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百岁 > 第二百零四章

太后原本打算留李玖在宫里及笄,另外给她准备了荣乐殿旁边的宫殿,荣华殿,想着敬王府也没有大人在,李玖回去了也是孤孤单单。不如在这宫里有人陪着,过个一两年出嫁的时候,也好直接按着公主的规制从宫里嫁去慕府,也算是把李玖的身份抬高一些,不给那慕府的人小瞧了去。

只是李玖并不打算继续留在宫里,她早就想好了及笄回敬王府去,敬王府就算是没有多少人在,也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家,而宫里自己纵然住了多年,也不是皇宫里名正言顺的主子,总是没有自己在家过得逍遥自在。李玖这次是打定了主意,任凭太后怎么劝说也没有更改回去的主意,更是反过来言辞切切地把太后说动了。

说动太后也是简单的,自从敬王妃过世,敬王妃的名字就成了太后的一块心病,提起来就是剜心剔骨的疼。平日里李玖也是不敢说什么敬王妃,这次为了说动太后便打着敬王妃的旗号,一番哀哀哭诉自己对敬王妃的思念,敬王府纵然什么人都没有,也是敬王妃待过的地方。太后被劝说地回想起了敬王妃,最后哄着眼眶答应了下来。

李玖在初八过完大年之后就回了敬王府,宫里送东西拉赏赐的车架从宫门口直接到了敬王府门口。因为那年敬王府的管家林墨被凌后惩罚,现在府里的人都是凌后太后重新安排的,新管教杜宇笑呵呵地站在大门前给李玖磕头,高高兴兴地得了九郡主的赏赐。

敬王府四五年没有主子,纵然日日都有人打扫整理也是说不出的荒僻冷清,李玖也是四五年没有回来过,此次乍然归来顾不得休息就直接去了敬王妃生前居住的罗塘院,去了小佛堂给敬王妃的牌位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

静姑姑林嬷嬷忙着收拾东西,辑录入库,看到了李玖出神问一句晚上郡主打算谁在哪里,是王妃的院子还是您以前的院子。李玖以前地院子她原本就很少歇息,这次更是不用考虑地选了罗塘院,还不忘嘱咐静姑姑不用收拾得太干净,敬王妃的东西能留着就留着吧,她睡在罗塘院的偏房就好。静姑姑了然地点头,拉着明流明艳两个使女下去收拾,整理好了床铺就请李玖先过去歇息。

回来没几日敬王府的仆隶就开始忙碌,杜宇把空缺的仆隶使女采买回来,把敬王府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该更换的花木更换一遍,忙完之后就开始全力准备九郡主的及笄礼。

李玖在敬王府里头几日只顾着感伤旧事,后来提起精神才见了一面忐忑不安来请安的月姨娘和她的女儿。月姨娘原本日夜期盼着敬王回来做主,不想等来地却是九郡主及笄回府的消息,纵然慌乱了心神也是无计可施。她的女儿今年九岁,因为天生不足看着比同龄人瘦弱一些,五岁的时候宫里本该赐名,无奈当时敬王府已经没有人主事,这耽搁下来现在九岁的女孩子还是没有名字。

李玖也懒得和月姨娘算什么旧账,四五年的时间把当年那些算不上仇恨的怨愤打磨得不成模样,她现在心里惦记的却是旁的事情,索性敲打了月姨娘几句就遣林嬷嬷把她们送回了月华院。李玖在敬王妃的房间里消磨了许久,拿出纸笔这才开始琢磨着写一封家书,用了很长时间写好好递给静姑姑,吩咐她找靠谱的行商把书信送去单于都护府敬王手里。

家书是写给敬王的,李玖含蓄地写了自己过几日就要及笄,询问敬王是否要回来看看,哪怕赶不上自己的及笄礼也要回来一趟。

正月十六那日,一大早李玖就被静姑姑喊起来,穿上了一件宫里送过来的五彩织锦彩裙,繁复的裙摆在背后拖拽了半丈有余,李玖穿上之后就一个劲地叫嚷着不舒服,觉得速度都被拖慢了不少。静姑姑在一旁劝说着没事,哪个姑娘家及笄都要打扮成最好看的模样,今天太后和慕夫人慕府老太君都要来呢!李玖听了慕府老太君慕夫人要来就红了脸,不再辩解任由静姑姑给她搽上茉莉粉。

