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警徽闪耀六十秋 > 趴鼻梁子鼻梁子

趴鼻梁子鼻梁子

推荐阅读:

1983年6月12日夜间,通榆县电影院窗户被撬,有人进入财会室,盗走现款8000多元。8000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十万元钱。当时是特大案件。

接到报案后,刑侦科长王印昌,带领技术科副科长史历、王玉志,立即赶赴到现场。

现场勘查时,史历在财会室门玻璃上发现了三枚减层灰尘指纹,并用照相机进行了排照。

现场分析:作案人在存钱的抽屉内的物品无翻动迹象,对财会室非常熟悉。熟悉的程度非常精准,钱在抽屉内何处,只要他一伸手便可取得。

随后,王印昌让现金员回忆,哪些人案发前到过你的办公室,往抽屉里放钱的时候,是否有人看见。

现金员回忆说,往抽屉放钱的时候,有一个人看见了,我不认识这个人,他说是找经理曹金友。但这个人的体貌特征我看得清楚:“趴鼻梁子”。

“看年令能有多大,个头有多高”?王印昌问。

“大约30左右,个头像你那么高”长得黑,趴鼻梁子严重。现金员说。

“哎呀!你们经理曹金友就有点趴鼻梁子”。王玉志说。

“我们经理是趴鼻梁子,可我认识他呀,这个趴鼻梁子我不认识他。再说,我们经理也没看见我往抽屉里放钱啊。”现金员说。

“趴鼻梁子”?还严重。这个特征太好了、太明显了。王印昌寻思,随然特征明显,但要在全县寻找到这个“趴鼻梁子”,那也是大海捞针。

全县36万人,有多少人是“趴鼻梁子”,那得一家一家查,一户一户找,一个人一个人看。这案子侯年马月也破不了。还有,电影院又是公共场所,来往人杂,看电影,说他是外地人,谁都说不准。你说从哪下手吧。

对了,他不是找曹金友经理吗,说不定曹金友认识这个趴鼻梁子。

王印昌立即到办公室找到了曹金友,问他认不认识一个趴鼻梁子的人。

曹金友也正为现金员丢钱的事闹心呢。他是经理,能不闹心吗。王印昌一问他,把他整朦了。因为他本人就是趴鼻梁子,有人常和他开玩笑,叫他外号趴鼻梁子。他以为王印昌也在和他开玩笑,就有点不是心思了。

王印昌看他不乐意了,向他说明了事情经过,曹金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说,我本人就有点趴鼻梁子,可我认识的人中,真就没有趴鼻梁子。这个趴鼻梁子他说他找我,能是谁呢?曹金友咋寻思也没有一点印象。最后说:“他说找我,也没看他找我呀。昨天有两个找我的人都是吃饭喝酒,再就没人找我了。我真的不认识,没看过这个人。”说完他还摇摇头 。

曹金友不认识,没见过,线索没了。往下怎么进行,大伙都看王印昌。

那个年月破案,没有别的办法,线索好,破得快一些,线索不好,就是走访、调查,拉大网。见一个人问一个人,跑的冤枉路不知有多少。不像现在,到处都是监控,可以说是布下天罗地网,犯罪分子插翅都难飞。

王印昌分成三伙,一伙在周边走访群众,打听谁是“趴鼻梁子”。

另一伙主要查经常看电影的这些人。这些人经常出入电影院,可能看见过这个人。还有一伙摸排企业。企业年轻人多,看电影的机会也多。

十天过去了,查出了几十个“趴鼻梁子”的人,但都不是。侦察员已经是人困马乏。县城基本都过了一遍筛子,没有发现这个“趴鼻梁子”。

王印昌决定,休息一天,让人们都洗个澡,换换衣服,准备再战。

别人休息可以,王印昌不能休息。他要把这些天的排查情况进行梳理,然后向领导汇报,并拿出下一步方案。

第二天,王印昌向领导汇报了小半天,汇报完之后,说了下一步打算。准备增加警力,到附近十个乡(镇)继续排查。

领导看了看王印昌,说:“咱们这么查,是不是有点太劳师费时了。况且咱警力也有限,网撤的太小了,能不能全县开花。”

王印昌说:“咋开花?就得大海捞针。捞上来算,捞不上来也没办法,没有别的招。你说全县开花,那警力就更不够了。”

局长说:“这个案子挺大,必须要破。现在成立“6.12”侦破领导小组,我是组长、你是副组长兼副总指挥。明天全县召集三级干部大会,全县18个公社的领导、172个大队的大队长全部参加大会。你准备准备在会议结束后发布案情,让每个大队把这个带有“趴鼻梁子”特征的人上报”。

王印昌一拍大腿:“这可太好了,这相当增加200个警力。”我同意。

第二天,王印昌第一个来到会场,还没等会议开始,他就请示领导先发布案情,意思是案情发布后,各地的大队领导好提供线索。县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

王印昌说:“电影院这起案件,嫌疑人的特征非常明显,1米七八左右,长得比较黑,趴鼻梁子。趴到什么程度,鼻子中间都是平的。如果各村有趴鼻梁子的人,请到公安局刑侦科反映。请各位领导注意,散会之前,各地有没有都要到公安局刑侦科说明情况。我一天24小时接待。”

案情发布后,当天中午,就有50多人到科里反映情况。这个说他们村有一个叫趴鼻梁子的,那个说他们也有,只是趴的不太明显,你们要是不相,就自己亲自去看看。有的村还提供两个趴鼻梁子的。

散会之前,全县172个大队都到公安局提供了线索。总共有100多个趴鼻梁子。

王印昌根据反映,排出了80多人,剩下的20多人,王印昌立即派出警力进行调查。两天时间,下去的警察都陆续回来了,所有的趴鼻梁子都摁了手印。通过史力的照像图片比对,都对不上。案件又一次搁浅了。

案件分析会上,王印昌问大伙,怎么办?大伙谁有高招,往出提。

技术科副科长史力说:“这小子上电影院找曹金友,他是怎么知道曹金友的他找曹金友为啥上财务室找,不上经理办公室去找?”

王玉志说:“对呀,他要看电影,在窗口买票不就得了,还找曹金干啥?他是真和曹金友认识,还是听说电影院经理叫曹金友。曹金友也算是社会公众人物,全县就一个电影院,经理也是挺吃香的。接触的人也多,还得找他唠唠,再让他想想,兴许他一时想不起来了。”

王印昌和史力说:“咱俩再找曹金友一趟,看他能不能在想起点啥。”

王印昌和史力来到曹金友办公室,曹经理沏上水,问王印昌:“咋样?案子破了没有?”

王印昌说:“破了就不找你了。你还得想想,要找你的那个人,趴鼻梁子。你就一点印象都没有?”

曹金友笑笑说:“我真的就一点印象都没有。他根本就没来找过我。”

“那你以前和这个人有过接触过没有?”王印昌问。

曹金友没回答,在那低头寻思。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他突然说:“哎呀,小趴鼻梁子,我咋把他给忘了。

王印昌急忙问:“谁呀?”

曹金友说:“原来在东门外有个曹志明,和我认识,因为都姓曹,也算是一家子。这个小趴鼻梁子就是他儿子。我还给过他电影票看过电影呢。后来他爹死了,他妈改嫁到黑水去了。后来我听说他妈改嫁后他就不学好,总也不着家,偷鸡摸狗,啥事都干。听说有一次他偷牛,叫洮南的公安局抓了,判了15年。这一晃快20年了,我从没看到过他。能不能是他呢?”

王印昌问:“他家现在住哪?”

曹金友说:“听说在黑水,具体住哪我也不

共2页/第1页