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警徽闪耀六十秋 > 烫平手指纹

烫平手指纹

推荐阅读:

1980年2月10日晚,通榆县兴隆山粮库财会室门被撬开,盗走国库券8200元。

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局长高献建率领刑侦科长王印昌、侦查员尔连大、张德元、技术员王玉志等迅速赶到现场。

到现丑,首先询问当事人、发现人及当晚值班人员。然后,对现场进行勘察。

发案当天晚间风很大,值班室有两名值班人员,还有两名更夫。上半夜杨勇,下半夜孙永刚轮换打更。发现人是下半夜更夫孙永刚。

现场勘查时在财会室门外走廊地面上有三种足迹:一种足迹系上半夜更夫杨勇遗留,另外两种足迹系两个人遗留的重叠足迹。

上层足迹系下半夜更夫孙永刚鞋印,下层足迹分析认为是犯罪分子遗留的足迹。

财会室装国库劵办公桌下方可见一枚完整足迹。这枚足迹与门外底层足迹相同。

根据足迹的长度及压力面形态、部位等分析作案人身高约1.65-1.70米,年龄大约25岁。

在财会室装国库券的办工桌上可见一枚较清晰、新鲜的汗液指纹,分析为右手遗留。在排除案发前办公桌上接触人指纹后。最后确定这枚指纹系犯罪分子所留。

现场勘察刚刚结束,公安局长高献庭找发现人孙永刚谈话。

孙见到局长亲自找他谈话,心理压力很大,精神紧张,表情异常,局长越追问,孙表现越紧张,孙越紧张,局长越追问,不大一会,孙的汗珠从前额上往下淌,双手直哆嗦。这时,高局长想尽力在孙的身上把案子破了,对孙进行政策教育。后来孙的态度强硬,只好收场。

高局长召集办案人员对现场及作案分子人数范围进行分析。

高局长认为1-2人作案,内部人作案可能性极大,二人作案也是内外勾结,孙永刚应列为重点对象进行调查。

王印昌不同意局长的意见,认为内部人作案可能性极小,外部人作案可能性极大,作案人数1人极有可能。

根据被盗时间在下半夜天亮之前,确定兴隆山屯人作案可能性较大。工作要以兴隆山屯为重点向外扩展。并要求侦察员按照足迹刻画出的人形,缩小侦察范围,先按取这些人的指纹。

分析会之后,召开粮库职工大会,王印昌在会上公布案情,高局长在会上号召全体职工助公安机关破案,揭发检举,提供线索,并要求作案分子坦白自首,争取从宽处理。

大会之后,分内部组与外部组分头进行调查工作。工作几天后用指纹排除了内部人一人作案的可能性。

外部组按要求按印30多人的指纹,也没有发现作案分子。兴隆山屯400多户,居住分散,调查工作量非常大。加之需按取指纹的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不在家。

在兴隆山屯发现一个可疑人叫李志强,李始终不在家。家里的人对李的去向也说不清楚。

李占有作案时间,家庭困难,26岁没搞上对象,人品不好,有偷的行为,又失踪一个多月,经研究决定将李志强列为重大嫌疑对象。开展工作。

随后,通榆县公安局向全省各市、县、区公安机关发了协查通报。通报中记述国库券被盗案嫌疑人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住址、体貌特征及口音。

又经过半个多月的工作,始终未发现李志强的踪迹。办案人员逐渐撤出,只留下二个人做扫尾工作。

3月26日通报起了作用。长春市宽城区公安分局来电话称:该局控制阵地民警在集贸市场发现一可疑人倒卖国库券。将该人带区分局进行审查,被审查人说假话、报假名、假地点,当民警翻阅协查通报时,认定这个人就是通榆县公安局协查通报中的李志强。

次日将李押解回通榆。李志强交待了盗窃兴隆山粮库国库券的全过程。当按印李志强指纹时,发现右手三个指头指纹纹线不清并可见疤痕。办案人员向李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李说:“你们在兴隆山屯按指纹时,我就跑出来了,先到毡匠铺屯亲属家躲避。有一次割草我想把右手指割掉,怕疼没割。后来用烧红的炉钩子把右手三个手指头都烫了。指纹对不上,你们就没法认定。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