻出一封,熟练地拆开。

蜡油封口的信笺,李玖初得的时候就小心地刮去蜡油,现在拆起来也是毫不费力。这封信约是她刚及笄的时候慕辞写的,那时候正逢着海寇大举侵略琉州,慕辞受旨支援安南都护府。信里尽是些叮嘱李玖安心等候的私语,当时觉得缠绵的话语现在看来也忍不住脸红。

李玖记得敬王妃的一种说法,说是染了风寒后一月就不会再染病。现在想起应该是随口一说或者是她本身身体太差,不然怎么会在病愈之后又轻易染了风寒?

病了半月才养好的身子,不过是在下雨的傍晚略坐了一会儿,这就又病倒在床上起不来身,可把静姑姑林嬷嬷吓得够呛,对着李玖两个贴身伺候的明艳明理一通责骂,又延请来宫里太医院的院判来诊治一番,才安心下来。

李玖躺在床上倒是清闲,每日吃饭都有静姑姑仔细喂着,平日里也是不许出门,其他的杂事也不用她过目,嫁妆之类的琐事更是交给敬王府里的几个管事嬷嬷处置,她则安心养病。说来可笑的是林嬷嬷见李玖自文定后病了两场,忍不住拉着静姑姑絮絮叨叨,说不会是郡主与慕府的公子八字不合的缘故吧,不然怎么会成日生病。

两人也讨论不出什么,干脆一块出门偷拿了李玖和慕辞的生辰八字给皇城最有名的算命先生重新测一测,忐忑地等着结果。那算命先生不疾不徐地测算了小半个时辰,最后一脸凝重地开口。林嬷嬷看他面色原本心里一跳想着不会真得不合吧,谁知那人抚须把两个八字各夸了一顿,然后总结了一句天作之合。

静姑姑林嬷嬷的心是彻底放下,高兴之余也不忘多给算命先生一份赏银,而后拿着两份生辰八字回府。知道李玖的八字与慕辞的并没有不合,打消了她们的忐忑,剩下的只有对李玖病状的忧心,整日精心伺候着李玖却不见好。

李玖病了五六日病情还是反反复复,前日刚见大好众人还来不及喘口气隔日病情又重了三分,拖了这几日就惊动了宫里的人。太后前几日也染了风寒,李玉衡和后宫妃嫔正忙着侍奉太后无暇顾及李玖,只李玉衡送来了许多东西,慕府又第三日送来了补品药汤,还有一位说是慕夫人认识的神医。只是神医诊治后也没什么招子,风寒也不是急病李玖烧得更不厉害,只是反复无常颇让人头疼。

神医和宫里太医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圣上听说了此事立刻领着司天台的司天监勾陈来了敬王府,说是勾陈精晓岐黄,不如让他瞧瞧李玖是不是染了什么邪气阴物。李玖对那勾陈本就没有好感,觉得此人过于阴邪,只是今上陪同而来拒绝不得只好同意。勾陈还算有规矩,在潋波院外绕了几圈顺便问了李玖的饮食,就留下了几包药材,连李玖透过屏风的侧影也不曾看到。

反倒是今上进了潋波院,对着躺在床上的李玖一番好言安慰,更是关切地纡尊降贵亲喂药汤,丝毫不见朝堂里的君威风仪。李玖这几天病得正是厉害,瞧着今上与敬王三分像的脸一阵恍惚,一时竟有些分不清面前的人是父亲还是伯父,还未问出口就先哭了出来,对着一双熟悉的鹰眸哭得孝子一样一塌糊涂。

不得不说名震司天台的勾陈不愧是棠朝立朝二百余年来最有为的司天监,李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