李玖及笄礼地规制是完全按着三公主李玉衡那时准备的,也是大长公主明慧夫人主导,太后和凌后都会过来庆祝,因为与慕府有婚约的缘故,慕府老太君和慕夫人也是都要出席的。所有人里李玉衡来得最早,李玖还在吃饭的时候那人就高喊着她的名字进了罗塘院,手里还拿着一根精致的马鞭。

李玉衡过来没多久,太后和凌后就相携而来。原本瑛太子和璟世子还磨着两人想要过来一看,只是及笄礼不好有外男在场,凌后板着脸呵斥了瑛太子几句胡闹,这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不一会儿明慧夫人就由她的孙媳搀扶着进来,慕府老太君和慕夫人也带着笑走了进来,还有一些其他与敬王妃交好的勋贵夫人,得了信也是带着礼物过来庆贺。

敬王妃去世,太后就有理由光明正大地和明慧夫人一块给李玖梳头发赐福,不必像李玉衡那次一样还要纠结其他的事情。李玖一头长发长得早就过了腰际直到臀部,黑檀木似的散下来,太后和明慧夫人一人拿着一把牛角梳,边梳理长发便说一些吉祥的赐福,一旁的慕府老太君满意地打量着及笄的李玖,越看越觉得慕夫人当年的眼光不错。

李玖幼时个子不高,一张脸也只有眼睛与睥睨倾城的敬王妃神似,更是不讨喜的野性子,偏偏慕夫人就与敬王妃定下了婚事,慕府老太君碍于敬王府的势力不好说什么,心里却是不怎么高兴的。现在看着及笄的李玖身条修长眉眼精致,一副标准大家闺秀端庄稳重的模样,一张脸也与敬王妃有了八分像,把敬王妃当年的美貌承袭得一点不差。

及笄礼无疑是繁琐而复杂的,不只是梳个头发换一身衣服那般容易。太后给李玖梳好了流云髻,把自己珍藏的一套翡翠头面取出来给她戴好,就从衣袖里掏出一份祝词,念了起来。李玖带着沉重地一头珠翠端正地跪在垫子上,明慧夫人拿着未发芽的柳枝点着白玉瓶里的清水撒在她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着含糊不清的话语。

李玖置身其中只觉得像是进了东华寺,站在一堆高僧之中听着他们在经殿念诵,忍不住就栽了栽头,反应过来立刻不敢大意,连忙竖起耳朵听着太后和明慧夫人的教诲。祝词念了小半个时辰,李玖的腿都跪麻了才被太后喊了起来,静姑姑扶起她的时候她恨不得整个人都倚在静姑姑身上。

及笄礼后还要开席,一群女客也不用避讳什么,干脆在罗塘院的院子里放置了几张桌子,太后、凌后、明慧夫人和慕府老太君坐了一起,李玉衡和李玖凑在太后身边蹭饭,因此明慧夫人夸了太后好一番有福之说。另一边慕夫人和相熟的夫人坐了四桌,也是兴致颇高地谈论起来皇城里勋贵之中的家长里短。勋贵夫人不是不好八卦,只是不同于市井夫人站在家门口谈天说地,而且喜欢几个交好的凑在一块低声絮语,把皇城里的事说了一遍。

要说现在皇城里有什么好谈论的,一个是南边的雪灾,一个是那个以泼妇出名的杨松鹤做了御史台的御史大人,还有澹台府的澹台夫人不顾嫡庶之分,硬要抬举自己的庶子进了三卫一营里。勋贵夫人对前两个的兴趣远没有后一个大,澹台夫人在圈子里也是八面玲珑的人,可是独子过世的夫人,再如何八面玲珑也是其他勋贵夫人暗地里的笑柄,现在以为抬举了一个庶子就能有什么好处了么。

原本慕夫人对这些也能说两句,听着她们谈论着嫡庶分别就觉得心头不舒服,忍不住想起自己院子里咿呀学语的慕华容,那也是自己夫君的庶子,还是养在自己身边的庶子。慕夫人越听越觉得如鲠在喉,最后忍不住寻了借口离开,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舒缓一下心里说不出的苦闷。

用过了午膳,勋贵夫人就被请进了罗塘院里,凑在一起继续聊天或是打骨牌,静姑姑林嬷嬷已经差着使女捧着茶过来,恭恭敬敬地奉茶。慕夫人对勋贵夫人讨论的话题没什么兴趣,干脆坐在慕府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